1966年塔什干地震

✍ dations ◷ 2025-10-24 21:53:53 #1966年地震,苏联地震,乌兹别克斯坦地震

1966年塔什干地震 (俄语:Ташкентское землетрясение)是指1966年4月26日05:23苏联乌兹别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塔什干的地震。震级5.1级,震中位于塔什干市中心,深度3~8千米(1.9~5.0英里)。地震导致塔什干80%建筑物倒塌,塔什干老城超过一半建筑物倒塌,15-200人死亡,78,000至95,000住宅被毁,300,000人无家可归。塔什干市按照苏维埃风格重建。苏联调派大量人力物力支援重建。苏联政府设立地震研究所以预报地震。地震也增加了人群的宗教信仰。

1976年地震牺牲者纪念碑在震中建成。

塔什干处于地震活动区。1914年至1966年发生了74次3至6级地震。1866与1886年两次地震严重损毁了塔什干。

1948年阿什哈巴德地震后,塔什干面临着地震危险。震前氡气含量升高。

相关

  • pHpH,亦称pH值、氢离子浓度指数、酸碱值、(音ㄌㄧㄥˊ)标值,是溶液中氢离子活度的一种标度,也就是通常意义上溶液酸碱程度的衡量标准。这个概念是1909年由丹麦生物化学家瑟伦·索伦
  • 张伯伦亚瑟·内维尔·张伯伦,FRS(英语:Arthur Neville Chamberlain,1869年3月18日-1940年11月9日),英国保守党政治人物,1937年5月至1940年5月担任英国首相,以其绥靖主义外交政策闻名,并于193
  • 暗淡蓝点《暗淡蓝点》、《苍蓝小点》或是译为《淡蓝小点》(英语:Pale Blue Dot),是一张由旅行者1号拍摄的著名地球照片之一,显示了地球悬浮在太阳系漆黑的背景中。亦由这张照片使美国著名
  • 自杀模仿自杀模仿,定义为一个参照一个知名的自杀方式或特定人物的自杀方式所进行的自杀行为,别称“维特效应”(Werther effect),名称来自歌德所著的《少年维特的烦恼》。Thomas E. Joiner
  • 福斯科洛乌戈·福斯科洛(意大利语:Niccolò Foscolo,1778年2月6日-1827年9月10日),出生姓名尼科洛·福斯科洛,已故意大利小说作家、诗人、文艺评论家及革命家,其主要作品有书信体小说《雅科
  • 对日裔美国人的囚禁日裔美国人囚禁(英文:Internment of Japanese Americans)是珍珠港事件发生以后,自1942年起,美国政府对约11万居住在美国太平洋沿岸的日裔美国人的扣留,转移和囚禁。1942年2月19日,
  • 兴都库什山兴都库什山(波斯语:هندوکش‎)是位于中亚,东西向横贯阿富汗的山脉。兴都库什此名称的由来还没有统一的说法,有许多学者、作家提出不同的理论。在亚历山大大帝的时代,其被认为
  • 江户江户(日语:江戸/えど Edo ?)是日本东京之旧称,特别是指江户时代的东京,以江户城(今皇居)为城市的中心。当时统治日本的德川氏以江户城作为居所,并将幕府设置于此,使江户成为当时日本
  • 施乐辉施乐辉(Smith & Nephew plc)是一家英国医疗设备制造商,公司历史可以追溯到1856年。该公司由托马斯·詹姆斯·史密斯在1856年于赫尔河畔金斯敦成立。他去世前几个月,他的侄子霍雷
  • 肯伍德府肯伍德府(Kenwood House)是一座昔日的英国乡村别墅,位于伦敦汉普斯特得,汉普斯特德荒野的北侧。由英格兰遗产委员会管理,并向公众开放。2012-2013年,肯伍德府关闭大修。肯伍德府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