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耶斯基氏病

✍ dations ◷ 2024-07-05 10:44:08 #奥耶斯基氏病
伪狂犬病(英语:Pseudorabies)是发生于猪的病毒病,在世界上的大部分地区呈地方性流行。伪狂犬病由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引起,也称奥耶斯基氏病(Aujeszky's disease),发生于牛而称“疯痒病”(mad itch)。在完成猪瘟净化的地区,伪狂犬病被认为是对经济影响最大的猪病毒病。包括牛、绵羊、山羊、猫、狗和浣熊等其它家畜和野生哺乳动物,都是易感动物。这一疾病在这些宿主上通常是致命的。猪的伪狂犬病已经有基因工程苗可以用于防制。伪狂犬病病毒被作为模型广泛用于溶胞素疱疹病毒感染的基本过程和阐明疱疹病毒科亲神经性(英语:neurotropism)分子机制的研究。虽然伪狂犬病("pseudorabies")的原意为“伪狂犬病”或“类似狂犬病”,伪狂犬病与狂犬病毒并没有关系,而是属于疱疹病毒。1813年,在美国出现疑似伪狂犬病的最早报道。这些报道描述了牛发生极度瘙痒的病例,并称为“疯痒病”(mad itch)。1902年,匈牙利兽医奥耶斯基(英语:Aladár Aujeszky)从狗、牛和猫上分离到伪狂犬病病毒并表明这一病毒可以在猪和兔子上表现出相同的疾病。伪狂犬病(pseudorabies)的名称是由于其在兔子上表现出与狂犬病相似的症状。伪狂犬病病毒潜伏在受感染猪的唾液和鼻腔分泌物中并通过口鼻传播。病毒的雾化和通过污染物传播的情况也有发生。伪狂犬病病毒可以在潮湿空气中存活4小时并传播2公里。另外,伪狂犬病病毒可以在井水中存活长达7小时,在绿草、土壤和排泄物中存活2天,在污染的饲料里存活3天,在垫草中存活4天。伪狂犬病病毒可以通过ELISA检测来诊断。目前已经有猪用的疫苗(ATCvet代码:QI09AA01灭活苗,QI09AD01活苗,以及其它制剂)。在美国和英国都有净化程序。2004年,美国宣布在商品猪群中净化伪狂犬病,但野生猪群中仍然存在伪狂犬病。感染伪狂犬病的猪通常不会表现出症状,但伪狂犬病病毒会导致流产、仔猪的高死亡率以及仔猪和成年猪的咳嗽、喷嚏、高烧、便秘、精神不振、抽搐、转圈和流涎过度。低于1月龄的仔猪死亡率接近100%,而1月龄至6月龄的猪死亡率低于10%。怀孕母猪可能会吸收胎儿、分娩出木乃伊胎、死胎和弱小仔猪。牛的症状表现为极度瘙痒并带来神经症状和死亡。狗的症状包括极度瘙痒、下颚和喉部无力、咆哮并出现死亡。感染伪狂犬病的猫会快速死亡且不会出现症状这些受到感染的动物通常只能存活2-3天。在美国,通常由野猪(Sus scrofa)接触并传播病毒。仔猪的死亡率最高。怀孕母猪感染疾病后经常会流产。另外健康的成年公猪通常是潜在的携带者,它们会携带并传播病毒且不会表现出症状或突然不能使用。猪(包括家猪和野猪)通常是这一病毒的贮存宿主。虽然病毒也会感染其它物种,但通常死亡率高。伪狂犬病在包括美洲黑熊、佛罗里达山豹、浣熊、郊狼以及白尾鹿在内的其它哺乳动物发生的情况也有报道。在多数病例中均为或疑似与猪或猪产品接触有关。欧洲在驯养的毛皮类动物(貂或狐狸)暴发疾病与饲养病猪制成的产品有关。一些其它的物种可以通过试验感染。人类并非潜在的宿主。伪狂犬病为高传染性。在大多数病例中,疾病通过鼻与鼻接触传播。由于伪狂犬病大量存在于鼻腔和口腔区域,鼻与鼻接触是最常见的传播类型。虽然对伪狂犬病病毒的急性感染并没有专门的治疗方法,使用疫苗可以缓和特定年龄猪的临床症状。通常建议对猪场的所有猪注射基因重组苗。对母猪和1-7日龄的仔猪进行滴鼻免疫,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肌内注射有助于减缓病毒危害并改善存活率。基因重组苗会在注射位点和区域的淋巴结复制。疫苗毒会低剂量潜伏,使得黏液传播到其它猪的可能性达到最小。在基因缺失苗中,会有TK基因(胸苷激酶,Thymidine kinase)缺失。因此病毒不能在神经细胞中感染和复制。建议种猪群每季度免疫1次,而仔猪在母源抗体水平消退后免疫。常规免疫能很好地控制这一疾病。通过饲料和肌肉注射进行同步抗生素治疗可以控制继发的细菌感染。伪狂犬病病毒是用于神经生物学的有力工具,可以分析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回路。伪狂犬病病毒的Bartha株是1961年研发的弱毒株,并作为退化的跨神经突触示踪法(英语:neuronal tracer)。 伪狂犬病病毒Bartha株通过神经突传输到一个神经细胞体,在那里复制并通过细胞质和树突树传播。伪狂犬病病毒Bartha株能够越过突触间隙进入唯一连接突触的神经元的神经突,因此以退化形式传播病毒。使用暂时研究和/或Bartha株基因工程株,可以识别到感兴趣神经网络的第二、第三甚至更高等级的神经元。

相关

  • 聚合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英文: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缩写:PCR,又称多聚酶链式反应),是一项利用DNA双链复制的原理,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DNA片段的核酸合成技术。通过这一技术,可在短时间内
  • 肌肉(拉丁语:Musculus)是一种能收缩的动物组织,属于软组织,由胚胎的中胚层发育而来。肌肉细胞有收缩纤维,会在细胞间移动,并改变细胞的大小。肌肉分为骨骼肌、心肌和平滑肌三种,其功
  • 受体受体(receptors),又称受器、接收器,是一个生物化学上的概念,指一类能传导细胞外信号,并在细胞内产生特定效应的分子。产生的效应可能仅在短时间内持续,比如改变细胞的代谢或者细胞
  • 艺术古希腊艺术,是指盛行于公元前15世纪至公元前1世纪古希腊世界以及附近地区的艺术,古希腊艺术被视为是西方艺术的主要源头。古希腊艺术突出的特点是重视写实。古希腊神话中的人
  • CD8sup+/supCD8受体(英语:CD8-receptor)是细胞毒性T细胞的膜上标记(surface marker)之一。当病菌入侵人体,有一部分必定会被广布的抗原呈现细胞(此时主要指非B细胞的巨噬细胞及棘状细胞)给吞噬,
  • 工奴《包身工》,中国现代作家夏衍所著的报告文学作品,写于1935年。《包身工》一文以报告文学的形式叙述了上海等地包身工遭遇的种种非人的待遇,以及带工老板等人对他们残忍的压榨。
  • 尿疗法尿疗法是通过饮用尿液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同时亦有采用尿液清洗皮肤、清洗毛发的做法。明代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中记载“人尿,气味咸、寒、无毒,主治温热头痛,童男者尤良”
  • 酸碱理论酸碱理论指阐述酸、碱及酸碱反应本质的各种理论。在历史上曾有多种酸碱理论,其中重要的包括:拉瓦锡是最早提出酸碱概念的人。他在1776年左右提出一套酸碱理论。在那时,强酸主要
  • 亚硝酸异戊酯亚硝酸异戊酯(化学式:C5H11ONO)是异戊醇生成的亚硝酸酯。无色至淡黄色、青黄色具有挥发性澄清液体。有水果香味。不溶于水,能溶于醇、醚。遇光和空气分解。由异戊醇和亚硝酸钠酯
  • 豕部,为汉字索引中的部首之一,康熙字典214个部首中的第一百五十二个(七划的则为第六个)。就正体中文中,豕部归于七划部首。豕部通常从左、右、下方为部字。且无其他部首可用者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