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面包 (美洲)

✍ dations ◷ 2025-08-21 17:28:18 #炸面包 (美洲)

炸面包(英语:Fry bread)是一种在油、起酥油或猪油中油炸或深炸的面饼。通常以小麦粉、糖、盐和猪油等简单原料制成,炸面包可以单独食用,亦可佐以蜂蜜、果酱、糖粉、鹿肉、牛肉等配料食用,也可以做成类墨西哥夹饼的餐点。炸面包于2005年获南达科他州指定为官方面包。

根据纳瓦霍人的说法,1864年他们使用美国政府提供的面粉、糖、盐和猪油制成了炸面包,当时居住在亚利桑那州的纳瓦霍人被迫走行三百英里到新墨西哥州的博斯克雷东多,那里的土地无法支持他们的传统主食蔬菜和豆类;由于当时新墨西哥州的普韦布洛人和伊斯帕诺斯人的生活方式与纳瓦霍人类似,因此新墨西哥风格的索帕皮拉与炸面包同源。寄宿学校也推动了炸面包在美洲原住民饮食中的传播。

传统炸面包配方包括面粉、水、盐、少量油和发酵粉。将这些成分混合并制成一个简单的面团,然后用布盖住三十分钟至一小时,直到面团发酵完毕。然后将其分为数个小球,然后在热油中煎炸之前将其滚动或拉扁。标准配方可能会变化,包括用蛋黄酱代替面团中的油,蛋黄酱会产生脆脆的质地,不会变湿——非常适合纳瓦霍玉米饼;以及用酸奶发酵面团而非使用发酵粉或酵母,这会产生浓郁酸味,但在面团准备好后需要数小时方可完全发酵。由原住民没有条件使用酵母,遂大多数炸面包食谱不见酵母的使用。在许多美洲原住民家庭中,炸面包的面团在清晨搅拌后,放在一个用布覆盖的大碗中发酵,并在需要时全天使用来为新鲜面包备料。

美国农业部报告称一盘炸面包可提供700千卡(2,900千焦耳)的食物热量和27克脂肪。但霍皮族记者兼纪录片制片人帕蒂·塔拉洪瓦称炸面包为“死亡面包”,并将其与诸如胆囊疾病和糖尿病等美洲原住民的常见病联系起来,还描述了朝向土著食物主权的运动——提倡如玉米、豆类和南瓜等健康食物而非炸面包等高脂肪的淀粉食物。

炸面包对美洲原住民的意义十分复杂,并且他们与炸面包的关系相互冲突。对于许多美洲原住民来说,“炸面包将一代又一代联系起来,并将现在与美洲原住民历史的痛苦叙述联系起来”。炸面包往往成为原住民坚韧的象征,因为它是使用政府提供的面粉、糖和猪油开发出来的,尽管炸面包通常与“传统”美洲原住民美食联系在一起,但一些美洲原住民厨师将其视为殖民主义象征。土著厨师肖恩·谢尔曼称其为“非美洲原住民食物”,认为它代表了“毅力和痛苦、独创性和坚韧性”,因为它是政府将原住民转移到无法支持种植玉米和豆类等传统主食的土地上而产生的。

相关

  • 北宁市北宁市可以指:
  • 亚兹拉尔亚兹拉尔(Azrael)(阿拉伯语:عزرائیل‎;ʿAzrāʾīl)一般认为是死亡天使之一,在阿拉伯语中拼写为Azra'eil(عزرایل)或Izrail(عزرائيل),希伯来语拼写为.mw-par
  • 巴尔的摩-华盛顿都市区巴尔的摩-华盛顿都市区(Baltimore–Washington metropolitan area)是一个联合统计区(部分相邻的大都市统计区被合称为联合统计区),它覆盖了巴尔的摩和华盛顿的都市区。°Intersta
  • 李炳盛李炳盛(1921年-2008年9月22日),生于日治台湾台北州新庄郡鹭洲庄(今新北市芦洲区),企业家与政治人物,前三重客运、首都客运、统联客运董事长,生前有台湾“客运教父”之称号。中国国民
  • 氟化铵氟化铵是一种白色的晶体,分子式为NH4F,易潮解,受热或遇热水分解为氨与氟化氢。能腐蚀玻璃。氟化铵可通过氢氟酸和氨水中和后浓缩结晶制得。
  • 周佳纳周佳纳(1974年—),即好莱坞著名的China Chow,著名演员、模特。在西方有“中国千金”之称。持英国、美国双国籍。1974年4月,出生于英国伦敦。祖籍浙江慈溪,出自周信芳家族,是京剧大
  • 双叶龙属双叶龙属(学名:)为蛇颈龙目的一个属,化石发现于日本福岛县的双叶层群玉山层,年代属于白垩纪晚期的桑托阶,并被归类于薄板龙科。化石在2006年被正式命名新属,模式种是铃木双叶龙(),日本
  • 镇海水镇海水,位于中国广东省中南部,是潭江左岸支流,上游称宅梧河,发源于鹤山市宅梧镇泗云村云益村民小组,蜿蜒向南流经泗云村、佛坳水库、双龙村、靖村、梧冈社区、堂马村等地,过堂马村
  • 西久阿西久阿(Sijhua),是印度贾坎德邦Bokaro县的一个城镇。总人口4478(2001年)。该地2001年总人口4478人,其中男性2400人,女性2078人;0—6岁人口735人,其中男374人,女361人;识字率50.25%,其中
  • 杜萨马雷卜区杜萨马雷卜区(索马里语:Degmada Dhuusamareeb)是索马里的一个区,位于该国中部的加勒古杜德州,首府为杜萨马雷卜。杜萨马雷卜也是加勒古杜德州的行政首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