脓疱病

✍ dations ◷ 2025-04-26 13:15:11 #脓疱病
脓痂疹(Impetigo)是涉及表层皮肤的细菌感染,常见脸、手臂或是脚上出现淡黄色痂皮,发生在腹股沟和腋窝的大型水泡较少见。病灶可能有疼痛或是搔痒感,不常引起发烧。脓痂疹通常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或化脓性链球菌(英语:Streptococcus pyogenes)感染所引起。其风险因子包含参与日间照护(英语:day care)、拥挤环境、营养不良、糖尿病、接触式运动(英语:contact sport)、皮肤破损,如蚊虫叮咬、皮肤炎、疥疮和疱疹。脓痂疹可以经接触传染。通常由其症状进行诊断。脓痂疹的预防方式包含洗手、避免接触感染者、清洁伤口。通常使用莫匹罗星、夫西地酸等抗生素治疗 。大范围感染时,可能会给予口服的抗生素如头孢氨苄,然而,曾有抗生素抗药性的纪录。在2010年,脓痂疹影响约一亿四千万的人口(约是世界人口总数的2%), 脓痂疹可以发生于各个年龄层,但好发于幼童,在某些地方又被称为学校疮(school sores)。若不经治疗,大部分的人可以在三周内好转。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包含蜂窝性组织炎和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 。脓痂疹的英文为Impetigo,源自于拉丁文的impetere,意为“攻击”。

相关

  • 布尼亚病毒目沙状病毒科 汉他病毒科 内罗毕病毒科(英语:Nairoviridae) 番茄斑萎病病毒科(英语:Tospoviridae) Phenuiviridae(英语:Phenuiviridae)本雅病毒目(Bunyavirales),又译为布尼亚病毒目,属于有
  • 生命科学生命科学包括所有对生物(微生物、动物、植物等)进行研究的科学领域,也包括对相关领域的考量,比如生物伦理学。尽管目前生物学仍然是生命科学的中心,分子生物学和生物技术上的进展
  • diagnosis lag time诊断,在医学意义上指对人体生理或精神疾病及其病理原因所作的判断。作出这种判断一般需要的的资料有:医生等专业人员根据症状、病史(包括家庭病史)、病历及医疗检查结果等。其概
  • 玻利维亚出血热马秋波病毒玻利维亚出血热(英语:Bolivian hemorrhagic fever,简称BHF,别名有black typhus、Ordog Fever等)是一类由感染马秋波病毒引起的病毒性出血热。该疾病为人畜共通传染病,起
  • 皮洛士皮洛士(希腊语:Πύρρος;拉丁语:Pyrrhus;前319年或前318年-前272年),摩罗西亚国王,出身埃阿喀得斯家族,也是希腊伊庇鲁斯联盟统帅(前306年–前302年, 前297–272年),后来成为叙拉古国
  • 希伯来语希伯来语(עִבְרִית‬ ‘Ivrit,读音:),中文也称希伯来文,属于亚非语系闪米特语族,为古代犹太民族(以色列民族或希伯来民族)一直到现代人民的民族语言、也是基督教和犹太教的宗
  • 原理原理(拉丁语:principium,法语:principe,德语:Prinzip,英语:principle)、原则或定律,是存在于某个系统中的一组法律、规则与基本前提。这个体系中的其他事物,大体上都可以经由这个基本规
  • 罗慕路斯·奥古斯都罗慕路斯·奥古斯都路斯(Romulus Augustulus,约463年-480年),或称罗慕路斯·奥古斯都(Romulus Augustus),全名弗拉维乌斯·罗慕路斯·奥古斯都(Flavius Romulus Augustus),西罗马帝国的
  • 面神经面神经是第七对脑神经。主要掌管脸部表情及眼皮开闭。颜面神经受损可能导致眼皮不能闭合、脸部肌肉瘫痪、口歪、味觉异常等症状。临床上颜面麻痹(歪斜)可简单分为:周边型及中枢
  • 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英文:Asymmetric dimethylarginine,简称ADMA)是一种自然存在于血浆内的化合物。它是在人体细胞内细胞质中发生的蛋白质修饰过程产生的代谢副产物,与精氨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