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群(2世纪-237年2月7日),字长文,颍川许昌人(今中国河南省许昌),东汉末年及三国时期曹魏政权的大臣(曾为刘备效力),“九品官人法”的创建者。
年少时已被其祖父陈寔赞扬:“此儿必兴吾宗!”后与孔融结交。刘备到豫州时,请得他为别驾。兴平元年(194年),徐州牧陶谦病死,刘备接任徐州牧。
据《三国志》记载,当时陈群曾警诫刘备不要领徐州,因为袁术还强大,必定会与他争夺徐州,若果吕布乘机袭取徐州,他必大事不成;可是刘备没有听取,果真被吕布大败,刘备才后悔没有听陈群的话。但陈景云指出:当时吕布正在兖州与曹操相持,并没有余力分兵取徐州;刘备领徐州第二年,吕布才被曹操打败投奔刘备;又一年后,袁术才诱使吕布袭取徐州,所以当时陈群能料到袁术争夺徐州,却不可能提前料到吕布会祸害刘备;而且刘备当时名义上领豫州,但只能屯兵小沛,如果陶谦死后刘备不领徐州,徐州归了其他人,刘备便没有容身之地了,袁术、吕布夺取徐州是意外,而不是刘备接手徐州本身太贪,刘备也没有后悔不听陈群之言的道理;故《三国志》这段记载可能是曹魏史官的附会。卢弼也认可陈景云的说法。
刘备举陈群为茂才,除授柘令,陈群没有赴任,后来随父亲陈纪到徐州避战,曹操攻灭吕布后,以陈群为司空西曹掾属。后历任多项官职,魏国建立后任御史中丞。
198年,吕布为曹操所打败,陈群父子在吕布军中见曹操皆拜。曹操久闻其名,便让陈群为司空西曹掾属。当时有人向曹操引荐王模、周逵,二人均曹操用之;陈群力言不可,认为王模、周逵二人德秽行劣,终其必坏事。曹操不听,结果二人果然犯事受诛,曹操应信当初陈群之言,并向陈群承认错失;陈群便推荐陈矫、戴干,曹操皆加以任用。后来东吴为叛,戴干因忠义死于变难;陈矫则成为一位名臣,是以举世均认同陈群知人之明。
自从刘备反曹后,东南多变。曹操便以陈群为酂令,以何夔为城父令,用名士以镇抚诸县,使吏民稍定。陈群又任萧、酂、长平之令长,于父亲亡时辞官。陈群后任司徒掾,举高第,为治书侍御史,转参丞相军事。魏国建立后,又迁为御史中丞,常与曹操或他人讨论或制定法度与政策问题。陈群认为,鞭笞造成的死者更多,因此他极力赞同恢复汉朝已被废除的肉刑(包括宫刑、刖刑),提出:“若用古刑,使淫者下蚕室,盗者刖其足,则永无淫放穿窬之奸矣”。
及后陈群任侍中、领丞相东西曹掾,与曹丕交好,曹丕亦对他很器重。延康元年(220年),曹丕继任魏王,封陈群为昌武亭侯,徙为尚书,创制“九品官人法”。文帝称帝后,迁尚书仆射,加侍中,徙尚书令,进爵颍乡侯。后为镇军大将军,领中护军,录尚书事。
黄初七年(226年),文帝病重,陈群与曹真及司马懿等并受遗绍辅政。明帝即位后,进封颍阴侯,增邑五百,并前千三百户,开府。后任司空,录尚书事。
太和四年(230年),明帝亲政不久,司空陈群录尚书事,辅助皇帝。吴质则认为辅弼的大臣影响国家的安危,于是对明帝大力称赞骠骑将军司马懿,但则贬抑司空陈群,说他非国相之才。明帝听后大为同意,翌日即下诏要督责陈群,连天下人都不实地批评陈群。
太和六年(231年),曹真数度上表从斜谷进攻蜀汉,陈群认为危险。及后曹真再上表从子午谷道攻蜀。陈群又向明帝分析计划的不当处,更提出自己用兵之计,明帝听从他的计划,于是命令曹真按计划攻蜀。但因为连日下雨,不利行军,陈群又说服明帝退兵。其后又多次秘密地向明帝进谏,陈述各个政令决策的得失。
青龙四年十二月癸巳(237年2月7日),陈群逝世,谥曰靖侯,其子陈泰继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