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士爷

✍ dations ◷ 2025-04-02 09:06:45 #大士爷
面燃大士或面然大士(然是燃的古字),又称焰口鬼王,为佛教、道教的著名神祇,俗谓“大士爷”、“大士王”、“普渡公”或“普渡爷”。原在佛教中是形容“颜面被火燃烧”的鬼王,传说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或为皈依观世音菩萨的鬼道鬼王弟子,他指引释迦佛的弟子阿难陀尊者去求教佛陀,让佛陀说出放焰口的仪轨,后来这套仪轨在盂兰盆节中也会用到,再后来“焰口鬼王”被道教吸收为神祇。道教认为,在农历七月,所有来阳世享香火的亡灵,都归此神管理;不少地方中元法会祭拜亡灵之前,会先祭拜面燃大士。在台湾,嘉义县民雄乡有专为祭祀此神的“大士爷庙”。在佛教尊称为“铁围山内面燃大士菩萨”,又称“焦面鬼王”、“焰口鬼王”、道教神衔为“幽冥面燃鬼王监斋使者羽林大神普渡真君”,通称“羽林监斋普渡真君”。简称“羽林大神”、“普渡真君”。面燃鬼王(焰口鬼王)的典故出现在“阿难遇面燃鬼王”的佛经故事。《佛说救拔焰口饿鬼陀罗尼经》记载,释迦牟尼佛的弟子阿难尊者在林间修习禅定时,忽然看见一位满脸火焰熊熊燃烧,骨瘦如柴,痛苦异常的鬼王来到面前。鬼王自称“面燃”,说阿难三天之后将堕落饿鬼道,想避免,就要布施百千个饿鬼及百千个婆罗门仙人各一斛饮食,并供养三宝。阿难向佛陀禀报,佛陀教阿难《陀罗尼施食法》,陀罗尼加持过的食物成为法供,上奉佛法僧三宝,平等下施饿鬼等众生,如此则能消除众鬼的痛苦,令他们舍去鬼身,生于天道。阿难便遵照佛陀的教化与指示,设斋供僧,并且施饿鬼来祈福,因此获得解脱。从此佛家就有了设“面燃鬼王”牌位,放焰口法会等习俗。“面燃鬼王”的来由与职能,佛教说法有数个:一是祂是观音大士的化身,故称“大士爷”。《佛说观自在化身焰口鬼王大威光陀罗尼经》:“我实从观自在菩萨心中所化,能摄诸秘密要门。我亦号为焰口,常现饿鬼形而居苦趣,示教利喜,啖诸秽浊,令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世尊,往昔诸佛为显我之大威猛故,集诸微妙持具,严饰我身。皆各舒右手摩我顶门。从是诸手印内流无量甘露,令我力同诸佛,智同诸佛,用同诸佛。我得诸佛加持,故能秘化九形于九界,以根本身而住佛法界中。无量药叉随相卫护,一切诸魔闻之远惧。”但也有质疑《佛说观自在化身焰口鬼王大威光陀罗尼经》不知出处,此经的来源还需要考究。也有人认为“面燃大士”以鬼王相貌展现,源自《法华经普门品》中,观音大士“应以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身得度者,即皆现之而为说法。”“以种种形游诸国土度脱众生”,是观音大士教化饿鬼界众生的需要而产生,另一方面是警惕人们应该积极布施僧侣、贫民,不宜动贪爱及悭吝想,以免堕入饿鬼心识,成为“面燃”的眷属。二是祂原为诸鬼的首领,因受观音大士教化而皈依其门下,从此被称作“大士爷”,成为护持盂兰节普渡事项的护法神。三是“面燃大士”亦拥护地藏菩萨。据载,福建省泉州府安溪县永安里谢氏,夜梦其祖先泣诉,“家有鬼,不能进。”于是谢氏率其一家,虔诚诵念地藏菩萨名号经典,焚香叩请地藏菩萨。夜中,梦见“面燃大士”前来说法,曰此鬼为前世冤亲,诵念佛号回向之,即可化解。其家主梦中语大士曰:“我乃祈请地藏菩萨,尊神乃观音大士化身,何幸驾临?”面燃大士笑曰:“诸佛同体,何起分别?地藏即不可拥护乎?”《华严经》有言:“一切诸如来,同共一法身。”又曰:“一切如来一法身,真如平等无分别。”道教的说法则是太乙救苦天尊化身 “幽冥教主冥司面燃鬼王硏孑大帝”或称“面燃羽林监斋普渡真君”,主宰诸鬼,护佑冥、阳两界。平时居沃焦之山下,为阴间诸鬼之统帅,在地官大帝赦罪之月,负责中元节监督亡魂享领人间香火事宜。另,灵宝派等一些派别不是请“面燃鬼王”监斋,而是有“何昌”、“乔荀”两神分任此职。如宋末元初林灵真所撰《灵宝领教济度金书》写为“北魁玄范府何、乔二大圣”,有的版本写为“阳神大圣何昌”,“阴神大圣乔荀”。据《济炼施食科》及《召摄科》的典籍,何、乔二大圣,属于北魁玄范府神虎摄召司的铁牛大神“鲁天君”(据说名为鲁玄水)部下,“鲁天君”信仰在各地减退之后,也有教派会把何、乔二大圣视为普渡真君的胁侍。其实,原先道教中负责召唤阴魂的大神,还有“神虎大神”(形象虎头人身,或者穿着虎皮)、“摄召乌大王”、“摄召涂大王”、“五道将军”等,这些神灵现在几乎都被认为是普渡真君的从神。华人民间则多采佛教说法,而使用道教科仪。无论是中元盛会,或是各种类型的超度法会与斋醮,多以佛教形式塑造大士爷神像:“顶生二角、青面獠牙,高大威武,头上还有一尊观世音菩萨佛像,象征其代表慈悲的观音大士”,而在各种类型的超度法会与斋醮前请僧人或道士进行开光。中元节祭亡魂前,一般都先拜大士爷,有些慎重的信徒会以纸扎出大士爷塑像,也有些用牌位、画像、木石雕像祭祀,并将大士爷神位或神像放置供桌之前,以求祭祀顺利。待到七月一过,一般会火化大士爷像,送其登天。南洋华侨风俗,中元普渡时,会悬挂写有“南无渡幽拔苦无量寿佛”或“南无分衣施食阿弥陀佛”之类的幢幡于大士爷神像之侧,甚至是神像手上;如书“渡幽拔苦”之类字句是希望佛祖引领亡灵往生佛国,若写“分衣施食”等词汇,则指祈请阿弥陀佛(无量寿佛)助大士爷,平均分配纸钱、衣物、食品予众家亡魂。

相关

  • 艾滋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英语: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簡稱HIV,又称艾滋病毒)是一种感染人类免疫系统细胞的慢病毒,属逆转录病毒的一种。普遍认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感染导致艾滋
  • 拟菌病毒科拟菌病毒科(学名:Mimiviridae)是核质巨DNA病毒的一个科,成员均为巨大病毒,包含拟菌病毒、Klosneuvirus(英语:Klosneuvirus)、Cafeteriavirus(英语:Cafeteriavirus)、图邦病毒等,可能还包
  • 防御素防御素(defensins)是一种蛋白质,是分子很小(15-20残基)、富含半胱氨酸的阳离子蛋白质,属于抗微生物肽的一类。存在于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防御素有很强的抗细菌,真菌和具外套膜病
  • 逼尿肌舒张 - hypogastric n.(英语:hypogastric nerve) (T10-L2) 收缩 -逼尿肌(英语:detrusor urinae muscle,或detrusor muscle),是膀胱内壁上的平滑肌。逼尿肌在舒张时可使膀胱存储尿液
  • 高血压肾病高血压性肾病(Hypertensive nephropathy、"高血压性肾硬化"(hypertensive nephrosclerosis)、"高血压肾病"(Hypertensive renal disease))是一种医学病症、指的是由慢性高血
  • 含氧酸含氧酸是由含氧酸根与其化合价相同的氢原子化合成的化合物。在含氧酸中,由同一元素生成的各种不同的酸,可按其中所含氧原子数多少,顺序冠以高、(正)、亚或次。其中最常见的酸定名
  • 纤毛亚门纤毛虫是纤毛虫门(学名:Ciliophora)生物的通称,是一类较复杂的原生动物,主要特点是以纤毛作为运动器,细胞核一般分化出大核(营养)、小核(生殖)、摄食胞器等,无性生殖为横二分裂,有性生殖
  • 英国王室旗帜皇家旗或王室旗(英语:Royal Standard)是英国及其他英联邦王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在英国与其他英联邦王国作为元首的象征旗帜。在英国,旗帜由国徽中央的盾徽图案形成。而在英国之外
  • 多肽链肽(英语:peptide,来自希腊文的“消化”),旧称胜,即胜肽,又称缩氨酸,是天然存在的小生物分子,介于氨基酸和蛋白质之间的物质。由于氨基酸的分子最小,蛋白质最大,而它们则是氨基酸单体组
  • 七味唐辛子七味唐辛子,简称七味、七味粉或SHICHIMI,是日本料理中一种以辣椒(唐辛子)为主材料的调味料,是由辣椒和其他六种不同的香辛料配制的。而在以前的江户,亦有称之为七色唐辛子或七种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