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郁的解剖

✍ dations ◷ 2025-07-16 07:03:01 #忧郁的解剖

《忧郁的解剖》(英语:;全称:)一书是由在牛津大学里牧师兼学者的罗伯特·伯顿撰写 ,于1621年首次出版。

作者罗伯特伯顿,自称小德谟克利特,是牛津大学学监。他研究范围及其广泛,几乎涵盖人的整个命运。柏顿本人饱受躁狂抑郁症(双向抑郁症)折磨,于是开始着手收集,整理,分析,研究以及诊断,治疗躁狂抑郁症。

这本书从封面外表来看,不过就是一本探讨忧郁症的医学教科书(其中还包括现在被称为的临床抑郁症)。虽然作为一个医生介绍的文字,《忧郁的解剖》其实是一本相当特殊的文学作品,因为其内容以哲学和科学居多,往往超越该书探讨的主题。而且此书所谓的“忧郁”和“解剖”其实是用忧郁的笔调来剖析人类所有情感和思想表达方式。

罗伯特伯顿把这本书的序言就写的带有讽刺的意味,伯顿的人物德谟克利特少年解释说:“我写的是繁忙的忧郁,以避免忧郁。‘剖析’是一个范围广泛的文件,其中载有离题和评论。无论其强项,医疗文本或作为一个历史文件,它是解剖的巨大广度-解决话题,如消化,小妖精,地理美洲等 和声音特色,特别是它的作者是最普遍提及其崇拜者为主要来源的吸引力。 ”

伯顿的一生中将《忧郁的解剖》修定和扩充了五次,并经常再版,最近的一次再版是在2001年依据1932年出版的版本重印。此次再版(2001年)和伯顿首次出版年分1621年相差380年。

伯顿定义他的主题如下:

, the subject of our present discourse, is either in disposition or in habit. In disposition, is that transitory which goes and comes upon every small occasion of sorrow, need, sickness, trouble, fear, grief, passion, or perturbation of the mind, any manner of care, discontent, or thought, which causes anguish, dulness, heaviness and vexation of spirit, any ways opposite to pleasure, mirth, joy, delight, causing frowardness in us, or a dislike. In which equivocal and improper sense, we call him melancholy, that is dull, sad, sour, lumpish, ill-disposed, solitary, any way moved, or displeased. And from these melancholy dispositions no man living is free, no Stoick, none so wise, none so happy, none so patient, so generous, so godly, so divine, that can vindicate himself; so well-composed, but more or less, some time or other, he feels the smart of it. Melancholy in this sense is the character of Mortality. . . . This of which we are to treat, is a habit, a serious ailment, a settled humour, as Aurelianus and others call it, not errant, but fixed: and as it was long increasing, so, now being (pleasant or painful) grown to a habit, it will hardly be removed.

《忧郁的解剖》是一个特别长的书,第一版是四开量近900页,后来的版本甚至更长。该文本共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另外还有ㄧ序言,序言整个写出伯顿的广阔的风格。

此书从首刷到现在累积了不少赞同伯顿理念的崇拜者,从古到今的崇拜者有:塞缪尔·约翰逊、劳伦斯·斯特恩、查尔斯·兰姆、约翰·济慈、菲利浦·普尔曼、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和塞缪尔·贝克特等。

相关

  • 直播卫星广播电视服务经营者在台湾俗称的小耳朵,是指屋顶上架设的碟型天线,接受卫星讯号以收看电视节目,正确用语应为“直播卫星广播电视服务经营者”。
  • 哈马尔达班山脉哈马尔达班山脉是俄罗斯的山脉,位于伊尔库茨克州和布里亚特共和国,是萨彦岭东面的延伸,毗邻贝加尔山脉,该山脉长420公里、宽65公里,最高点海拔高度2,396米。坐标:51°17′10″N 10
  • 罗马帝国政府古罗马政府与政治 系列条目罗马共和国前509年–前27年 罗马帝国前27年–1453年元首制西罗马帝国君主制东罗马帝国王政时代宪政(英语:Constitution of the Roman Kingdom) 共和
  • 越橘越橘(学名:),又名温普(盛京通志)、红豆(黑龙江)、牙疙瘩(大兴安岭),是杜鹃花科的落叶灌木植物,有“北国红豆”赞誉;性耐寒,味熟时略酸甜,未熟略苦,生长在海拔900-2000米针叶林与阔叶树交混区,
  • 刘彤华刘彤华(1929年11月13日-2018年7月8日),江苏无锡人,中国病理学家。1953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医学院。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 魔鬼走秀《魔鬼走秀》(韩语:데블스 런웨이)是韩国OnStyle的综艺节目,由韩惠珍、SooJoo主持。节目邀请来宾分队,进行TOP模特军团的残酷时尚赛事。
  • 布尔沃·李顿小说奖布尔沃·李顿小说奖是美国一个恶搞的文学奖,由加州圣荷西州立大学教授史考特·莱斯于1982年创立,以英国著名文学家爱德华·布尔沃-利顿(英语:Edward Bulwer-Lytton)的名字命名。
  • 巴洛克时期歌剧巴洛克时期是歌剧艺术发展的重要阶段,虽然在此之前已有歌剧出现,但至此有较大的发展,成为后来古典时期歌剧的基础,17世纪意大利作曲家克劳迪奥·蒙特威尔地被称作“歌剧改革之父
  • 熊庆来熊庆来(1893年10月20日-1969年2月3日),字迪之,云南弥勒人,中国数学家,中国近代数学的先驱,并被誉为“中国数学界的伯乐”。1907年考入云南方言学堂(同年学校改名云南高等学堂)。1913年赴欧洲留学,曾就读于巴黎大学、蒙彼利埃大学、马赛大学等校,取得高等普通数学、高等数学分析、力学、天文学、普通物理学证书,并获蒙彼利埃大学理科硕士学位。1921年初,离欧返回昆明,任云南甲种工业学校及云南路政学校教员。1921年秋,国立东南大学(后更名国立中央大学、南京大学)成立算学系,熊受郭秉文之邀聘担任教
  • 龟 (四灵)龟是古代中国神话中的四大瑞兽(四灵)之一。龟、麟、凤、龙称为四灵,而以龟为四灵之首。其中一个原因是它寿命之长。龟能长寿,至少在百龄以上,龟王则可寿在千年。龟寿长,则阅世深,阅世深,则知古今,明祸福。中国神话中有背托蓬莱仙岛的巨大龟。日本神话中认为千年以上的龟具有强大的灵力,不仅会变得非常巨大而且会人言,并能预知凶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