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孟加拉饥荒
✍ dations ◷ 2025-04-24 21:33:37 #孟加拉饥荒
1943年孟加拉饥荒发生在1943年,未分开时的孟加拉(现在独立的孟加拉国和印度的西孟加拉邦)。估计有超过300万人死于饥饿、营养不良和饥荒期间有关的疾病。第一种说法是日本的粮食禁运导致粮食短缺。英国在1942年于新加坡战役遭到日军灾难性的打击,同年日军开始入侵及征服英属缅甸。缅甸当时为世界最大的稻米出口地。1940年时,整个英属印度15%的稻米是来自于缅甸。第二种说法是英国政府为了战争需求,将孟加拉生产的粮食大量运往中东及锡兰,供应驻扎当地的军队,导致粮食短缺。另一种说法是自然灾害导致粮食歉收。1942年10月16日,整个孟加拉东岸及奥里萨邦被热带气旋袭击。导致稻作生产区被淹没,最远深及内陆40英里,导致秋收产量下降。还有一种说法是流行性的稻作传染病导致稻米减产。然而,1943年孟加拉地区的稻米较往年并没有明显的减产。1941年的稻米生产量还少于1943年,但1941年却没有发生饥荒。最后一种说法是粮食短缺的谣言所造成的预期心理、人为炒作哄抬粮价、投机商人囤积稻米、加上殖民官僚的迟缓反应及无能,导致灾难一发不可收拾。不论灾难发生的原因为何,后续的处理是失败的。孟加拉当局没去阻止稻米出口,也没尽力自印度其他地方进口粮食,或是买下投机商人屯积的存货,来缓解饥荒。这场饥荒最后由伦敦政府进口一百万吨谷物,降低孟加拉地区的粮食价格,才得以结束。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马蒂亚·森认为:在一个有机能的民主社会,不会发生这样的饥荒。在英国统治印度时期,发生了大约25次大规模饥荒。1947年印度独立后,建立了民主政府,虽然许多印度人至今仍然生活在最低生活水平线以下,但是再也没有发生过大规模饥荒。第二次世界大战使得粮食短缺的情况更加严重,英属印度当局将粮食输出给其他地方的盟军士兵。稻米短缺使得米价上涨,战争期间的通货膨胀恶化了情况。民政单位没有介入控制米价,所以米价超过了一般人所能负担的价格。民众涌入城市寻找食物和就业机会,但粮食有钱也买不到,于是便造成大规模饥荒。阿马蒂亚·森怀疑稻米短缺是由于歉收所造成。他引用官方记录,孟加拉地区的稻米生产如右表;1943年的稻米产量虽然较低,但还是在往年生产的平均范围内。
相关
- 体适能体适能(英语:Physical Fitness),为身体适应外界环境之能力,可视为身体适应生活、运动与环境 (例如,温度、气候变化或病毒等因素)的综合能力。它包含了两个面向,一般素质(身体健康的状
- 化学性质化学性质是物质在化学反应中表现出来的特征及性质。
- 水杨酸钠水杨酸钠(化学式:C7H5NaO3或 NaC6H4(OH)CO2)是水杨酸的钠盐,可以通过苯酚和二氧化碳在较高的温度和压强下制取。历史上,水杨酸钠则是通过升华水杨酸与过量的碳酸氢钠发生反应,再用
- RNA干涉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缩写为RNAi)是指一种分子生物学上由双链RNA诱发的基因沉默现象,其机制是通过阻碍特定基因的转录或翻译来抑制基因表达。当细胞中导入与内源性mRNA编码
- 单磷酸尿苷单磷酸尿苷(英语:Uridine monophosphate,或译一磷酸尿苷、尿苷单磷酸、尿苷酸,英文缩写UMP)。是一种存在于RNA中的核苷酸。也是一种由磷酸与核苷尿苷所组成的酯类。包含磷酸官能
- 硬块乳房肿块是在乳房上的和周围其他乳房组织不同的肿起物。很多情况都能引起这种体征/症状。由于近10%的乳房肿块最终被诊断为乳腺癌,因而对于有乳房肿块的女性来说,接受合适的评
- 仁武区仁武区(台湾话:.mw-parser-output .sans-serif{font-family:-apple-system,BlinkMacSystemFont,"Segoe UI",Roboto,Lato,"Helvetica Neue",Helvetica,Arial,sans-serif} Jîn-
- 挥发油精油(essential oil)是一种芳香物质,一般是从植物中萃取出来的芳香分子,为香水、调味料、化妆品等工业的重要产品,以及芳香疗法(aromatherapy)的主要原料。精油通常使用水蒸气蒸馏
- 羊蹄羊蹄(学名:Rumex japonicus)为蓼科酸模属下的一个种,又名羊蹄菜、羊蹄大黄、土大黄、荲(音同“蓄”)。羊蹄为多年生草本。茎直立,高50-100厘米。
- 麒 庆麒庆(1811年-1869年),字宝臣,号玉符,辉发那拉氏,内务府正白旗满洲人,清朝政治人物。道光辛卯恩科举人,辛丑恩科进士。 由工部主事 陞授詹事府春坊庶子 累官至热河都统。谥庄敏。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