侏罗兽

✍ dations ◷ 2025-02-23 19:43:14 #古生物

中华侏罗兽(学名:)是一种已灭绝的哺乳动物,生活在晚中侏罗世(卡洛夫阶至巴通阶),距今约1.6亿年。2009年中华侏罗兽的化石发现于中国辽宁省建昌县玲珑塔地区的髫髻山组,发现者是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季强博士,化石现藏于北京自然博物馆。化石保存了一个长约2.2厘米的不完整头骨、部分头后骨架,以及毛发等软组织的印痕。

化石的研究由美国卡内基自然史博物馆的罗哲西领衔的团队完成,论文发表在2011年8月25日出版的《自然》杂志上。该物种的属名“”意为“侏罗纪的母亲”,种加词“”意指其发现地中国。根据其臼齿和前臼齿的数目和齿尖的排列,以及前肢和腕部的特征,罗哲西等人将其归类为真兽类动物,这使得真兽类动物的化石记录从此前的1.25亿年(同样发现于中国辽宁省的攀援始祖兽)向前推进了3500万年。这表明真兽类最迟在1.6亿年前就与其他哺乳动物类群分化,这一数据与此前DNA分子钟分析的数据相吻合。不过也有学者认为该物种或许代表了与真兽类和后兽类的共同祖先接近的类群。

中华侏罗兽的化石显示出适于攀爬的前肢和适于食虫的臼齿,这暗示该物种可能是一种善于爬树的食虫动物。从化石的复原来看,中华侏罗兽的外形类似鼩鼱,体重估计为13克左右。

相关

  • .mw-parser-output ruby.zy{text-align:justify;text-justify:none}.mw-parser-output ruby.zy>rp{user-select:none}.mw-parser-output ruby.zy>rt{font-feature-settings:
  • IUCN 3.1国际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或称IUCN红色名录,简称红皮书)于1963年开始编制,是全球动植物物种保护现状最全面的名录。此名录由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编制及维护。IUCN红色名录
  • 迈克尔·N·霍尔迈克尔·N·霍尔(英语:Michael Nip Hall,1953年6月12日-),美国-瑞士分子生物学家,巴塞尔大学生物中心教授。1991年霍尔及其团队发现了雷帕霉素靶蛋白(TOR)激酶信号通路,并揭示了它在细
  • 樱桃典型樱亚属 Cerasus Subgen. Cerasus 矮生樱亚属 Cerasus Microcerasus.Lithocerasus樱桃(学名:Cerasus pseudocerasus),是某些李属植物的统称,包括典型樱亚属(Cerasus)和矮生樱亚
  • 盐酸氟西汀氟西汀(英语:Fluoxetine),商品名为百忧解(Prozac)是一种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类抗抑郁药。在临床上用于治疗成人重性抑郁障碍、强迫症、神经性暴食症,还用于治疗具有或不
  • 环己烯环己烯是六个碳的环烯烃,分子式为C6H10,室温下为无色液体。环己烯可通过环己醇酸催化脱水制得。与链状烯烃类似,环己烯能被高锰酸钾氧化,并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3 C6H10+ 2 KMnO4+
  • 普拉特河普拉特河(英语:Platte River、/plæt/)是内布拉斯加州的一条主要河流,长约500公里,由北普拉特河和南普拉特河汇合而成。
  • 柏氏似鳞头鳅柏氏似鳞头鳅为辐鳍鱼纲鲤形目鳅科的其中一种,为热带淡水鱼,分布于亚洲印度、孟加拉、中南半岛及中国西南部淡水流域,体长可达8公分,栖息在砾石底质、水质清澈且流动的底层水域,
  • 唱针唱针,就是装载于唱机唱头上的唱针,唱针通常都是人造宝石以及钢做成的。唱针会跟随唱片纹道的调制,将所得机械运动再次反馈给唱头的换能元件,使其他转换为相应的音频信息。
  • 阿瑟·阿什小阿瑟·罗伯特·阿什(英语:Arthur Robert Ashe, Jr.,1943年7月10日-1993年2月6日),美国网球手,第一位夺得大满贯男单冠军的黑人网球运动员。截至2020年7月,依然是唯一一位拿下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