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石篆刻

✍ dations ◷ 2025-08-13 04:10:15 #金石篆刻
篆刻二字,最初见于扬雄的法言:“童子雕虫篆刻是也。”篆刻有广义与狭义两种解释。狭义的篆刻专指后人所谓的治印之学;广义的篆刻则泛指一切雕琢技法。篆刻也是刻印印章的一种,但却是艺术家将学术,素养化作个性所表现出来的艺术。中国篆刻史即是一部印章的历史。有一种观点认为,印章起源于夏・商・周时期,其证据为出土于河南安阳(商朝晚期都城殷墟所在地)的三枚殷铜玺。不过也有很多质疑的声音,认为这三枚铜玺并非殷商之物。现存最古老的印章,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先秦时期的印章叫做鈢,故这一时期的印章统称为古鈢。这些印章的材质多为铜质,但亦有采用银质或玉质。朱文(阳刻)、白文(阴刻)印均有发现,印文书体使用六国古文。在战国时期政治、经济大发展的历史背景下,印章成为君臣关系、商品贸易的重要凭证,并广泛用与竹简与木简的封泥上。除文字印外,还多见内容为绘画图案,特别是动物图案的装饰性肖形印。这种肖形印的存在延续到六朝时期,随后逐渐消失。秦始皇的玉壐已用小篆刻制。篆同瑑,篆是一种书体,一般说法就是用篆书来刻制印章便是篆刻。印章由文人自己动手刻制,传说是在明末,传说王冕发现用花乳石可以刻印,继而文彭、何震大力投入,篆刻一艺于是广为发展。比较可靠的资料,酷爱印章艺术的文彭,原先自己写印稿子请工匠雕琢;偶然机会遇到市场上有人卖一种叶蜡石,是种青田石的灯光冻,发现这种石质可以雕琢,于是自己动手刻印。后起之苏宣、朱简、汪关等带领,风气大盛,篆刻遂与书、画分庭抗礼,成为中国美术之一环。当型态成熟之后,逐渐有了不同的风格,而风格的异同,汇集成不同的流派。程邃、巴慰祖、胡唐、汪肇龙为徽派四大家。清代中叶是篆刻的全盛时期,清初至中叶,丁敬、黄易等人摆脱徽派影响,从汉印再出发,开创浙派,这两大流派主掌了整个印坛。稍后,邓石如精于书法,特别是篆文隶书,结合书与印,所谓“印从书入,书从印出”,不再囿于古印,有了新的面貌,这一风格延续到目前影响极为深远。清末民初,黄士陵、吴昌硕、齐白石诸大家,各有风貌。冯梦祯印陈继儒印米万钟印汪道昆印代表人物:何震、文彭、苏宣等代表人物:程邃、巴慰祖、胡唐、汪肇龙代表人物:苏宣代表人物:黄士陵代表人物:丁敬、蒋仁、黄易、奚冈、陈豫钟,陈鸿寿、赵之琛、钱松代表人物:赵之谦、厉良玉、吴昌硕代表人物:邓散木代表人物:刘兴、孟国波、李家栋、张诚、司彬钰、李旸铭代表人物:汪关、林皋(林派)、巴慰祖代表人物:林皋(林派)、汪关、沈世和代表人物:许容、童昌龄、陈瑶典等代表人物:王曾麓父子、鞠昆皋代表人物:齐白石代表人物:宋珏、吴晋、练元素、薛穆生、许有介、兰公漪等

相关

  • 废止核电废止核电指废除核能发电且不再使用。废止核电的方法一般包括关闭核电站和要求使用可再生能源等其他安全能源。废除核电的呼声最早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而在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
  • 知识知识是对某个主题确信的认识,并且这些认识拥有潜在的能力为特定目的而使用。意指透过经验或联想,而能够熟悉进而了解某件事情;这种事实或状态就称为知识,其包括认识或了解某种科
  • 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全俄苏维埃代表大会(1917–1938)最高苏维埃(1938–1990)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俄语:Российская Советская Федеративн
  • 彭瑞金彭瑞金,(1947年-),为知名台湾文学评论家。高雄师范大学国文系毕业。青年时期因撰写锺肇政研究,获锺肇政赏识,缔下其与台湾文学的姻缘,其后长年投入台湾文学评论与研究工作。曾任静宜
  • 稀盐酸盐酸,学名氢氯酸(英语:hydrochloric acid),是氯化氢(化学式:HCl)的水溶液,属于一元无机强酸,工业用途广泛。盐酸为无色透明液体,有强烈的刺鼻味,味酸,微辣,具有较高的腐蚀性。浓盐酸(质量百
  • 1493年重要事件重要人物
  • 拜科努尔发射场坐标:45°57′58″N 63°18′28″E / 45.96611°N 63.30778°E / 45.96611; 63.30778name = 'Aero', description = '航空太空科技(航空航天科技)', content = {{ type = 'text
  • 犬齿兽类(见内文)犬齿兽亚目(Cynodontia)是兽孔目的一类。它们是兽孔目中最多样性的其中一群。它们以类似狗的牙齿命名。犬齿兽类拥有几乎所有哺乳类的特征。它们的牙齿全部分化,犬后齿已
  • 峡谷地峡谷地国家公园(Canyonlands National Park)是美国的一国家公园,位于犹他州的摩押(Moab)附近,它保留了一大片色彩鲜明的大地景观,被科罗拉多河及其支流侵蚀成数不清的峡谷、台地、
  • 大同门坐标:39°01′21″N 125°45′24″E / 39.02250°N 125.75667°E / 39.02250; 125.75667大同门是位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平壤市之大同江畔,始建于公元6世纪中期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