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种文化

✍ dations ◷ 2025-07-01 18:28:46 #美国书籍

《第三种文化》(英语:)是一本由约翰·布洛克曼所作的讨论了诸多著名科学家的工作的书。这些科学家都用直接的方式与一般大众沟通他们新鲜的或者带争议性的想法。约翰·布洛克曼在边缘基金会(英语:Edge Foundation, Inc.)的网站上延续了“第三种文化”这一主题,让最前沿的科学家和思想者在上面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他们的思想。

书的命名源自查理斯·珀西·斯诺(Charles Percy Snow)1959年的一场关于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两者之间的冲突的著名演讲:《两种文化与科学变革》 ()。

书中主要论及23名科学家:

这本书在美国及以外的部分其他地区促进了通俗科学作品的进一步被接受。在德国,在这本书的影响下数家报纸在他们的副刊或文化版面加入了有科学报告色彩的文章(例如Frankfurter Allgemeine Zeitung)。另一方面,书中的某些观点也引发了一些争议,尤其是书中对关于第三文化的思考主要是美国的产物的暗示。批评家承认,盎格鲁-撒克逊文化所到之处,便会有科学家参与写作通俗作品的传统,但这一传统却曾经长时间不存在于法语和德语文化中。然而,几十年前也曾有几位科学家如物理学家海森堡和薛定谔、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工作满足布洛克曼对“第三种文化”的定义。德国作家 Gabor Paal表示“第三种文化”的概念只是黑格尔的Realphilosophie(德语:Realphilosophie)的现代版本。

甚至早在两战间期时,奥图·纽拉特(Otto Neurath)和维也纳学派的其它成员就曾大力宣扬科学统一论和新科学概念的普及的重要性。其后随着纳粹在德国和奥地利得势,维也纳学派的许多成员都离开去了美国大学教书,使得他们的哲学观点在三十到四十年代传播到盎格鲁-撒克逊世界。

相关

  • 伊索伊索(希腊文:Αἴσωπος ;拉丁字母转写:Aísôpos),相传为《伊索寓言》的作者,生平不详,甚至难以肯定是否真有其人。据传说,伊索约生活于公元前七世纪至六世纪。伊索的名字最早出
  • 昆阳之战昆阳之战,是中国新朝于公元23年(地皇四年,更始元年)时发生的一场内战战役。以绿林军为主体的刘秀军,在昆阳县(今河南省叶县)大破新朝王莽四十余万主力部队。昆阳之战的结果不仅仅直
  • 韩国历大韩民国是现在韩国的国号,也曾经是1948年8月15日到1948年9月24日期间韩国纪年法。大韩民国纪年并不是从1948年开始计算,而是以爆发三一独立运动的1919年为纪元元年。所以,建国
  • 荒野保护法美国国家森林是美国的一种保护区,属于联邦土地的管辖范围。美国国家森林由巨大的森林、树林组成,以联邦政府的名义为全体美国人所共有,由美国农业部下属的美国国家森林局管辖。
  • 鱼台县鱼台县是中国山东省济宁市所辖的一个县。总面积为654平方千米,2001年人口为45万。鱼台县辖7个镇3个乡:谷亭街道、滨湖街道、清河镇、鱼城镇、王鲁镇、张黄镇、王庙镇、李阁镇
  • GC含量GC含量是在所研究的对象(例如放线菌)的全基因组中,(鸟嘌呤)(Guanine)和胞嘧啶(Cytosine)所占的比例。一种生物的基因组或特定DNA、RNA片段有特定的GC含量。在DNA链中G和C是以三个氢键
  • 查尔斯·阿博特查尔斯·格里利·阿博特(英语:Charles Greeley Abbot,1872年5月31日-1973年12月17日),美国天文学家,史密森尼学会的干事,出生于新罕布夏州威尔顿市。阿博特于1894年毕业于麻省理工学
  • 小林正树小林正树(1916年2月24日-1996年10月4日)是一位日本电影导演,出生于北海道,与黑泽明、木下惠介、市川崑并称为四骑士。就读早稻田大学文学部哲学科东洋美术专攻,曾师从会津八一。19
  • 鲁道夫·京斯莱克鲁道夫·京斯莱克(Rudolf Kingslake,1903年8月28日-2003年2月28日),英国光学设计家,摄影史家。1903年生于英国伦敦。后来进入英国伦敦大学帝国科学技术学院从光学设计家亚历山大·
  • 拉布韦拉布韦(阿拉伯语:اللبوة‎,英语:Labweh、Laboué、Labwe或Al-Labweh),是位于黎巴嫩巴勒贝克-希尔米勒省巴勒贝克县反黎巴嫩山(英语:Anti-Lebanon_Mountains)山脚下的村子,海拔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