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类环志

✍ dations ◷ 2025-08-10 19:06:51 #鸟类环志
环志,亦称“鸟类环志”或“鸟类系放”,即将野生鸟类捕捉后进行基本数据的测量搜集,并套上人工制作的标有唯一编码的脚环、颈环、翅环、翅旗等标志物,再放归野外,用以搜集研究鸟类迁徙路线,繁殖,分类数据等。类似鸟类环志的工作最早见于《吕氏春秋》的记载,当时有宫女以彩帛系于燕足,以观察其来年是否飞回。现代环志开始于1899年,丹麦鸟类学者Mortensen是最早使用环志方法研究鸟类迁徙的人,他最早把162个印有系统环号的铝环套在椋鸟的脚上,此后还对鹳、鸭等鸟类进行了环志,不久由Mortensen开创的环志方法得到了欧洲鸟类学界的认可,德国于1903年在波罗的海沿岸设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由官方主持的环志站,此后,英国、捷克、荷兰、瑞典、丹麦、挪威、俄国、美国、日本也相继设立了环志机构。除了上述意义,环志还能检测鸟类种群数量,研究鸟类行为,其在鸟类学研究中的重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中国大陆鸟类环志的主管机构是林业总局下属的全国鸟类环志中心。中国大陆的鸟类环志工作起始于1981年3月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部代表与日本国代表在北京签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日本国政府保护候鸟及其栖息环境协定》。《协定》中规定协定中所指的候鸟是“根据环志或其他标志的回收,证明确实迁徙于两国之间的鸟类”.1981年11月,为了执行中日候鸟保护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决定在全国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鸟类环志工作,并批准在林业部设立全国鸟类环志办公室负责全国鸟类环志的行政管理协调工作。1982年10月在中国林业科学院林业研究所建立了全国鸟类环志中心,环之中心成立之后先后制定了中国鸟类环志用鸟环、报表、工具的规范,为在中国大陆全面开展鸟类环志工作进行准备。1983年7月8日到8月11日鸟类学家,环志中心主任张孚允等人在中国青海省青海湖鸟岛上进行了中国大陆的首次鸟类环志工作,共环志放飞了斑头雁、渔鸥、普通鸬鹚等鸟类1015只,标志着中国大陆的鸟类环志工作正式开始。截止到2004年,中国共有68个环志站,其中北京师范大学、山东长岛和青岛环志站是最早开始环志且不间断环志的站点。从1997年以后中国环志的鸟类总数从几万开始急速上升至十几万,到2003年,环志数量达到33万只。这些站点在东北地区已联接成网,其他地区的环志站点还未成网络,西部地区的环志点依旧很少。

相关

  • 磺胺异磺胺异
  • 木质部木质部(英语:Xylem)是维管植物的运输组织,负责将根吸收的水分及溶解于水里面的离子往上运输,以供其他器官组织使用,另外还具有支撑植物体的作用。木质部由导管、管胞、木射线、薄
  • 链脲佐菌素链脲佐菌素(英语:Streptozotocin或Streptozocin,简称STZ,又名链佐星、链脲霉素)是一种由链球菌产生的,对哺乳动物胰脏中产生胰岛素的胰岛B细胞有着特异毒性的天然化合物。它被用于
  • 伊斯特拉语伊斯特拉语(Istriot)是罗曼语族下属的一个语言,通行于克罗地亚的伊斯特拉半岛地区,特别是罗维尼和沃德年。现在伊斯特拉语的使用者只有约400人,被列为濒危语言。伊斯特拉语曾被视
  • 碰触碰触 (Dotyk) 是波兰歌手Edyta Górniak的首张专辑,于1995年5月8日由波兰百代唱片公司发行。该专辑在波兰专辑榜获得数周冠军,仅三日突破黄金,二个月获得白金。迄今为止,已被认
  • 奥维尔·莱特莱特兄弟(英语:Wilbur and Orville Wright,Wright brothers),生于美国印第安那州及俄亥俄州,美国航空先驱、亲生兄弟奥维尔·莱特(Orville Wright,1871年8月19日—1948年1月30日)和威
  • 石脑油石脑油(英语:Naphtha),俗称轻油、白电油或去渍油,是一种原油精炼的烃类液体的中间物。它由不同的碳氢化合物混合组成,它的主要成分是含5到11个碳原子的链烷、环烷或芳烃。通常都是
  • 克罗地亚人克罗地亚人(克罗地亚语:Hrvati),为南斯拉夫人的一种分支,总数在650万—800万。克罗地亚人人多信仰天主教,操克罗地亚语,聚居在克罗地亚和波黑及周边地区,也广泛散居在世界各地。
  • 光华巴士光华巴士股份有限公司(英语:Kuang-Hua Bus Company, Ltd.),简称光华巴士,主要经营台北市联营公车、新北市公车与国道客运,目前与基隆客运(已退出)、指南客运(已退出)、淡水客运、中兴
  • 种痘所种痘所(日语:しゅとうしょ)是日本为天花预防及治疗之目的所设立的医疗机关。特别是1858年所开设的“玉池种痘所”(东京大学医学部发祥地)是比较有名的种痘所。日本最初的种痘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