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第安人迁移法案

✍ dations ◷ 2025-09-13 14:26:04 #美国法律,美国历史,美国原住民

《印第安人迁移法案》,作为美国政府的印第安人迁移政策的一部分,于1830年5月26日由美国总统安德鲁·杰克逊签署为法律。

1830年,美国最高法院正式宣布一个决定,规定印第安人可以使用美国境内的土地,但不能享有所有权。

仅管如此,然而美国南方诸州热切期望得到文明化五部族生活的土地的使用权,从而支持迁移法案的通过。尤其是当时最大的乔治亚州,参与了一个有争议的与切罗基族的管辖权冲突,杰克逊总统希望通过迁移印第安人以解决乔治亚州的危机。印第安人迁移法案是很有争议的,它在理论上被认为是自愿的。而实践中,美国土著人的领袖们是被迫签订了迁移条约;显而易见的是,无论他们是否赞成印第安人迁移政策,他们都能意识到,该法案的通过意味着大多数印第安人将会不可避免的迁移出各州。一些原本激烈抵抗的美国土著人领袖,开始重新考虑他们的态度,尤其在杰克逊总统1832年竞选连任成功之后。

大多数欧裔美国人赞成法案的通过,虽然有重要的反对声音。许多基督教传教士,最为明显的是传教士组织者杰里迈亚·埃瓦茨,抗议该法案的通过。在国会上,新泽西州参议员弗雷德里克·西奥多·弗里林海森和田纳西州众议员戴维·克罗克特表示反对该法案。该法案在激烈的辩论后被国会通过。

法案为大规模暴力迫迁原住民部落铺平了法理上的道路,此后大批原住民被赶到偏僻荒芜的不毛之地。首个迁移条约舞兔溪条约(Treaty of Dancing Rabbit Creek)于1830年9月27日签订,乔克托族割让密西西比河以东的土地用以换取河西的土地。阿肯色州公报引用乔克托族酋长托马斯·“尼特凯奇”·哈金斯 (Thomas “Nitikechi” Harkins)的话说,1831年乔克托族的迁徙是一条“血泪之路”。1835年签订新埃可塔条约 (Treaty of New Echota)后,切罗基族也面临了类似命运。塞米诺尔人反对迫迁抵死不从,结果美国政府1835年到1842年间发兵征讨,战胜原住民后暴力迫迁整个部落,只有少数人留下来。

相关

  • 小鼠属30 个物种,见内文小鼠属(学名:Mus)也称鼠属、鼷鼠属,是啮齿目鼠科的一属,当中最常见的是小家鼠(Mus musculus)。它几乎在所有的国家都能找到,例如在生物学研究中作为模式生物(Model o
  • 十一抽杀律十一抽杀律(英语:Decimation;拉丁语:Decimatio,decem的意思是“十”)是罗马军队中,对叛乱或者大规模临阵脱逃的部队施以集体惩罚的一种手段。采用十一抽杀律的目的是为了消除部队中
  • 斯捷潘·阿基莫维奇·克拉索夫斯基斯捷潘·阿基莫维奇·克拉索夫斯基(1897年-1983年)苏联军事指挥官,空军元帅,1951年9月被派往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顾问,为期一年。1956年至1968年担任加加林空军学院院长。
  • 摄政风格摄政时期建筑指的是英国19世纪早期摄政时代的古典建筑风格,时值威尔士亲王乔治担任摄政王,以及那个时期之前和之后同等风格的建筑。同时期存在的其他建筑风格还有德语地区的俾
  • 四甲基乙二胺四甲基乙二胺(TMEDA、TEMED),一种有机化合物,分子式 (CH3)2NCH2CH2N(CH3)2。它是由乙二胺所衍生出的一种化合物,即四个NH氢原子被四个甲基替换而得。该化合物为一种无色液体,长期
  • 古德冰川坐标:84°12′S 177°50′E / 84.200°S 177.833°E / -84.200; 177.833古德冰川(英语:Good Glacier),是南极洲的冰川,位于杜费克海岸,流经休斯山脉东坡,最终在莱因哈特山以东注入罗
  • 商品市场 (芝加哥)商品市场(Merchandise Mart)是美国芝加哥的一座商业建筑,位于该市的近北区。在1930年开业时,为世界最大建筑,建筑面积达4,000,000平方英尺(372,000平方米) 。
  • 国家道歉日国家道歉日(英文:National Sorry Day)是自1998年起,每年5月26日在澳大利亚举行的纪念日,其并非官方假日。国家道歉日是为了纪念过去澳大利亚政府对澳大利亚原住民儿童的伤害。从1
  • 林转入门入第七世林门入(1730年-1757年),日本围棋棋手,本名不详。因为第六世林门入的急逝,并无指名继承人,于是由春硕因硕的徒弟转入继任,是为第七世林门入,后世为了区分,多称林转入门入,但也被认
  • 诺斯巴赫河坐标:50°39′17.1″N 7°9′42.3″E / 50.654750°N 7.161750°E / 50.654750; 7.161750诺斯巴赫河(德语:Noßbach),是德国的河流,位于该国西部,处于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流经莱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