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板块

✍ dations ◷ 2025-05-16 05:11:30 #澳大利亚板块
澳洲板块是南半球一个主要板块,原为冈瓦那大陆的一部分,直到大约1亿年前,因印度板块开始向北移动,澳洲板块才与印度板块、南极洲板块相连。8500万年前,澳洲板块开始与南极洲板块分开,到大约4500万年前才完全分离。随后,澳洲板块与印度板块在印度洋下方相互接合,形成印度-澳洲板块。然而,最近的研究表明这两个板块将会再次分裂,预估完全分离至少需300万年或更长的时间。目前,澳洲板块包括整个澳大利亚洲与塔斯马尼亚岛,以及一部分的新几内亚、新西兰、印度洋。澳洲板块的北边及东边与太平洋板块相聚合著,太平洋板块隐没到澳大利亚板块下方的区域形成东加海沟和克马得海沟,以及平行于海沟的东加及克马得群岛两岛弧。 同时,两版块相交也对新西兰北岛的东部地区造成地形起伏上升。西兰大陆自8500万年前与澳洲板块分离,目前已经有94%的区域已被海水淹没,只有新西兰亚南极群岛、新喀里多尼亚及一些其余岛屿还浮于水面上,此处同时为澳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相错移而形成阿尔卑斯断层(英语:Alpine Fault)。位于新西兰以南的澳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形成一过渡相错移收敛边界,形成麦夸里断层带(英语:Macquarie Fault Zone)。接着,澳洲板块开始沿着普伊斯哥海沟(英语:Puysegur Trench)隐没到太平洋板块下。 向普伊斯哥海沟西南方延伸为麦觉理洋脊(Macquarie Ridge)。澳洲板块南边与南极洲板块分离的边界为印度洋东南海岭。澳洲板块与欧亚板块隐没缓冲带区域,于印度尼西亚一带以华莱士线分隔亚洲与澳洲的生物相。尽管以东的印度尼西亚岛与虽然仍属于欧亚板块的一部分,但在生物相上属澳洲生物相。 华莱士线以西区域为巽他陆棚东南端。根据巴兰山群(Mount Barren Group)南缘的尤冈克拉通(英语:Yilgarn Craton)所做的锆石定年分析显示,大约在16亿9600万年前,皮尔布拉-尤冈克及尤冈克-高勒(英语:Gawler, South Australia)两克拉通相撞,聚集成为原始的澳洲大陆。

相关

  • 嗅神经嗅神经是第一对脑神经,编号Ⅰ。嗅神经由特殊内脏感觉纤维组成,由上鼻甲以上和鼻中隔以上部粘膜内的嗅细胞中枢突聚集而成,包括20多条嗅丝。嗅神经的主要功能是将气味的感觉传递
  • 镜子镜子,也称鉴,是一种表面光滑,具反射光线能力的物品。最常见的镜子是平面镜,常被人们利用来整理仪容。在科学方面,镜子也常被使用在和望远镜、激光、工业器械等仪器上。不论是平面
  • 女阴摩擦女阴摩擦(Tribadism、tribbing)、俗称磨豆腐、磨镜,是性行为的一种,当中女性会以女阴磨擦其伴侣的身体部位以取得性刺激,当中以摩擦阴蒂的情况最为普遍。此一行为的实践方式包括
  • S-腺苷甲硫氨酸S-腺苷甲硫氨酸(又名S-腺苷蛋氨酸,英语:S-adenosyl methionine,缩写为SAM)带有一个活化了的甲基(右图标注),是一种参与甲基转移反应的辅酶,存在于所有的真核细胞中。在失去该活化甲基
  • 转运RNA转运核糖核酸(Transfer RNA),又称传送核糖核酸、转移核糖核酸,通常简称为tRNA,是一种由76-90个核苷酸所组成的RNA,其3'端可以在氨酰-tRNA合成酶催化之下,接附特定种类的氨基酸。转
  • 食虫虻食虫虻(学名:Asilidae)又称盗虻,双翅目短角亚目,分布于世界各地,大约有7100种。所有的食虫虻都有粗壮,长着刺的腿,脸部有浓密的胡子状的鬃毛,两只大的复眼中间有3个单眼。鬃毛在遇到
  • 伏羲伏羲氏(?-?),远古时期中国神话人物,为《史记》中的三皇五帝之一。后被道教吸收为神祇,亦是儒教的祭祀对象。根据先秦古籍《世本》记载,伏羲就是天皇。伏羲氏传说生于陇西成纪(今甘肃省
  • 原条原线(primitive streak、又可称为原条、原痕),是许多动物早期胚胎具有的构造,存在于鸟类、哺乳类、爬虫类胚胎发育的过程中。原线在许多重要的胚胎发育时期扮演中线的角色,包括胚
  • 韩杰才韩杰才(1966年3月-),四川巴中人,中国复合材料和光学材料专家,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副校长。201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85年毕业于哈尔滨科学技术大学,1988年和1992年先后获得
  • 家蚕(学名:Bombyx mori)是鳞翅目的昆虫,丝绸的主要原料来源,在人类经济生活及文化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原产中国,华南地区俗称之蚕宝宝或娘仔。家蚕的英文名为“silkworm”(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