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石篆刻

✍ dations ◷ 2025-09-02 13:03:55 #金石篆刻
篆刻二字,最初见于扬雄的法言:“童子雕虫篆刻是也。”篆刻有广义与狭义两种解释。狭义的篆刻专指后人所谓的治印之学;广义的篆刻则泛指一切雕琢技法。篆刻也是刻印印章的一种,但却是艺术家将学术,素养化作个性所表现出来的艺术。中国篆刻史即是一部印章的历史。有一种观点认为,印章起源于夏・商・周时期,其证据为出土于河南安阳(商朝晚期都城殷墟所在地)的三枚殷铜玺。不过也有很多质疑的声音,认为这三枚铜玺并非殷商之物。现存最古老的印章,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先秦时期的印章叫做鈢,故这一时期的印章统称为古鈢。这些印章的材质多为铜质,但亦有采用银质或玉质。朱文(阳刻)、白文(阴刻)印均有发现,印文书体使用六国古文。在战国时期政治、经济大发展的历史背景下,印章成为君臣关系、商品贸易的重要凭证,并广泛用与竹简与木简的封泥上。除文字印外,还多见内容为绘画图案,特别是动物图案的装饰性肖形印。这种肖形印的存在延续到六朝时期,随后逐渐消失。秦始皇的玉壐已用小篆刻制。篆同瑑,篆是一种书体,一般说法就是用篆书来刻制印章便是篆刻。印章由文人自己动手刻制,传说是在明末,传说王冕发现用花乳石可以刻印,继而文彭、何震大力投入,篆刻一艺于是广为发展。比较可靠的资料,酷爱印章艺术的文彭,原先自己写印稿子请工匠雕琢;偶然机会遇到市场上有人卖一种叶蜡石,是种青田石的灯光冻,发现这种石质可以雕琢,于是自己动手刻印。后起之苏宣、朱简、汪关等带领,风气大盛,篆刻遂与书、画分庭抗礼,成为中国美术之一环。当型态成熟之后,逐渐有了不同的风格,而风格的异同,汇集成不同的流派。程邃、巴慰祖、胡唐、汪肇龙为徽派四大家。清代中叶是篆刻的全盛时期,清初至中叶,丁敬、黄易等人摆脱徽派影响,从汉印再出发,开创浙派,这两大流派主掌了整个印坛。稍后,邓石如精于书法,特别是篆文隶书,结合书与印,所谓“印从书入,书从印出”,不再囿于古印,有了新的面貌,这一风格延续到目前影响极为深远。清末民初,黄士陵、吴昌硕、齐白石诸大家,各有风貌。冯梦祯印陈继儒印米万钟印汪道昆印代表人物:何震、文彭、苏宣等代表人物:程邃、巴慰祖、胡唐、汪肇龙代表人物:苏宣代表人物:黄士陵代表人物:丁敬、蒋仁、黄易、奚冈、陈豫钟,陈鸿寿、赵之琛、钱松代表人物:赵之谦、厉良玉、吴昌硕代表人物:邓散木代表人物:刘兴、孟国波、李家栋、张诚、司彬钰、李旸铭代表人物:汪关、林皋(林派)、巴慰祖代表人物:林皋(林派)、汪关、沈世和代表人物:许容、童昌龄、陈瑶典等代表人物:王曾麓父子、鞠昆皋代表人物:齐白石代表人物:宋珏、吴晋、练元素、薛穆生、许有介、兰公漪等

相关

  • 卡巴拉卡巴拉(Kabbalah;he:.mw-parser-output .script-hebrew,.mw-parser-output .script-Hebr{font-size:1.15em;font-family:"Ezra SIL","Ezra SIL SR","Keter Aram Tsova","Taamey
  • 包含式包含式(clusivity)在语言学上是指介于包容性与排除'的第一人称代词及动词之间的语法区分,亦称为包容性的"我们"及排除性的"我们"。包容性的"我们"具体包括"谈话的对象"(addresse
  • 未接触部落未接触部落、遗世部落(uncontacted peoples;isolated people;lost tribes;voluntary isolation),是指未与现代文明接触的原始部落,世界各地只有少数群体仍然孤立。他们大多数生活在
  • 酒驾醉酒驾驶或酒后驾驶(英语:driving under the influence (of alcohol),常简写为DUI,中文简称醉驾、酒驾)是指在酒精、酒类饮品影响下控制并驾驶机动车辆(有时包括单车、有发动机、
  • 对鲁尔区的占领占领鲁尔(德语:Ruhrbesetzung)是指法国与比利时军队由于德国未能及时偿还赔款而于1923年至1924年间对于鲁尔区的军事占领。在一战结束后不久,鲁尔区曾于1918年至1919年间在协约
  • 阴道微生物群阴道菌群(Vaginal flora)或阴道微生物(vaginal microbiota)是在阴道内生长的微生物,是由德国妇科医生艾伯特·窦特兰(英语:Albert Döderlein)在1892年发现,是人类微生物群系中的一部
  • 食欲素-A食欲激素-A (orexin-A),又称Hypocretin-1,为一种自下丘脑释放,可自然生成,具有高度兴奋性的神经性蛋白(neuropeptide)。 在药理学的给药上,常以鼻腔喷剂的方式给予食欲激素-A。
  • 王之垣王之垣(1527年-1604年),字尔式,号见峰,山东新城县(今桓台县新城镇)人。明代大臣。山东乡试第七名。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壬戌科进士。授荆州府推官。历任刑科给事中、顺天府府尹、户部
  • 锡瓦绿洲锡瓦绿洲(阿拉伯语:واحة سيوة‎,IPA: .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Unicode","Code20
  • 史考特诉桑福德案斯科特诉桑福德案(60 U.S. 393 (1857)),全称德雷德·斯科特诉桑福德案(Dred Scott v. Sandford),简称斯科特案(Dred Scott case),是美国最高法院于1857年判决的一个关于奴隶制的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