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牙

✍ dations ◷ 2025-04-04 08:12:01 #蓝牙
蓝牙(英语:Bluetooth),一种无线通讯技术标准,用来让固定与移动设备,在短距离间交换数据,以形成个人局域网(PAN)。其使用短波特高頻(UHF)无线电波,经由2.4至2.485 GHz的ISM频段来进行通信。1994年由电信商爱立信(Ericsson)发展出这个技术。它最初的设计,是希望创建一个RS-232数据线的无线通信替代版本。它能够链接多个设备,克服同步的问题。蓝牙技术当前由蓝牙技术联盟(SIG)来负责维护其技术标准,其成员已超过三万,分布在电信、电脑、网络与消费性电子产品等领域。IEEE曾经将蓝牙技术标准化为IEEE 802.15.1,但是这个标准已经不再继续使用。“Bluetooth”一词是斯堪的纳维亚语言词汇Blåtand/Blåtann的英语化。这个词的来源是10世纪丹麦和挪威国王蓝牙哈拉尔(丹麦语:Harald Blåtand Gormsen),借国王的绰号“Blåtand”当名称,直接翻译成中文为“蓝牙”(blå=蓝,tand=牙)。原本台湾翻译为“蓝芽”,但2006年时,蓝牙技术联盟组织已将全球中文译名统一改采直译为“蓝牙”,并注册为该组织的注册商标。哈拉尔国王因嗜食蓝莓而牙齿被染蓝,故有蓝牙哈拉尔之称。他曾统一挪威和丹麦,因此蓝牙技术的研发小组以其名号期许新技术能集成各大资通品牌的标准。蓝牙的标志是卢恩字母 (Hagall(英语:Haglaz),ᚼ)和 (Bjarkan(英语:Berkanan),ᛒ)的组合,也就是Harald Blåtand的首字母HB的合写。蓝牙技术最初由爱立信创制。技术始于爱立信公司的1994方案,它是研究在移动电话和其他配件间进行低功耗、低成本无线通信连接的方法。发明者希望为设备间的通讯创造一组统一规则(标准化协议),以解决用户间互不兼容的移动电子设备。1997年前爱立信公司以此概念接触了移动设备制造商,讨论其项目合作发展,结果获得支持。1998年5月20日,索尼爱立信、国际商业机器、英特尔、诺基亚及东芝公司等业界龙头创立“特别兴趣小组”(Special Interest Group,SIG),即蓝牙技术联盟的前身,目标是开发一个成本低、效益高、可以在短距离范围内随意无线连接的蓝牙技术标准。这项无线技术的名称取自古代丹麦维京国王Harald Blåtand的名字,他以统一了因宗教战争和领土争议而分裂的挪威与丹麦而闻名于世,而这个名字的英文便是Harald Bluetooth。1998年时蓝牙推出0.7规格,支持Baseband与LMP(Link Manager Protocol)通讯协定两部分。1999年推出先后0.8版,0.9版、1.0 Draft版,1.0a版、1.0B版。1.0 Draft版,完成SDP(Service Discovery Protocol)协定、TCS(Telephony Control Specification)协定。1999年7月26日正式公布1.0版,确定使用2.4GHz频谱,最高资料传输速度1Mbps,同时开始了大规模宣传。和当时流行的红外线技术相比,蓝牙有着更高的传输速度,而且不需要像红外线那样进行接口对接口的连接,所有蓝牙设备基本上只要在有效通讯范围内使用,就可以进行随时连接。当1.0规格推出以后,蓝牙并未立即受到广泛的应用,除了当时对应蓝牙功能的电子设备种类少,蓝牙设备也十分昂贵。2001年的1.1版正式列入IEEE标准,Bluetooth 1.1即为IEEE 802.15.1。同年,SIG成员公司超过2000家。过了几年之后,采用蓝牙技术的电子设备如雨后春笋般增加,售价也大幅下降。为了扩宽蓝牙的应用层面和传输速度,SIG先后推出了1.2、2.0版,以及其他附加新功能,例如EDR(Enhanced Data Rate,配合2.0的技术标准,将最大传输速度提高到3Mbps)、A2DP(Advanced Audio Distribution Profile,一个控音轨分配技术,主要应用于立体声耳机)、AVRCP(A/V Remote Control Profile)等。Bluetooth 2.0将传输率提升至2Mbps、3Mbps,远大于1.x版的1Mbps(实际约723.2kbps)。蓝牙用于在不同的设备之间进行无线连接,例如连接计算机和外围设备,如:打印机、键盘等,又或让个人数码助理(PDA)与其它附近的PDA或计算机进行通信。具备蓝牙技术的手机可以连接到计算机、PDA甚至连接到免持听筒。事实上,根据已订立的标准,蓝牙可以支持功能更强的长距离通讯,用以构成无线局域网。每个Bluetooth设备可同时维护8个连接。可以将每个设备配置为不断向附近的设备声明其存在以便创建连接。另外也可以对二个设备之间的连接进行密码保护,以防止被其他设备接收。蓝牙的标准是IEEE 802.15.1,蓝牙协议工作在无需许可的ISM(Industrial Scientific Medical)频段的2.45GHz。最高速度可达723.1kb/s。为了避免干扰可能使用2.45GHz的其它协议,蓝牙协议将该频段划分成79个频道,(带宽为1MHz)每秒的频道转换可达1600次。蓝牙技术分为基础率/增强数据率(BR/EDR)和低耗能(LE)两种技术类型。其中BR/EDR型是以点对点网络拓扑结构创建一对一设备通信;LE型则使用点对点(一对一)、广播(一对多)和网格(多对多)等多种网络拓扑结构。蓝牙技术已经应用到超过3万个联盟技术成员的82亿件产品之中。依靠蓝牙支持,电脑或PDA能通过手机的调制解调器实现拨号上网。可以在一定距离内架设电脑间的无线网络或数个以太网之间的无线桥架。蓝牙设备之间可以传输文件。其它的例子还有:早期的1.0和1.0B版本存在多个问题,多家厂商指出他们的产品互不兼容。同时,在两个设备“链接”(handshaking)的过程中,蓝牙硬件的地址(BD_ADDR)会被发送出去,在协议的层面上不能做到匿名,造成泄漏数据的危险,令一些用户却步。蓝牙1.2版本可以向下兼容1.1版,其主要改进包括:蓝牙2.0+EDR版加入了“非跳跃窄频通道”(Non-hopping narrowband channel)。因为不需要与每个设备交换应答信号,这种通道可以用来将各种器件的蓝牙服务概要同时广播到巨量的蓝牙器件。应答信号交换过程当前需要大约一秒。实时公共交通时刻表、基本的交通畅通性信息和高级交通指向指示等未加密信息可以以高速度发送给设备。更高的连接速度,支持多个速度水平。2007年7月26日,蓝牙技术联盟通过了蓝牙核心规范2.1+EDR,向下对1.2版本完全兼容,并增加了Sniff省电功能,使得适配器与设备的联系时间延长到0.5秒,能节约不小电量;增强功能有简单安全配对(SSP),这改善了蓝牙设备的配对经验,同时提升了使用和安全强度。2009年4月21日,蓝牙技术联盟颁布了蓝牙核心规范3.0版(3.0+HS),是一种全新的交替射频技术。蓝牙3.0+HS提高了数据传输速率,集成802.11PAL最高速度可达24Mbps。是蓝牙2.0速度的8倍。此外,引入了增强电源控制,实际空闲功耗明显降低。2010年7月7日,蓝牙技术联盟推出了蓝牙4.0规范。其最重要的特性是支持省电。2013年底,蓝牙技术联盟推出了蓝牙4.1规范,其目的是为了让 Bluetooth Smart 技术最终成为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发展的核心动力。2014年12月,蓝牙技术联盟推出了蓝牙4.2规范。蓝牙技术联盟(英语:Bluetooth Special Interest Group,缩写为SIG)拥有蓝牙的商标,负责制定蓝牙规范、认证制造厂商,授权他们使用蓝牙技术与蓝牙标志,但本身不负责蓝牙设备的设计、生产及贩售。蓝牙协议堆栈依照其功能可分四层:蓝牙规范(Profile)是指蓝牙通信在那一种用途下应该使用的通信协议和相关的规范。蓝牙1.1定义的profile有13个。SIG认为蓝牙设备有4个最基本的Profile:Bluetooth在2.4GHz的电波干扰问题一直为大家所诟病,特别和无线局域网间的互相干扰问题。有干扰发生时,就以重新发送数据包的方法来解决干扰。在JAVA和Symbian60平台上,使用“蓝牙黑客”或“蓝牙间谍”软件,对方同意配对就可以控制打开蓝牙的手机。此种软件可以实现的功能有:查看对方手机中的电话簿、短信、电量、序列号;更改对方手机的情景模式和界面语言、打开对方手机内置的JAVA软件、控制手机多媒体播放器、遥控对方手机打电话、发短信等。

相关

  • 包茎包茎(Phimosis) 是一种不能将阴茎包皮拉到龟头后面的病症,排尿时可能会出现包皮下似气球般的肿胀。在青少年和成人时,可能在勃起时会疼痛,但在其他时候不会疼痛。受影响的人有较
  • 经典逻辑经典逻辑(英语:Classical logic),又称古典逻辑,标识已经被最深入的研究和最广泛的使用的一类形式逻辑,也被称为标准逻辑(standard logic)。经典逻辑被特征化为一些性质,非经典逻辑缺
  • 海涅克里斯蒂安·约翰·海因里希·海涅(德语:Christian Johann Heinrich Heine,1797年12月13日-1856年2月17日),出生时用名哈里·海涅(Harry Heine),19世纪最重要的德国诗人和新闻工作者
  • 波焦·布拉乔利尼波焦‧布拉乔利尼(Gian Francesco Poggio Bracciolini 或 Poggio Bracciolini,1380年2月11日-1459年10月30日),意大利知名的学者、文学家、哲学家,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政治家,于
  • 太古元太古宙(英语:Archean)是地质年代中的一个宙。太古宙起始于约40亿年前 内太阳系后期重轰炸期的结束(由对月岩的同位素定年确定),地球岩石开始稳定存在并可以保留到现在,而结束于25
  • 电位差电压(英语:Voltage,electric tension 或 electric pressure),也称作电势差、电位差(electrical potential difference),是衡量单位电荷在静电场中由于电势不同所产生的能量差的物理
  • ε逆转录病毒属ε反转录病毒属是反转录病毒科下的一个属,此属的病毒主要会感染鱼类,例如大眼梭鲈皮肤肉瘤病毒(Walleye dermal sarcoma virus)和大眼梭鲈鱼表皮过度增生病毒(Walleye epidermal
  • 中石器时代中国中石器时代的考古工作远没有旧石器时代与新石器时代丰硕。中石器时代处于旧石器时代晚期与新石器时代早期之间,其特征是细石器的制造,所以又称作“细石器时代”。中国在约
  • 阿摩司·奥兹阿摩司·奥兹(希伯来语: עמוס עוז,拉丁化:Amos Oz‬‎,1939年5月4日-2018年12月28日),原名阿摩司·克劳斯纳(Amos Klausner),当代以色列文坛最杰出的作家,也是最富有国际影响的希
  • 周 俊周俊(1932年2月5日-),中国植物资源与植物化学家。生于江苏东台。1958年毕业于华东化工学院制药工程专业。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