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类嗜T淋巴球病毒一型
✍ dations ◷ 2025-04-24 21:32:20 #人类嗜T淋巴球病毒一型
Human T-lymphotropic virus人类嗜T淋巴球病毒一型(Human T-lymphotropic virus 1, HTLV-1)是一种感染后可导致血癌或其他转移癌的病毒,由输血、针头、性行为、母子传染。该病毒在日本九州南部的鹿儿岛县、宫崎县、长崎县以及冲绳群众血清阳性率较高,最高的鹿儿岛县平均约为2%,某些村落曾高达37%,与另一高感染率地区加勒比海(2%~6%)相近,远高于巴西(0.08%~1.8%)及美国(0.02%)等目前日本约有108万人感染,但多数无症状所以受染者本人也不知。感染后发病率约为3%~5%。HTLV-1感染后95%的人一生中不会发病,潜伏期可长达15年至30年,但5%的人一旦发病成血癌预后极差,高达9成以上的死亡率。也可能引发另一种称为热带痉挛性痳痹的非癌症病痛和一些轻微炎症(幼儿皮炎、关节炎、肺泡炎、多发性肌炎...等)。HTLV-I病毒是艾滋病毒 (HIV-I) 的远亲,但 HTLV-I 和艾滋病的发生没有任何关连。感染HTLV后经血清检查呈HTLV抗体阳性反应者,就称为HTLV带原者。带原者具有传染力,会经由母乳、血液或体液传染给他人。目前各捐血中心以酵素免疫法全面筛检HTLV-I和HTLV-II型的抗体。引发白血病系为一种复杂偶发机制,是一多阶段演变过程,这也是其致癌发病率仅5%的关键,在此过程中病毒首先与CD4+细胞结合并活化受染细胞,细胞膜上表达IL-2受体,进而经病毒的逆转录酶作用形成病毒DNA,并整合于宿主细胞染色体形成前病毒;在病毒tax基因作用下,CD4+细胞IL-2及其受体的基因开始异常表达,使受感染细胞大量增殖,带有病毒的宿主细胞可因病毒DNA整合部位的多样性,转化成不同的细胞克隆,并在细胞继续增殖过程中,某一克隆的某一细胞DNA发生突变而演变成白血病细胞,进而形成白血病细胞克隆。目前一旦发病后只能采取支持性疗法或是化疗,然而普遍治疗效果不佳。在美国,1988年起已开始对血库的血源作HTLV-Ⅰ和HTLV-Ⅱ的测定。医学导航: 病毒病病毒(蛋白质)/分类cutn/syst (hppv/艾滋病, 流感/疱疹/人畜共患)/人名体征药物(抗DNA, 抗RNA, 抗逆转录, 疫苗)幼淋巴细胞(幼T淋巴细胞白血病)
相关
- 失调共济失调(英语:Ataxia)是指缺乏规律,或者为笨拙,为一种神经疾病上的特征。失调可以广泛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任何其中一环出状况所表现的病征,例如掌管运动和平衡的小脑
- 绿弯菌门绿弯菌门(Chloroflexi)是一类通过光合作用产生能量的细菌,又称作绿非硫细菌,尽管还有一部分称作热微菌的细菌也属于绿非硫细菌。它们具有绿色的色素,包括作为反应中心的菌绿素a和
- 羊搔痒症羊搔痒症(英语:Scrapie),是一种退化性疾病,发生在绵羊及山羊上,造成它们的神经系统异常。它跟牛海绵状脑病与鹿的慢性消耗病相同,都是传染性海绵状脑病的一种,由异常的朊蛋白(英语:PRN
- 关节病变关节病变(英语:arthropathy)是关节疾病的总称。若一个或多个关节发炎引起的关节病变称为关节炎,因此,任何关节的问题,不论是否发炎,均可称为“关节病变”。脊椎关节病变是一种影响
- 头孢唑肟头孢唑肟(英文名Ceftizoxime)也称为“安保速灵”“安普西林”“头孢去甲噻肟”“去甲噻肟头孢菌素”或“去甲酰氧甲基唑肟头孢菌素”,是一种不经肠的第三代头孢菌素,常以头孢唑
- 维生素E维生素E(英语:Vitamin E)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是最主要的抗氧化剂之一。溶于脂肪和乙醇等有机溶剂中,不溶于水,对热、酸稳定,对碱不稳定,对氧敏感,对热不敏感,但油炸时维生素E活性明显
- 柯霍海因里希·赫尔曼·罗伯特·科赫(德语:Heinrich Hermann Robert Koch,1843年12月11日-1910年5月27日),德国医师兼微生物学家,为细菌学始祖之一,与路易·巴斯德共享盛名。1905年,因结
- 美西林美西林(INN:Mecillinam;USAN:Amdinocillin)是一种广谱半合成青霉素,对革兰氏阴性菌作用强,也可用来治疗伤寒和副伤寒。其口服利用率很差,匹美西林则是针对此缺陷开发出来的。这种药
- 多细胞多细胞生物是指由多个、分化的细胞组成的生物体,其分化的细胞各有不同的、专门的功能。大多数可以使用肉眼看到的生物是多细胞生物。 所有多细胞生物都属于真核生物。多细胞
- 中生动物门中生动物是一种多肉海洋无脊椎寄生动物,现今依然不清楚它们是退化了的扁形动物,还是独立发展出的。一般而言,这些细小、难以理解的生物是由包附在一个或多个生殖细胞上的纤毛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