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嗜T淋巴球病毒一型

✍ dations ◷ 2025-09-17 05:41:39 #人类嗜T淋巴球病毒一型
Human T-lymphotropic virus人类嗜T淋巴球病毒一型(Human T-lymphotropic virus 1, HTLV-1)是一种感染后可导致血癌或其他转移癌的病毒,由输血、针头、性行为、母子传染。该病毒在日本九州南部的鹿儿岛县、宫崎县、长崎县以及冲绳群众血清阳性率较高,最高的鹿儿岛县平均约为2%,某些村落曾高达37%,与另一高感染率地区加勒比海(2%~6%)相近,远高于巴西(0.08%~1.8%)及美国(0.02%)等目前日本约有108万人感染,但多数无症状所以受染者本人也不知。感染后发病率约为3%~5%。HTLV-1感染后95%的人一生中不会发病,潜伏期可长达15年至30年,但5%的人一旦发病成血癌预后极差,高达9成以上的死亡率。也可能引发另一种称为热带痉挛性痳痹的非癌症病痛和一些轻微炎症(幼儿皮炎、关节炎、肺泡炎、多发性肌炎...等)。HTLV-I病毒是艾滋病毒 (HIV-I) 的远亲,但 HTLV-I 和艾滋病的发生没有任何关连。感染HTLV后经血清检查呈HTLV抗体阳性反应者,就称为HTLV带原者。带原者具有传染力,会经由母乳、血液或体液传染给他人。目前各捐血中心以酵素免疫法全面筛检HTLV-I和HTLV-II型的抗体。引发白血病系为一种复杂偶发机制,是一多阶段演变过程,这也是其致癌发病率仅5%的关键,在此过程中病毒首先与CD4+细胞结合并活化受染细胞,细胞膜上表达IL-2受体,进而经病毒的逆转录酶作用形成病毒DNA,并整合于宿主细胞染色体形成前病毒;在病毒tax基因作用下,CD4+细胞IL-2及其受体的基因开始异常表达,使受感染细胞大量增殖,带有病毒的宿主细胞可因病毒DNA整合部位的多样性,转化成不同的细胞克隆,并在细胞继续增殖过程中,某一克隆的某一细胞DNA发生突变而演变成白血病细胞,进而形成白血病细胞克隆。目前一旦发病后只能采取支持性疗法或是化疗,然而普遍治疗效果不佳。在美国,1988年起已开始对血库的血源作HTLV-Ⅰ和HTLV-Ⅱ的测定。医学导航: 病毒病病毒(蛋白质)/分类cutn/syst (hppv/艾滋病, 流感/疱疹/人畜共患)/人名体征药物(抗DNA, 抗RNA, 抗逆转录, 疫苗)幼淋巴细胞(幼T淋巴细胞白血病)

相关

  • 霉浆菌鸡毒支原体 M. gallisepticum 生殖支原体 M. genitalium 人型支原体 M. hominis 猪肺炎支原体 M. hyopneumoniae 绵羊肺炎支原体 M. ovipneumoniae 肺炎支原体 M. pneumonia
  • 人类菌群人类微生物群系(Human microbiome)又称为正常菌群(Normal Flora)是某些微生物与宿主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共生关系,对生物体无害的一类细菌。它们包括细菌,真菌,古菌,和病毒。虽然
  • 肥皂肥皂,又名香皂、雪文(台湾话)、茶箍(台湾话)、饼药(潮汕话)、番枧(广府话),是用作个人清洁用品的表面活性剂,通常以固体块状的形式存在。古代不管是东西方,最早的洗涤成分不外乎都是碳酸
  • 神经性厌食症神经性厌食症(英语:anorexia nervosa),一般称为厌食症(英语:anorexia)是一种进食障碍,一般分别为:“自我约束型”以及“暴饮暴食型”。其中“自我约束型”厌食患者占多数,此型患者会万
  • 甲沟炎甲沟炎(英语:Paronychia),俗称“冻甲”、“指沟炎”,为甲床炎(Onychia)的一种。意指指甲周围组织,包括两侧的旁甲沟和底部近侧甲沟的发炎,一般症状为红、肿、痛,严重时会有化脓现象。
  • 脚气病脚气病是一种由缺乏维生素B1引起的疾病,病症包括体重下降,精神萎靡,感官功能衰退,体虚,间歇性心律失常。西方诸语言中的脚气病多为Beriberi一词,它是由僧伽罗语引用过来,在僧伽罗语
  • 核黄素缺乏症核黄素,又称维生素B2,维他命B2,维生素G。分子式C17H20N4O6。它是人体必需的13种维生素之一,作为维生素B族的成员之一,微溶于水,可溶于氯化钠溶液,易溶于稀的氢氧化钠溶液。1879年英
  • 支原体鸡毒支原体 M. gallisepticum 生殖支原体 M. genitalium 人型支原体 M. hominis 猪肺炎支原体 M. hyopneumoniae 绵羊肺炎支原体 M. ovipneumoniae 肺炎支原体 M. pneumonia
  • 波粒二象性在量子力学里,微观粒子有时会显示出波动性(这时粒子性较不显著),有时又会显示出粒子性(这时波动性较不显著),在不同条件下分别表现出波动或粒子的性质。这种称为波粒二象性(wave-par
  • 氟喹诺酮喹诺酮(英语:quinolone)是一类人工合成的含4-喹诺酮基本结构,对细菌DNA螺旋酶具有选择性抑制的抗菌剂。1962年最早的喹诺酮类药物萘啶酸首先用于临床,由于其抗菌谱窄、口服吸收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