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海战术

✍ dations ◷ 2025-07-13 20:20:02 #战术,战争史

人海战术,是一种大批兵力以密集队形正面攻击对方战线的战术。具体形式是以大量密集步兵向对方冲锋,目的是冲入对方战线,以近战使得对方难以靠火力歼敌。

美国海军陆战队大学教授欧道德博士(英语:Edward C. O'Dowd)定义“人海战术”为“在没有掩护或伪装下,大量步兵以密集队形正面攻击对方战线。它的目的是冲入对方战线,使得对方难以使用火力歼敌,以近战击溃对方或迫使对方撤退。”

在近代战争中,由于自动武器、炮兵与空对地的优势火力,使得人海战术容易造成进攻一方伤亡惨重。人海战术要成功,必须在最短时间内有很大比例冲入对方战线,才有足够的兵力进行近战。

“人海战术”并非正规的军事战术术语,是对近代历史上一系列以数量巨大的人员消耗换取其他方面优势,包括时间、空间、进攻或防守机会的战术的总称。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简单的理解为以多打少,以众欺寡。

冷兵器时代,交战双方对垒时主要依靠士兵,集中优势兵力,依靠数量的优势冲击对方薄弱环节取得突破点的做法是常规战术的一种。它的基础是集中优势兵力,以数量增加整体的实力,在军事上是一种常见和有效和战术。以较多的兵力冲击对方除了产生心理上的震慑以外,以较多的的兵力冲击能减少敌方反击的时间,加快敌方战斗人员减少的速度,从而减少己方伤亡。

十九世纪以后,随着热兵器的杀伤力飞速增强,战力与人数的相关性降低,而与武器装备以及弹药数量相关。现代火器的强大杀伤力使得采用人海战术时候的伤亡大增。如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人海战术可以使得战争双方每日死亡人数达到数万人。人们意识到人海战术的可用性在高效杀伤的热兵器时代已经开始降低。而重机枪的出现和步炮协同的作战方法也使得人海战术中的密集步兵冲锋逐渐改为小股单位分散冲锋,以达到更高效率。人海战术开始被用来特指在狭隘的战场中投放大量兵力,不惜伤亡达到战术目标的行为。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不少战役中仍然有人海战术的使用,也造成交战双方的重大伤亡。

20世纪初,日本在日俄战争时,发动旅顺战役,其目的就是要夺取作为制高点的203高地作为炮台,以轰击俄国舰队。日军没有像俄国那样精良的装备,在榴弹炮运来之前,只能用臼炮攻打俄军的防御工事,连机枪与手榴弹数量也远逊于俄军(日军的机枪已属旧式,俄军则有马克沁重机枪)。日本陆军将领大山岩、乃木希典等人为了及早攻破旅顺,前后投入约14万兵力进攻,结果日军伤亡达5万9千余人;俄军也伤亡惨重,而且在后续的会战中,双方都动员超过20万的兵力交战,且有相当惨烈残暴的刺刀肉搏。

人海战术从在第一次大战时开始没落。当时自动武器和轻型火炮的大量使用使得骑兵基本上失去了作用。作战双方基本上都是使用步炮协同的方式进行反复的拉锯战。尤为突出的例子就是凡尔登战役,一日之内死亡人数达数万人,5个月内双方阵亡人数高达50万人,史称“凡尔登绞肉机”。

在第一次大战末期,德国曾经抛弃了步兵集团冲锋,而改用步兵渗透战术,一度突破协约国军队防线,但是由于步兵机动性受人的体力限制无法进一步扩大战果而失败。协约国也曾经使用坦克作为新式进攻武器,但也由于战术思想落后和机械技术不够成熟,并未取得战略上的突破。不过坦克的应用为第二次大战中的闪电战战术提供了基础。

一战过后,苏军发展出大纵深作战理论﹐将兵力分为数波宽数公里的散兵线,以大量连续、快速的攻势瓦解敌军防御,广义上也可看为人海战术的应用。代表性的有二战前的诺门罕战役,虽然在大清洗过后一度被束之高阁,不过在感到德国的威胁和苏芬战争后,发觉久无战争的红军隐藏的弱点后,再度成为苏军的主流陆军学说。自巴巴罗萨后经过大量战斗经验的完善,在东线战场中后期得到了巨大的成果,如于匈牙利与南俄的战争。

1940年代,太平洋战争期间,日军对美军发起的人海攻势,齐声大喊万岁后开始冲锋闻名,被称为万岁冲锋。

1980年9月22日晨,伊拉克利用伊朗巴列维王朝被推翻,国内政局动荡之际,调集三路大军向伊朗发起进攻,短期内攻占伊朗大量地区。面对伊拉克的强大攻势,伊朗军队仓促应战,由于准备不足和伊朗国内大批职业军官遭到迫害等诸多因素使得伊朗军队在前线频频失利。为了反击伊拉克军队,由“伊斯兰革命卫队”大批伊斯兰教徒和青年学生组成的伊朗军队在“为真主打赢圣战"的信念鼓动下,以大批步兵以自杀式冲锋的方式,踏过伊拉克军队设置的雷区,攻坚伊拉克阵地。即使伊拉克军队使用毒气也在所不顾,最终造成双方巨大的伤亡。在巴士拉近效的战斗中,由于战争已进入伊拉克领土,因此,伊拉克士兵作战十分勇敢,陆海空协同作战水平也大大提高。因此,双方士兵的伤亡十分惨烈。中国的战地记者在他的书中是这样描写的,“阵地上大量的尸体一堆堆,一片片。偶尔坐到一个土堆上,直觉得底下软乎乎的,低头一看,土堆边露出几个人指头。”

海湾战争的经验表明随着科技的进步,武器的威力越来越大,智能化程度也越来越高。随着新的军事理论的出现和大量精确制导武器和投入战场,传统的机械化巨型兵团已逐步失去发挥的空间。但美军在2001年阿富汗战争和2003年伊拉克战争的结果表明,陆军依旧是在最后决定胜负的关键。因此,现今军事强国的陆军非常重视陆军的空中化建设和远程投送能力。他们对自己军队在未来战争对军队的基本要求,就是数字化和快速反应及远程投射能力。

有观点认为,现代战争中人依旧是左右战争的关键,因为无论多么先进的武器,最终都操作在人手中。在双方军队的技术(数字化)水平持平的情况下,数量优势(技术装备)依是左右战争的胜负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关

  • 医疗错误医疗疏失,又称医疗过失、医疗错误、医疗失误,通常指可以被避免的医疗照护不良反应,无论它是否明显的被证明对病人有危害。它可能是源自于不精确或错误的诊断、或疗法。造成严重
  • 彼得二世彼得二世·阿列克谢耶维奇(1715年10月23日-1730年1月30日,1727年—1730年在位),是俄罗斯帝国皇帝,彼得大帝的皇储阿列克谢和布伦斯威克·沃尔芬布特尔公国夏洛特郡主之子。叶卡捷
  • 光学字符识别光学字符识别(英语:Optical Character Recognition,OCR)是指对文本资料的图像文件进行分析识别处理,获取文字及版面信息的过程。对于不同的图像格式,有着不同的存储格式、不同的压
  • 工业生物技术生物技术(英语:biotechnology),又称为生物科技,指利用生物体(含动物,植物及微生物的细胞)来生产有用的物质或改进制程,改良生物的特性,以降低成本及创新物种的科学技术。根据不同的工
  • 大规模的反攻作战轴心国 纳粹德国 意大利王国(至1943年) 匈牙利王国 罗马尼亚王国(至1944年) 保加里亚第三帝国(至1944年)同盟国 苏联 波兰(英语:Polish Armed Forces in the East) 南斯拉夫(自1
  • 杰克·韦尔奇小约翰·弗朗西斯·“杰克”·韦尔奇(英语:John Francis "Jack" Welch, Jr.,1935年11月19日-2020年3月1日),又译杰克·韦尔奇,美国企业家,于1981年至2001年担任通用电气(GE, General
  • 产业工会联合会产业工会联合会(Congress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s,简称CIO),成立于1936年11月9日,是美国的工会组织之一。根据其宗旨,该联合会的成立是为了敦促美国劳工联合会(AFL)将大规模生
  • 多米尼加比索多米尼加比索是多米尼加共和国的流通货币。货币编号DOP。辅币单位为分。1比索=100分。
  • 汉赵汉赵(304年-329年),又称前赵,是匈奴人刘渊所建的君主制割据政权,都平阳郡(今山西临汾西北),这是十六国时期建立的第一个政权。304年,刘渊起兵,称汉王。308年称帝,国号“汉”。310年刘聪
  • 段夫人段夫人可以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