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类嗜T淋巴球病毒一型
✍ dations ◷ 2024-12-22 15:00:29 #人类嗜T淋巴球病毒一型
Human T-lymphotropic virus人类嗜T淋巴球病毒一型(Human T-lymphotropic virus 1, HTLV-1)是一种感染后可导致血癌或其他转移癌的病毒,由输血、针头、性行为、母子传染。该病毒在日本九州南部的鹿儿岛县、宫崎县、长崎县以及冲绳群众血清阳性率较高,最高的鹿儿岛县平均约为2%,某些村落曾高达37%,与另一高感染率地区加勒比海(2%~6%)相近,远高于巴西(0.08%~1.8%)及美国(0.02%)等目前日本约有108万人感染,但多数无症状所以受染者本人也不知。感染后发病率约为3%~5%。HTLV-1感染后95%的人一生中不会发病,潜伏期可长达15年至30年,但5%的人一旦发病成血癌预后极差,高达9成以上的死亡率。也可能引发另一种称为热带痉挛性痳痹的非癌症病痛和一些轻微炎症(幼儿皮炎、关节炎、肺泡炎、多发性肌炎...等)。HTLV-I病毒是艾滋病毒 (HIV-I) 的远亲,但 HTLV-I 和艾滋病的发生没有任何关连。感染HTLV后经血清检查呈HTLV抗体阳性反应者,就称为HTLV带原者。带原者具有传染力,会经由母乳、血液或体液传染给他人。目前各捐血中心以酵素免疫法全面筛检HTLV-I和HTLV-II型的抗体。引发白血病系为一种复杂偶发机制,是一多阶段演变过程,这也是其致癌发病率仅5%的关键,在此过程中病毒首先与CD4+细胞结合并活化受染细胞,细胞膜上表达IL-2受体,进而经病毒的逆转录酶作用形成病毒DNA,并整合于宿主细胞染色体形成前病毒;在病毒tax基因作用下,CD4+细胞IL-2及其受体的基因开始异常表达,使受感染细胞大量增殖,带有病毒的宿主细胞可因病毒DNA整合部位的多样性,转化成不同的细胞克隆,并在细胞继续增殖过程中,某一克隆的某一细胞DNA发生突变而演变成白血病细胞,进而形成白血病细胞克隆。目前一旦发病后只能采取支持性疗法或是化疗,然而普遍治疗效果不佳。在美国,1988年起已开始对血库的血源作HTLV-Ⅰ和HTLV-Ⅱ的测定。医学导航: 病毒病病毒(蛋白质)/分类cutn/syst (hppv/艾滋病, 流感/疱疹/人畜共患)/人名体征药物(抗DNA, 抗RNA, 抗逆转录, 疫苗)幼淋巴细胞(幼T淋巴细胞白血病)
相关
- 显生宙显生宙(Phanerozoic),或称显生元、显生代,是5.41亿年前大量生物出现的时期。显生宙即意为这个时期地球上有显著的生物出现。而那些看不到或者很难见到生物的时代统称为隐生元或
- 产水菌门产水菌门(Aquificae)包括了一些在多种严酷环境条件下生存的细菌,如在热泉、硫磺池、海底热泉口等等。其中产水菌属(Aquifex)中的一些种类可以在85~95℃的环境中繁衍。产水菌
- 胞器细胞器(英语:organelle,或称胞器)是细胞的一部分, 是细胞中通过生物膜与细胞中其他部分分隔开来的、功能上独立的亚细胞结构,与细胞质基质和细胞骨架统称为“细胞质”。细胞器可依
- 霉浆菌鸡毒支原体 M. gallisepticum 生殖支原体 M. genitalium 人型支原体 M. hominis 猪肺炎支原体 M. hyopneumoniae 绵羊肺炎支原体 M. ovipneumoniae 肺炎支原体 M. pneumonia
- 净迁移率这是一个关于各国净迁移率的列表,数据基于中情局的《世界概况》。正值代表净迁入,负值代表人口净迁出。
- 头孢地尼头孢地尼 (Cefdinir)是第三代头孢菌素抗生素.化学名称:]-7-氨基]-3-乙烯基-8-氧-5-硫杂-1-氮杂二环辛-2-烯-2-羧基。 截至2008年,头孢地尼在美国是销量最高的头孢类抗生素,其仿制
- 中华民国十大死因此表搜集自西元2014年(民国103年)起,台湾年度十大死因。死因以导致死亡的原始病因为基准,由中华民国卫生福利部按年发布死因统计,目前系以国际疾病分类标准第 10 版(ICD-10)进行分
- 生物化学生物化学(英语:biochemistry,也作 biological chemistry),顾名思义是研究生物体中的化学进程的一门学科,常常被简称为生化。它主要用于研究细胞内各组分,如蛋白质、糖类、脂类、核
- 平菇平菇(学名:Pleurotus ostreatus)又名侧耳、糙皮侧耳、蚝菇、黑牡丹菇、北风菌、鲍鱼菇或天喜菇,其白变种有白玉、白雪、雪花菇,是侧耳科侧耳属一个物种,是种相当常见的灰色食用菇
- 尿道综合征尿道综合征(Urethral syndrome)为较低段的泌尿道感染之一组病症。然而,尿道综合征是不同于其它的泌尿道疾病、由于其没有传统上的病原体菌尿(bacteriuria)显著的症状呈现。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