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t

✍ dations ◷ 2025-08-02 12:01:11 #Mt
5f14 6d7 7s2(计算值)2, 8, 18, 32, 32, 15, 2(预测)第一:800.8(估值) kJ·mol−1 第二:1823.6(估值) kJ·mol−1 第三:2904.2(估值) kJ·mol−1 (主条目:鿏的同位素鿏(Meitnerium)是人工合成的放射性化学元素,化学符号为Mt,原子序为109。鿏是9 (VIIIB)族最重的元素,但由于没有足够稳定的鿏同位素,因此未能通过化学实验来验证鿏的性质是否符合周期律。鿏于1982年首次合成。鿏的放射性极强,其最稳定同位素为278Mt,半衰期为7.6秒。此元素在1982年8月29日由彼得·安布鲁斯特和Gottfried Münzenberg(英语:Gottfried Münzenberg)领导的研究团队所合成出来,此团队位于德国黑森邦达姆施塔特的重离子研究所。 他们利用铁-58离子轰击铋-209合成了266Mt的单一原子:根据IUPAC元素系统命名法,鿏的旧称是Unnilennium,来自1、0、9的拉丁语写法。1997年IUPAC正式将其命名为Meitnerium,以纪念奥地利、瑞典原子物理学家莉泽·迈特纳(Lise Meitner)。日本理化学研究所的一个团队已表示有计划研究以下反应:下表列出各种可用以产生109号元素的目标、发射体组合。科学家也曾在更重元素的衰变产物中发现鿏的同位素。科学家在278Nh的衰变链中确定探测到两个270Mt原子。这两个原子拥有非常不同的衰期和衰变能量,并来自两个不同的274Rg同核异构体。第一种同核异构体经过α衰变,能量为10.03 MeV,半衰期为7.16毫秒;另一种的半衰期为1.63秒,但衰变能量未知。由于缺乏数据,要对这些同核异构体进行实际的能级分配,必需作进一步的研究。多个实验的结果显示,268Mt的α衰变光谱是非常复杂的。从268Mt释放出的α粒子能量有10.28、10.22和10.10 MeV,半衰期也分别为42毫秒、21毫秒和102毫秒。长半衰期的一次衰变事件来自同核异能态。科学家正在研究其他两个半衰期差距的原因。由于缺乏数据,要对这些同核异构体进行实际的能级分配,必需作进一步的研究。下表列出直接合成鿏的聚变核反应的截面和激发能量。粗体数据代表从激发函数算出的最大值。+代表观测到的出口通道。下表列出各种目标-发射体组合,并给出最高的预计产量。HIVAP = 重离子汽化统计蒸发模型; σ = 截面根据周期表的趋势,鿏应该是一种高密度金属,密度大约为30 g/cm3(钴:8.9,铑:12.5,铱:22.5),熔点也很高,约为2600至2900°C(钴:1480,铑:1966,铱:2454)。它的耐腐蚀性可能很高,甚至比铱更高。鿏预计将是6d系过渡金属的第7个元素,也是周期表中9族最重的成员,位于钴、铑和铱的下面。该族是过渡金属中首次拥有比族数低的氧化态的,而且没有元素拥有+9态。较重的两个9族元素氧化态为+6,而铱最稳定的为+4和+3态,铑则呈稳定的+3态。因此预期鿏会形成稳定的+3状态,但也可能有稳定的+4和+6态。鿏应可形成六氟化物MtF6。这氟化物预计将较六氟化铱更加稳定,因为同族元素从上到下的+6氧化态越来越稳定。在与氧发生反应时,铑主要形成Rh2O3 ,而铱会被氧化为+4态的IrO2。因此鿏可能会形成二氧化物MtO2。9族元素的+3态常见于与卤素直接反应所形成的三卤化物(氟化物除外)。因此鿏应可形成MtCl3、MtBr3和MtI3。

相关

  • 乙胺丁醇乙胺丁醇(英文名:Ethambutol;简称:EMB 或 E)是一种抑菌性抗结核药物。在结核病治疗中,作为一线药物常与其它抗结核药联合使用。乙胺丁醇的常见形式是其盐酸盐,为白色结晶性粉末。
  • 自然灾害自然灾害是指由人类行为以外的力量造成广泛破坏,大量附带损害或生命损失的突发事件。地震,洪水,火山爆发,山体滑坡,飓风等可能造成自然灾害。被列为灾害意味着产生深远的环境影响
  • 穿透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英语: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缩写:TEM、CTEM),简称透射电镜,是把经加速和聚集的电子束投射到非常薄的样品上,电子与样品中的原子碰撞而改变方向,从而产生
  • 崇祯崇祯(1628年—1644年)是明朝末代皇帝明思宗朱由检的年号,也是明朝的最后一个年号。朱由检于天启二年(1622年)被其兄长明熹宗册封为信王。天启七年(1627年)明熹宗驾崩,信王朱由检即位
  • 姓名美国仅有非常少的关于命名的法律(英语:Naming laws)。这种自由引起了各种各样的名称和命名趋势。命名的传统在美国文化中的发挥凝聚和沟通的作用。由于美国的文化多样性,姓名和
  • 囊泡藻界囊泡藻界(学名:Chromalveolata)是一类真核生物。囊泡藻界这个概念是汤玛斯·卡弗利尔-史密斯1981年提出的色藻界的修订。表示双鞭毛生物与红藻发生单独的内共生后进化出的所有
  • 纤维连接蛋白1E88, 1E8B, 1FBR, 1FNA, 1FNF, 1FNH, 1J8K, 1O9A, 1OWW, 1Q38, 1QGB, 1QO6, 1TTF, 1TTG, 2CG6, 2CG7, 2CK2, 2CKU, 2EC3, 2FN2, 2FNB, 2GEE, 2H41, 2H45, 2HA1, 2OCF, 2RKY
  • 蓖麻毒蛋白结构 / ECOD结构 / ECOD蓖麻毒蛋白(英语:Ricin)是从蓖麻籽中所萃取出来的一种毒性蛋白质,几乎对所有的真核细胞都具有杀伤作用。蓖麻毒蛋白的纯品是一种白色粉末或结晶体,无味,可
  • 增殖性材料增殖性材料是指本身在热中子的作用下不易发生核裂变,但是通过中子俘获和接下来的核反应产生裂变物质的材料。可以通过在核反应堆中接受辐射转换为裂变物质的天然增殖性材料有
  • 西洛可风西洛可风,又以风吹来的方向而称为东南风,为地中海地区的一种风,源自撒哈拉,在北非、南欧地区变为飓风。西洛克风会导致干燥炎热的天气。许多人会因此而患上疾病。“西洛可”一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