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

✍ dations ◷ 2025-10-29 06:40:18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英语:Center of Historical Geographical Studies of Fudan University)又称为复旦史地所,是一个研究历史地理学的研究机构。

1957年前身复旦大学历史系中国历史地理研究室由谭其骧教授创建,1960年复旦大学创建历史地理学专业,开始招收本科学生,1982年建立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1999年6月改为现在名字。中心发布的学术期刊是《历史地理研究》。

其官网命名为禹贡网,以纪念中国最早、最重要的地理学著作《禹贡》。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成立于1999年6月,前身是成立于1957年,由我国历史地理学奠基人、著名历史地理学家和历史学家、已故中国科学院院士谭其骧教授创办的复旦大学历史系中国历史地理研究室。1982年6月,经教育部批准,在研究室基础上建立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1981年被确定为首批硕士、博士学位授予点。1987年被国家教委确定为全国首批重点学科。1999年,教育部首批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成立。2005年,历史地理研究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正式挂牌。

作为目前国内专职人员最多、门类最全、总体水平最高、实力最强的中国历史地理专门研究机构,本所拥有一批国内公认的学科带头人,梯队结构比较合理,研究涉及历史人文地理和历史自然地理的各个方面。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中心主任现由张晓虹教授担任。历史地理研究中心现共有研究人员27名,行政人员5人。其中教授16名,副教授9名,讲师2名,26人具有博士学位。

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在谭其骧先生等老一辈学者的言传身教下,素以学风严谨著称。自成立以来,总体学术水平长期处于国内第一的地位,其骨干均为各分支学科的学术带头人,尤其是在疆域政区、水道变迁、地名考证、历史地图的研究和编绘、历史地理古籍整理、历史气候和灾害等方面一直处于学科前沿。近年来在中国历史地理信息系统、历史人口地理、移民史、历史政治地理、历史文化地理、历史社会地理等人文地理分支学科又有了很大的发展。

在人材培养方面,1960年研究室创建历史地理专业,于1960-1962年连续招收了三届共52名历史地理专业本科生。1983年8月,本所研究生周振鹤、葛剑雄在谭其骧先生指导下完成博士论文并通过答辩,成为全国首批两名文科博士。到目前为止,本所共有5篇“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占复旦大学文科之半,居全国历史学科首位。此外,还有4篇博士论文获得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提名。目前,本所每年在读的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近百人,毕业生已遍布全国各地,为历史地理学人才的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

官方网站

相关

  • 正子断层扫描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英语: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简称PET)是一种核医学临床检查的成像技术。PET技术是当前唯一的用解剖形态方式进行功能、代谢和受体显像的技术,具
  • 太莫西芬诺瓦得士或太莫西芬(Tamoxifen,简称TMX),常见商品名Nolvadex,可用于治疗或预防乳癌,目前仍在研究本品对于其他癌症的效果。本品可用来治疗 马-亚二氏症(英语:Albright syndrome)。诺瓦
  • 乔治亚语格鲁吉亚语(格鲁吉亚语:ქართული,转写: kartuli ena,发音)是高加索语言的一种,是格鲁吉亚的官方语言,在格鲁吉亚有三百九十万人(总人口83%)作为第一语言,另外在伊朗、土耳其、俄
  • 佐科·维多多佐科·维多多(印尼语:Joko Widodo;1961年6月21日-),又称佐科威(Jokowi),爪哇人,属于印尼斗争民主党(PDI-P)的政治家。2014年7月选举中当选印尼总统,同年10月20日就职。佐科·维多多是爪哇
  • 微小核糖核酸病毒科微小核糖核酸病毒科(picornaviridae)是没有套膜、正股RNA、正20面体蛋白壳体的病毒,它的基因体在5'端有一个蛋白是用来当作RNA复制的primer,它的命名pico代表小,rna代表
  • 偷猎偷猎,或称盗猎,即非法狩猎或捕捉野生动物的行为,通常违反所在地的与土地使用权相关的土地法。与盗猎不同的是,盗窃他人所有的家畜则被视作盗窃。盗猎的动机主要为商业所得,家用
  • 理查德·赖特 (作家)理查德·纳撒尼尔·赖特(英语:Richard Nathaniel Wright,1908年9月4日-1960年11月28日),非裔美国人作家,哈莱姆文艺复兴肇始者之一。他的代表作《土生子(英语:Native Son)》对后来的非
  • 戴耀晶戴耀晶(1958年1月28日-2014年9月22日),江西泰和人,中华人民共和国语言学家。1990年7月,获得复旦大学文学博士学位。之后留校中文系担任讲师、副教授、教授,后升任中文系汉语教研室
  • 安德烈·鲁布廖夫安德烈·鲁布廖夫(俄语:Андре́й Рублёв、英语:Andrei Rublev,生于约1360年,死亡年代有1427年1月29日,以及1428年10月17日等说法),也译作安德烈·勃廖夫。被认为是俄国最伟大的圣像画家。现今对于他的早年生活的资讯并不多,也无法确认他诞生的地方。他大多以修士的身份住在谢尔盖圣三一修道院。他在历史舞台上最早的登场是在1405年参与莫斯科克里姆林宫的圣母领报大教堂圣像画及壁画的绘制工作。他在所有参与者间资历最小,同行的还有费奥凡(Theophanes the Greek)
  • 福建省南平剑津中学坐标:.mw-parser-output .geo-default,.mw-parser-output .geo-dms,.mw-parser-output .geo-dec{display:inline}.mw-parser-output .geo-nondefault,.mw-parser-output .geo-multi-punct{display:none}.mw-parser-output .longitude,.mw-parser-output .latitude{white-spac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