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占庭政府机构和贵族头衔

✍ dations ◷ 2025-07-26 12:39:06 #拜占庭帝国,拜占庭帝国政府,拜占庭政府机构和贵族头衔

继承于统一帝国时期的罗马帝国,东罗马帝国具有一套复杂的贵族政治与官僚政治体系。在东罗马帝国政治体系的顶端是皇帝,是帝国的国家元首,但受到罗马的共和传统的影响,大部分拜占庭皇帝们并不是通过“君权神授”确立的皇帝权威。 在皇帝之下,众多官员与宫廷人员参与复杂的国家行政体系的运转,维持帝国政府的正常运作。同时帝国也有许多用于表示尊敬的头衔,这些头衔被皇帝们用于任命官员、奖励下属或者授予给与帝国交好的外国统治者。

在帝国超过千年的存续期间,许多不同的头衔被创立或者不再使用,许多持有这些头衔的人获得或失去了名望。起初拜占庭的各种头衔和统一帝国晚期的各类头衔相同。到了7世纪希拉克略皇帝在位时,许多头衔被取消,其孙君士坦斯二世在位时对政府机构的大规模改革也导致许多官职、头衔的设立与取消;到了阿莱克修斯一世时,又增设了一些新头衔,许多旧有职位的职责大幅改变。此后,直到1453年君士坦丁堡沦陷时,官职、头衔等再也没有大的变动,与阿莱克修斯时期大致相同。

在拜占庭帝国早期(4世纪至7世纪)政府体制和罗马时代晚期戴克里先和君士坦丁大帝统制时期立下的相同,在文官和武将间有严格区分,以及根据官位立下的等级制度,这套体制中成员资格是否属于元老院是主要的区别标准。随着拜占庭在7世纪因穆斯林的扩张而失掉大片领土的巨变,这个体制消失了,而在拜占庭古典时期或中期(8世纪晚期至11世纪),一个全新的、以宫廷为中心的系统诞生。在这套系统中,新的位阶由先前存在、现已废除的文官官职而来,而特定阶级的显贵们都被授与了官位。元老院阶级保留了下来,其中包含了许多上层官僚,因为 (意味“持剑者”,最早指皇帝的御前侍卫长) 级别的人都算是其中的成员。在此期间,许多家庭显赫了数个世纪,数个皇帝源于贵族世家。他们可以分成两类:大都市的市民贵族和地方省份的军队贵族,后者是区域性的并占有大片土地,但是和同时的西欧相比明显没有自己的军队。

在10世纪和11世纪时贵族的重要性逐渐提升,贵族家族的数量也在增加。11世纪后期帝国遭逢的灾难性损失再次地促使其进行行政体制的重整,这次改革由新兴的科穆宁王朝完成:旧有的机构和官职逐渐不再使用,新的荣誉性头衔诞生,主要用于体现被授与者与皇帝间的亲缘关系与紧密性。科穆宁王朝以及后继的巴列奥略王朝主要根基在拥有大量土地的贵族上,政府紧紧地掌握在一小群互相联姻的贵族家族手中。例如在11和12世纪时已经确认约有80个公民和64个军队贵族家族存在,相对于如此大的国家来说这算是个很小的数目。最后,根据 pseudo-Kodinos的记载,在巴列奥略王朝体制下可以看出经过了数个世纪的发展,原先高等阶级的职位被贬抑,被其他的取而代之,先前官僚和显贵之间的区别消失了。

下面介绍东罗马帝国皇族的头衔。这些头衔都属于帝国最高等级的头衔,因此授予时十分谨慎。一般仅仅授予有限的一些皇族成员和少数几个其联盟关系被认为对帝国必不可少的盟国的统治者。

根据9世纪《乌斯宾斯基职官表(英语:Taktikon Uspensky)》(841年)、腓洛迪俄斯《琼筵序次(英语:Kletorologion)》(899年)以及君士坦丁七世的相关记述,在皇室荣衔之下,拜占庭人将达官贵人们的官衔(ἀξίαι)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散官衔”(διὰ βραβείων ἀξίαι),纯粹的荣誉型头衔,通过奖劳叙阶的诰书授予;另一类是“职事衔”(διὰ λόγου ἀξίαι),负有实际职务的官衔,通过铨叙职守的敕书授予。每类官衔还可以进一步按授予对象的性别分为三类,分别授予“蓄胡者”(“”,翻译自拉丁语“”,即非宦官的男性)、宦官(ἐκτομίαι)与女性。帝国官员通常会被同时授予“散官衔”和“职事衔”,因此一位高级官员可以同时是“宰辅”(散官衔)和“驿传尚书”(职事衔)。

相关

  • 鳞柄白鹅膏蕈伞凸面鳞柄白鹅膏(学名:Amanita virosa),又称毁灭天使、招魂天使、破坏天使 (Destroying Angel),是一个隶属于伞菌目鹅膏菌科鹅膏菌属下的有毒真菌种。其为中至大型的菇菌,全体
  • 凝血酶原1a2c, 1a3b, 1a3e, 1a46, 1a4w, 1a5g, 1a61, 1abi, 1abj, 1ad8, 1ae8, 1afe, 1aht, 1ai8, 1aix, 1awf, 1awh, 1ay6, 1b5g, 1b7x, 1ba8, 1bb0, 1bbr, 1bcu, 1bhx, 1bmm, 1bmn
  • 东方基督教东方基督教(英语:Eastern Christianity)源自共同的基督宗教传统和教会,是发展于巴尔干半岛、东欧、西亚(小亚细亚)、东北非以及南印度的基督教派的统称,拥有数世纪的传承,与西欧所发
  • SS党卫队(德语: Schutzstaffel 帮助·信息)是一个存在于纳粹德国,隶属于纳粹党的纪律检查组织。在纳粹党专政时期,对内执掌纳粹党的纪律检查,对外维护纳粹党领政,执掌对德国国家机构
  • 谱系家谱,或称祖谱、族谱、谱牒、宗谱、家乘、世谱、世牒、支谱、房谱等,是家族里记载本族世系和相关重要事迹的书。在家谱上所登记的姓名谓之谱名。中国的家谱历史悠久,其起源可以
  • 马律马累(迪维希语:މާލެ‎‎;/ˈmɑːleɪ/, 当地发音.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Unicode","
  • 文索基特坐标:42°00′30″N 71°30′58″W / 42.00833°N 71.51611°W / 42.00833; -71.51611文索基特(英语:Woonsocket)是美国罗德岛州普罗维登斯县的一个城市。临布拉克斯东河,面积20.
  • 机炮机炮(炮)主要是表示小口径并可自动射击的火炮(炮),即为“Autocannon”。而机炮的其他意思有:
  • 尼斐利提斯二世尼斐利提斯二世(英语:Nepherites II)是埃及第二十九王朝的末代法老。前任法老哈科尔之子和继承人,他在位仅四个月就被内克塔内布一世废黜并被杀死。
  • 突尼斯行省16世奥斯曼帝国征服突尼斯,成为奥斯曼帝国的突尼斯(省)。1516年奥斯曼帝国征服突尼斯,但不久却被西班牙帝国夺走,直到最后奥斯曼帝国才在1574年从西班牙重新占领突尼斯并展开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