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果尔达·梅厄
✍ dations ◷ 2025-08-08 12:40:48 #果尔达·梅厄
果尔达·梅厄(通称梅厄夫人,或译迈尔夫人,希伯来语:גּוֹלְדָּה מֵאִיר;拉丁转写:Golda Meir,1898年5月3日-1978年12月8日)以色列女性政治家,是该国的创国者之一及第四任总理,先后为以色列地工人党和以色列工党成员。1898年5月出生于俄罗斯帝国的基辅(今属乌克兰),早年移民美国,并在美国学习生活,迁居中东后致力于犹太复国运动。以色列建国之后,梅厄夫人曾担任以色列劳工部长、外交部长,并于1969年至1974年间担任总理。1974年梅厄夫人辞去总理职务,1978年12月于耶路撒冷去世。在撒切尔夫人未担任英国首相之前,果尔达·梅厄被外界认为是一位以色列的“铁娘子”,大卫·本-古理安也称她为“内阁中的最好的人”。果尔达·梅厄是以色列的首位女性总理,也是近现代世界主权国家的第三位非世袭的女性政府领导人。在自传中,梅厄提到她最早的记忆是她的父亲到门口对即将发生大屠杀的谣言做出回应,而在她8岁时(1905年)随着家人移民到美国。于1906年-1912年之间就读于Fourth Street Grade School(今Golda Meir School),当时她举行一次募捐活动以支付同学课本费用,在毕业时作为学生代表致词,虽然她刚就学时并不懂英文。14岁时,就读于North Division High School,母亲希望她离开学校结婚,但她拒绝,并买了火车票到科罗拉多州,在那里梅厄接触到犹太复国主义、文学,妇女投票权,工会制度等等,在她自传中写到“在某种程度上,我自己未来的信念被塑造并形成……在丹佛,那些充满讨论的夜晚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To the extent that my own future convictions were shaped and given form... those talk-filled nights in Denver played a considerable role.”)。1913年-1915年就读于North Division High School,在那里成为锡安山工人党(Young Poale Zion,后来的Habonim,也是Labor Zionist youth movement)中一个活跃的成员,在公开会议中她主张支持社会犹太复国主义。1916年,就读于威斯康星州州立密尔沃基师范学校(威斯康星大学密尔沃基分校前身)。1917年,戈尔达和莫里斯结婚。当时戈尔达以定居巴勒斯坦为前提结婚,但当时这个计划被第一次世界大战打乱,相对的,她更致力于锡安山工人党的活动,婚后不久她从事党中募款的活动,其中她发现自己怀孕,她被迫选择了人工流产,因为她认为犹太复国主义的义务没有空间容许一个孩子。1921年连同她的姐姐Sheyna夫妻俩移居巴勒斯坦,并来到基布兹,由于她的领导能力,她被选为基布兹的代表出席以色列总工会(Histadrut)。1924年离开基布兹,定居耶路撒冷前,夫妇在特拉维夫短暂停留,并有了两个孩子,分别为儿子梅纳赫姆(生于1924年)和女儿莎拉(生于1926年)。1928年,她当选为工作妇女理事会(Moetzet HaPoalot) 书记,两年时间(1932年-1934年)于美国当使者,梅厄夫妇其后分居,但从未正式离婚。其分居的丈夫莫里斯于1951年逝世。梅厄夫人从美国走到当时还是英国殖民地的巴勒斯坦,坐言起行地推行“独立建国”。她以平民身份,在二战期间四出奔走,游说各国接纳犹太难民。以色列立国前,她是负责和英国谈判独立建国的代表之一,态度越来越强硬,因为充份利用了犹太人被屠杀的惨剧,争取道德高地。以色列独立后,阿拉伯联军立刻进攻,梅雅夫人临危受命出访美国,号召在美犹太人为复国运动捐款。事前犹太人代办处财长估计,募捐最多只能募集八百万美元,但梅雅夫人最终募集了五千万,悉数用于购买军火。当时以色列军备并未如今日先进,这批军火,对以色列国的生存,有极关键的作用,梅厄夫人因此得到军队极大尊敬。1969年,列维·艾希科尔总理突然去世后,她继任总理。1972年慕尼黑惨案发生后,梅厄夫人批准情报特务局(The Mossad,俗称摩萨德)发起上帝的复仇行动,对巴勒斯坦解放组织高层成员进行报复。1973年10月,梅厄夫人带领以色列在赎罪日战争(第四次中东战争)中取胜。她于12月胜出大选,续任总理。然而翌年她以“五年任期对我而言已十分足够,并且没有能力继续背负重任”为由辞职。1978年死于淋巴癌。美国尼加拉瓜阿根廷意大利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克中华人民共和国日本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蒙古人民共和国北越马来西亚孟加拉国澳大利亚北也门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刚果(金)
/罗德西亚
/
相关
- 落矶山斑点热落矶山斑点热是在美国最严重及广泛报告的立克次体疾病,亦在美洲等地有病例。落矶山斑点热在其他国家亦被称为“蜱斑疹伤寒”、“托比亚热”(哥伦比亚)及“圣保罗热”或“斑疹热
- 尸体尸体,是相对于生物的概念,指生物体死亡后遗留的尚未完全腐烂的躯体。至于完全腐坏、仅残余骨骼组织的动物尸体则称为骸骨,亦称白骨、骷髅、遗骨等,其中“骷髅”一词可能带有恐惧
- 社会学史实证主义 · 反实证主义(英语:Antipositivism) 结构主义 · 冲突理论 中层理论 · 形式理论 批判理论人口 · 团体 · 组织(英语:Organizational theory) · 社会化 社会性
- 鸭油鸭肉,是从鸭身上取得的肉,为全世界普遍的肉品之一。《本草纲目》:“鸭肉主大补虚劳,最消毒热,利小便,除水肿,消胀满,利脏腑,退疮肿,定惊痫。”中医有认为,鸭肉有养胃、补肾的功效,能清热
- 三国协约三国协约(英语:Triple Entente;法语:Triple-Entente)是指英国、法国和俄罗斯在1907年签订的互相谅解和互相支持的协议。“triple”同时是英文和法文词语,意为三倍,而“entente”则
- 已测序的生物已测序的生物指其基因组已经被完全测序的生物。其中部分生物的DNA序列已经被完全注释,功能性的片段(如基因等)已作图。借助于基因组研究及高通量处理等技术,越来越多的生物的全
- 理察·卡普理查德·曼宁·卡普(英语:Richard Manning Karp,1935年1月3日-),计算机科学家以及计算理论家。为柏克莱加州大学教授,在算法理论方面有卓越的贡献,因此获得1985年的图灵奖,2004年的本
- 火炉炉是一种提供燃料燃烧的容器,多以陶土烧制,亦有以木、石、金属制成,有瓮形、盆形,亦有四方形。使用方法为在底部铺上灰,其上置放燃料(如煤炭),燃烧燃料时可用来取暖或加热物体,属早
- 瑷珲条约《瑷珲条约》又称《爱珲城和约》,大清朝廷遣黑龙江将军奕山于1858年5月28日(咸丰八年四月十六日,当时俄国使用的儒略历1858年5月16日)和俄罗斯帝国在瑷珲(今黑龙江省黑河)签定的条
- 主权争议世界主权争端领土列表列出世界上存在主权争议的地区。边界争端根据成因可分为位置性的边界争端(Positional Boundary Disputes)和领土性的边界争端(Territorial Boundary Disp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