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蹄目 Perissodactyla

✍ dations ◷ 2025-09-19 00:24:28 #奇蹄目 Perissodactyla
奇蹄目(学名:Perissodactyla)是哺乳动物中的一个目,包括有奇数脚趾的动物。原始奇蹄动物前足四趾,后足三趾,现生的奇蹄动物貘就是这样的脚趾结构。草食,胃的构造和偶蹄目部分成员多的胃室相较简单,但盲肠大而呈囊状可协助消化植物纤维。奇蹄目有三个亚目,分别是马型亚目(包括马科和已经灭绝的雷兽科),爪兽亚目(已经灭绝)和角型亚目(包括貘科和犀科)。奇蹄目的化石非常丰富,史前曾是十分繁盛的种群,分化出形态各异的种类。史前的奇蹄动物包括爪兽、巨犀等。现代的奇蹄目整体呈衰落状态。有人认为由于偶蹄目更能消化植物纤维,所以奇蹄目的竞争能力不强,被生态位相近的偶蹄目逐渐取代,现仅存约 17 个物种(马科 7 或 8 种,犀科、貘科各 5 种),但因为很多奇蹄目是在接触人类后才灭绝的,所以是不一定是因为构造不如偶蹄目才灭绝的。,且多数处于濒危状态。奇蹄目动物是由古新世的踝节目动物进化而来。基本上从始新世开始分化,马科的祖先是下始新世的曙马。犀牛与貘的祖先则为始新世的貘犀。奇蹄目共有马科7-8种(普氏野马是否与家马同种存有争议)、犀科 5 种、貘科 5 种,共 17-18 个现存种,化石种达200个。

相关

  • 伤寒杂病论《伤寒杂病论》,又作《伤寒卒病论》,为东汉张仲景所著,是中国第一部理法方药皆备、理论联系实际的中医临床著作。此书被认为是汉医学之内科学经典,奠定了中医学的基础。在四库全
  • 屈折变化在语法学中,词形变化(又译作形态变化、屈折变化)(Inflection or inflexion)指单词(或词根)的变化,以导致语法功能改变,进而使其代表的意义也有所改变。印欧语屈折变化又可以分为变位
  • 淋巴管炎淋巴管发炎(英语:lymphangitis)指的是病灶处到远端的淋巴系统之间,淋巴管的发炎或感染。最常见的病因是化脓链球菌(英语:Streptococcus pyogenes) (A组 链球菌),其次为申克氏孢子丝菌
  • 惠更斯克里斯蒂安·惠更斯(荷兰语:Christiaan Huygens,1629年4月14日-1695年7月8日),荷兰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和数学家,土卫六的发现者。他还发现了猎户座大星云和土星光环。惠更斯于1629
  • 杜赫提彼得·杜赫提(英语:Peter C. Doherty,1940年10月15日-),澳洲国立大学(ANU)外科兽医和医学科研人员,1995年获得拉斯克奖(基础医学研究),1996年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1997年成为澳大利亚
  • 脱氧腺苷单磷酸去氧腺苷单磷酸(Deoxyadenosine monophosphate,dAMP)是源自一种常见的核酸腺苷三磷酸(ATP),但失去了五碳糖2号碳上的-OH基。
  • 漂白漂白,一般指纺织领域染整工艺过程。漂白的目的是去除天然色素,赋于织物必要和稳定的白度。漂白的主要方法有氧化法和还原法。
  • 印戒细胞癌印戒细胞癌(Signet ring cell carcinoma,SRCC),又称黏液细胞癌(mucinous cell carcinoma,MCC)是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组织学外观特点是可以见到印戒细胞。它是腺癌的一种表现形式,最常
  • 陈 彪陈彪(1923年11月23日-?),福建螺洲人,出生于北京,中国天文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彪出生于螺洲陈氏家族,其父为公路专家陈体诚。他于1941年考入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土木工程系。次年转入
  • 葛均波葛均波(1962年11月-),山东五莲人,中国心血管病学家,同济大学副校长,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教授。1984年毕业于青岛医学院,1987年获山东医科大学硕士学位,1993年于德国美因茨大学获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