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交通运输地理学
✍ dations ◷ 2025-05-17 11:52:16 #交通运输地理学
交通运输地理学(Transport geography, transportation geography),也称交通地理学,是人文地理学的一个分支,其旨在研究人类活动、货物交通以及地球表面信息之间的关系。经济地理学研究人类经济活动的地域组织,核心问题是生产力的地域组合;它为国家、区域、城镇和工业区的生产力布局提供理论和规划依据。生产力地域组合包括区内经济结构和区际经济联系两个方面,二者的实现都离不开交通运输这个环节。所以,交通运输的地理研究,历来是经济地理学必不可少的内容。除了独立的交通运输地理研究外,在理论经济地理学、农业地理学、工业地理学、城市地理学和区域经济地理的著述中,也含有大量交通运输地理学的素材和论述。交通运输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交通运输在生产力地域组合中的作用,客、货运输及其产生的客货流形成的经济地理基础,以及交通线网和枢纽的地域结构和类型。运输以及更基础的运动,是经济活动交换的基础。因此,运输地理学与经济地理学在很大程度上是相互关联的。在最基本的层面上,人类活动,从而互相走动,但交通运输地理学通常研究更加复杂、区域性或全球性的系统,包括多重相互连接的方式,比如公共交通、私家车、自行车、货运铁路、互联网、飞机等。这类系统体现出更多的城市性格。因此,运输和城市地理学紧密地交织在一起。城市非常多形态,它通过交流与互动而产生。在19世纪,交通运输已经在各种空间和环境中,被视为一种城市之间、国家与企业之间互相竞争的方式。在运输方式方面,主要形式有空运、铁路、公路、水运。每一种运输方式的成本均与运输速度有关,并与始发地、目的地等有关。对于大宗货物的运输,往往仰赖于船运。海运往往能够携带相对更便宜的活动进行全球运输。对于人员运输,通常会最大限度减少旅行时间、并最大限度地提高舒适性和便利性,因而航空和陆运成为最常见的方式。铁路运输往往远离水。"交通运输模型是运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们是增加流动性的方式。地理学家定义的广义交通模式可分为三大类:根据运输基础——土地、水和空气。每种模式都有其自身的要求和特点,并能够满足特定需求的客运和货运交通。这产生了运输方式的差异化。最近,有一种趋势,通过整合模式,根据产品与分配活动,制定多式联运和复合连接方式。然而与此同时,客运和货运活动的差异也在不同模式中逐渐拉大。道路交通网络是一类在建成道路上的交通类型;通过卡车、汽车等等,将人和货物从一处运输到另一处。水上运输是货物和行人移动交通最慢的一种形式。世界各地的战略要点继续在航运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现有的街道、公路交通、铁路设施已经无法满足因人口爆增、新产生的商务活动,而产生的交通运输要求。除了人口的增加,另一个问题是车辆超载的高速公路和干道网络。详见交通拥堵、交通运输网络(英语:Transport network)和人口密度。
相关
- 唾液酸唾液酸(Sialic acid)是神经胺酸中氨基酸或羟基氢被取代的一类衍生物的总称,通常也指代此类化合物中最重要的成员之一N-乙酰神经胺酸。唾液酸广泛存在于动物体组织,在其他生物体
- 再处理核燃料后处理技术原指用化学分离和纯化的方法从经过辐照的核燃料中分离可裂变的钚同位素。 但现代核燃料后处理已不仅仅着重于回收钚,还可以分离其它有用的元素,比如铀、甚至
- 康托尔定理康托尔定理指的是在ZFC集合论中,声称任何集合A的幂集(所有子集的集合)的势严格大于A的势。康托尔定理对于有限集合是明显的,但是令人惊奇的是它对于无限集合也成立。特别是,可数
- 鲍氏傍人鲍氏傍人(学名:Paranthropus boisei)为人科傍人属的一种,是早期的人族及最大的傍人。他生存于260-120万年前上新世至更新世的东非。他最初被命名鲍氏东非人,及后被更名为鲍氏南方
- 熨斗熨斗(英语:Iron)是一种以热力将皱褶的衣服、布料熨直之工具。早年的熨斗需要加入热水或燃烧木炭作为热源,但现在已普遍被使用电力发热的电熨斗和蒸汽(气)熨斗所淘汰。
- 白色体白色体(Leucoplast),泛指一种存在植物细胞中,不含色素的色素体,功能为储存养分或执行生物合成作用,储存养分的白色体会依储存的养分类别而特化成淀粉体、油粒体及蛋白质体。广义的
- dsRNA核糖核酸病毒(英语:RNA virus),又称RNA病毒,其遗传物质为RNA,这些核糖核酸通常是单链RNA(ssRNA),但是也可能是双链RNA(dsRNA)。由RNA病毒感染造成的著名人类疾病包括艾滋病(AIDS)、埃博
- 泰特不列颠泰特不列颠(英语:Tate Britain)位于英国伦敦米尔班克(Millbank),是泰特美术馆旗下的美术馆之一,主要收藏公元1500年至今的美术品。原名国立英国美术馆(National Gallery of British
- 前庭耳蜗神经前庭耳蜗神经(Vestibulocochlear nerve)是12对脑神经当中的第8对,同时也称作听神经。它是支配内耳的脑神经,其中又可分为掌管听力的耳蜗神经、掌管平衡的前庭神经。本神经位在颞
- 烛光坎德拉(拉丁语:Candela),发光强度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七个基本单位之一,符号cd。1979年10月第十六届国际计量大会将坎德拉定义为:给定一个频率为540.0154×1012 Hz的单色辐射光源(黄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