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伦之眼

✍ dations ◷ 2025-02-23 20:14:29 #中土大陆的迈雅,眼睛

索伦之眼(英语:Eye of Sauron)或魔眼(英语:Lidless Eye)出现在英国作家托尔金的奇幻小说,是黑暗魔君索伦的标志。

托尔金的小说《魔戒》提到,主要的反派角色索伦(Sauron)召集他的部下于莫多的巴拉多。索伦从来没有在其他角色面前现身,只以遥距的方式进行斗争,他以“眼睛”来感应状况。最著名的一个例子可见于《魔戒》的第一部《魔戒首部曲:魔戒再现》。佛罗多·巴金斯透过凯兰崔尔之镜看到索伦之眼:

“那只眼睛笼罩在火焰当中,本身也散发如同妖猫的黄色光芒,仔细地凝视一切,而在瞳孔的地方则是一个深洞,通向无尽的虚无。”

在原著小说里,有许多例子指出那“眼睛”就是索伦。

托尔金在《魔戒》的第二部《指环王:双塔奇兵》写到:

那双魔眼是一种邪恶、不断滋长的敌意,你可以清楚地感觉到它上山下海,突破一切重围和险阻,是想要找到你,让你赤裸裸地被锁死在对方的视线之下。

古鲁姆(他曾在莫多受到拷问)又指索伦至少有一只手:

“...佛罗多说:‘是埃西铎砍下了魔王的手指。’”

“‘是的,他的黑掌上只剩下四根指头,但这也够了。’古鲁姆浑身发抖地说”

在第三部《指环王:王者归来》里,西方军队的传令官在黑门之战爆发前要求索伦出来:

“出来吧!让黑暗大地之王出来吧!正义的势力将给予他公平的审判。”

如果索伦没有肉身的话,这句说话就显得多余了。

而且,托尔金又在《精灵宝钻》写道:“索伦恐怖的魔眼几乎无人能够抵挡”,即使他的肉身在最后联盟战役被杀。

索伦之眼的构想可见于《中土世界的历史》对魔苟斯的评注:

“...魔苟斯以半兽人作为他的奴隶;半兽人堕落了,无法抵抗魔苟斯的意志,如果魔苟斯的意识想到半兽人,那么半兽人会时时刻刻都接触到魔苟斯的‘眼睛’。”

托尔金写道,第一纪元魔苟斯有着人的肉身,所以“眼睛”所指的自然是魔苟斯的意识。这描述与索伦之眼吻合。

在一封托尔金的信件里,托尔金清楚地指出索伦是有肉身的:

“...在传说里,他们远比肉身强大的力量以精神力创造出肉身...索伦的力量非常恐怖,他的肉身比普通人类更高大,但却不是巨人般高大。”

尽管索伦之眼并非索伦的肉身,但在第三纪元,索伦之眼代表着索伦。索伦旗下半兽人的盔甲及盾牌都刻有索伦之眼的标志,因为索伦不允许部下提起他的名字(除了索伦之口)。戒灵之首在帕兰诺平原战役爆发期间以“魔眼”威胁伊欧温。

作为精神本体的索伦之眼让人联想到魂灵投射(Astral projection),将精神力投射到物理上。

恐怖小说家史蒂芬·金所写的小说《末日逼近》(The Stand)亦写有类似索伦之眼的事情。小说里的反派角色兰道尔·佛来格(Randall Flagg)的精神投射在眼睛上。史蒂芬·金表示这部小说是“如《魔戒》的奇幻史诗,只换成美洲的设定而已”。

“九月十七日接近夜半之时,兰道尔·佛来格在荒地之上,三张毛毯把他由脚趾到下巴紧紧包裹着,第四张毛毯如头巾般围着他的头颅,只有眼睛和鼻尖暴露在外。他慢慢地摒除杂念,静止不动,星光也显得黯淡,眼睛忽然从他的身体脱飞而出。

他只感到微细的拉扯力,一点也不痛。眼睛如飞鹰般沉静地飞走了,消失在夜空中。他与夜色融合在一起,牛的眼睛、狼的眼睛、鼬鼠的眼睛及猫的眼睛,仿佛都是他的。他是蝎子,他是蜘蛛,也是一支致命的毒箭,在干燥的空中滑翔,他的眼睛并没有离开他,毫不费劲地飞行着,在他眼下的大地如同钟面。”

—《末日逼近》第71节

1980年的动画版《王者归来》里,索伦是一只眼睛。

在彼得·杰克逊执导的电影《魔戒》系列里,彼得·杰克逊设想索伦是穿有巨大盔甲的,这形象在首部曲的序幕里出现。在后来,索伦作为灵魂存在。索伦的肉体被毁后,他唯一的肉体是那只巨大、笼罩在火焰当中的眼睛,可见于巴拉多的塔项上,由一双栏杆支撑著。电影里和小说里的分别是在于彼得·杰克逊误解了托尔金的文意,他认为索伦只是“一只巨大的漂浮眼珠”。不过,在加长版本的《指环王:王者归来》里,索伦的肉身出现在真知晶球(Palantír)内,他的形态与序幕里的一致,但没有说明索伦已重塑肉身。

电影中的索伦之眼会持续滚动,监视着莫多,一条红色的光束从眼中射出,不停地探射。当佛罗多戴上至尊魔戒时,索伦之眼便看得到他,索伦之眼被指可看到所有东西。索伦不知道所有发生在中土大陆的事情,他每次只可以留意某一地区的事情,如灯塔扫视海面一样。

皮平在凝视真知晶球时曾与索伦之眼接触(在小说里,他不知道索伦便是那眼睛)。

电影编剧曾考虑让索伦在《指环王:王者归来》登场,在黑门之前大战阿拉贡,他以披甲的形体登场。但最后这个想法还是被放弃了,改由电脑特技营造的食人妖取代了索伦,与阿拉贡厮斗。

在《霍比特人》电影的第二部《霍比特人:荒谷恶龙》和第三部《霍比特人:五军之战》,索伦之眼也有出现。

相关

  • 单倍体染色体倍性是指细胞内同源染色体的数目,只有一组最基本的称为“单套”或“单倍体”(haploid),两组备份称为“双套”或“二倍体”(diploid)。多倍体的细胞则有更多套的染色体。其中
  • 变旋现象变旋(英语:Mutarotation)是环状单糖或糖苷的比旋光度由于其α-和β-端基差向异构体达到平衡而发生变化,最终达到一个稳定的平衡值的现象。变旋现象往往能被某些酸或碱催化。例如
  • 德意志国家图书馆德国国家图书馆(Deutsche Nationalbibliothek)是联邦德国的国家图书馆。做为非借阅图书馆,德意志国家图书馆承担着从1913年以来所有德语出版书籍的保藏工作,除此之外该图书馆还
  • 美国传统英语字典《美国传统英语词典》(AHD, The American Heritage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简称《美国传统词典》)是一部中型词典。1969年发行第一版。1978年的第二版是以美国布
  • 弹头弹丸(ball),又称弹头(bullet)、子弹、铅子,是由铳器或投石绳发射出来的动能抛射物。普通的弹丸不会含有爆炸物质,直接以冲击穿透的方式杀伤目标。中国最早由火器射出的弹丸可能是由
  • 嘉义市公车嘉义市公车,为嘉义市境内之公车路线。经营者为嘉义县公共汽车管理处、国光客运。主管机关为嘉义市政府,承办单位为嘉义市政府交通处。目前计有4条路线。过去嘉义地方振兴协会
  • 小满数据来源:喷气推进实验室线上历书系统小满,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5月20-22日之间,太阳到达黄经60°时开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四月中,小满者,物至于此小得盈满。”这时北方夏
  • 世界艾滋日世界艾滋病日(英语:World AIDS Day)订于每年的12月1日。1987年8月,这个纪念日最早由世界卫生组织的两名官员詹姆士·W·邦恩和托马斯·内特提出,自1988年开始,本日正式被订为世界
  • 1975年1月1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任期由1975年至1978年,期间只召开过一次全体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于1975年1月13日至17日在北京召开
  • 亚塞诺瓦茨亚塞诺瓦茨,克罗地亚锡萨克-莫斯拉维纳县南部的一个市镇,位于乌纳河汇入萨瓦河的汇流处。亚塞诺瓦茨在克罗地亚语中,意为梣树。二战时间,傀儡政权克罗地亚独立国设立的亚塞诺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