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齿鸟(学名:)是一属已灭绝的海鸟。其下只有一个物种,为,其名字是为纪念自然学家Ellison Orr。
骨齿鸟最初被认为是与鹱形目的信天翁有关,但它们似乎是鹈鹕、鹳科或水禽的近亲。由于这些不明朗,它们被分类到齿鸟目中。它们在齿鸟目中的分类并未完全解决。在加拿大温哥华岛发现的最初相信是属于始新世的,但现已认为是属于较骨齿鸟早些许的中新世早期。故此有指骨齿鸟可能是的异名。
骨齿鸟的翼展长5.5-6米,高1.2米。它们与其他相似的伪齿鸟科是已知飞鸟中第二巨大的,只有阿根廷巨鹰比它们更大。其头部由颈部至喙端长约40厘米,眼窝阔5.3厘米。肱骨与人类的长度差不多,但于肩膀末端只阔3.5厘米。头颅骨方骨的最宽阔处约有3厘米,高4.5厘米。
骨齿鸟的身体矮胖,但骨头极轻。它们脚估计是有蹼的,双翼长而窄。喙占了头部的四分之三长度,有骨质的牙齿状锯齿。喙很重,故飞行时可能会将喙放在肩膀上。骨质锯齿是它们的特征:在一对大“牙齿”的中间有一颗细小的“牙齿”,周边有细小的尖齿或更细小的“牙齿”。不过,这些“牙齿”的模式会沿着喙而有所改变,并不可以单靠此来分辨。
骨齿鸟的生活模式非常像信天翁、鹲属及军舰鸟,幼长的双翼及大小可以在辽阔的海洋长距离滑翔。它们可能会在高平原筑巢,在那里只要顺风张开双翼就能滑翔。它们是海鸟的一种,似乎以鱿鱼及其他软体动物为食物。它们的牙齿并不怎么像锯,故会指向下来喙入及咬住深海的软体动物。骨齿鸟并不适合潜入水中。
骨齿鸟的遗骸在多个地方都有发现,一般都是属于中新世。最为重要的,它们是在北太平洋两边发现。现时并不肯定所有骨齿鸟属的遗骸是否属于单一物种,大小差异显示曾进行了一些演化。故此,一些化石可能只是分类到骨齿鸟中,并没有将之命名为物种。
的模式标本(编号SBMNH 309)是一个较为完整的化石,大部分为印痕,一些骨头及羽毛轮廓,是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中新世晚期的克拉里登组发现。后来在加利福尼亚州亦发现了一些标本。在日本发现了一些同期的标本:一个完整的右方骨(编号NSM PV-18696)、右颌骨(编号MFM 28351)及一些同期的遗骸。在俄勒冈州发现了一些标本可能是属于骨齿鸟在委内瑞拉及秘鲁也发现了相似的化石;它们可能不同但却是近亲。前者标本(编号MBLUZ-P-5093)是一个前颌骨,其翼展可能超越7米。虽然北美洲中新世的一些遗骸最初被分类到中,但近期的学者都将它们分类到骨齿鸟属中。
一些从俄勒冈州发现的翼骨化石被分类到,但却与骨齿鸟的没有两样,有可能是较为古老的亲缘。它们是已知北太平洋伪齿鸟科最古老的遗骸,但若同区的追溯至古近纪,它们就有可能是属于此分类。由于可供直接对比的骨头不多,骨齿鸟与其他伪齿鸟科的关系不详。整个属也有可能是的异名。一般来说,近期的学者都倾向将大西洋巨大新近纪的伪齿鸟科分类到,而将北太平洋的分类到骨齿鸟属中。就南半球的伪齿鸟科,由于没有足以确定的完整化石,故亦不详。大部分现今的海鸟,如信天翁及其他鹱形目等,都因赤道流而有北半球及南半球的种系发生分界。但这是否也适用于较温暖的中新世不明,但一般而高南北分界在史前已经出现,甚至早于中新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