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测量学

✍ dations ◷ 2025-04-26 13:59:09 #天文测量学
天体测量学或测天学(Astrometry)是天文学中最古老也是最基础的一个分支,主要以测量恒星的位置和其他会运动天体的距离和动态。他是传统科学中的一个子科目,后来发展出以定性研究为主体的位置天文学。天体测量学的历史,在西方可以追溯到喜帕恰斯(Hipparchus),他编辑了第一本的星表,列出了肉眼可见的恒星并发明了到今天仍沿用的视星等的尺标。现代的天体测量学建立在白塞耳的基本星表上,这是以布拉德雷在公元1750至1762年间的测量为基础,提供了3,222颗恒星的平均位置。除了提供天文学家基本的参考座标系作为她们在天文观测报告之用外,天体测量学也是天体力学、恒星动力学和星系天文学等学门的基础。在观测天文学中,天文测量的技术协助鉴别出各种天体独特的运动。他的设备也用于守时(keeping time),因为协调世界时(UTC)是在确切观测地球自转的基础上,以闰秒的调整与原子时间取得协调与一致。天体测量学也与极端复杂的宇宙距离尺度有所关联,因为他用于建立视差以估计银河系内恒星的距离。古时候人们为了辨别方向、确定时间,创造出日晷和圭表来。古代天文学家为了测定星星的方位和运动,又设计制造了许多天体测量的仪器。通过对星空的观察,将星空划分成许多不同的星座,并编制了星表。通过对天体的测量和研究形成了早期的天文学。直到十六世纪中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体系学说,从只是单纯描述天体位置、运动的经典天体测量学,发展成寻求造成这种运动力学机制的天体力学。天文测量是量度恒星和行星运动的科学。在1990年代,天文测量被用于检测轨道绕着个别地外太阳系的气体巨星。经由观察恒星摆动和计算造成这种摆动所需的的重力,然后可以推算造成这种影响的行星的质量。天文学家利用天体测量的技术来追踪近地小行星,也利用天体位置微小的周期性变动,这是行星与恒星互绕质量中心产生的位置偏移,用来搜寻系外行星。NASA计划在太空干涉仪任务(SIM行星搜寻)中,应用天体测量的技术来侦测在200光年的距离内,或是最接近的类太阳恒星中,可能存在的类地行星。天体测量学的测量结果被用来修正天文物理学家在天体力学下建立的一些模型。基于测量得到的中子星速度,可能会导致超新星爆炸是非对称的结论。同样的,天体测量的结果也用于确认暗物质在星系内的分布状态。通过研究天体投影在天球上的坐标,在天球上确定一个基本参考坐标系,来测定天体的位置和运动,这种参考坐标系,就是星表。在实际应用中,可用于大地测量、地面定位和导航。地球自转和地壳运动,会使天球上和地球上的坐标系发生变化。为了修正这些变化,建立了时间和极移服务,进而研究天体测量学和地学的相互影响。古代的天体测量手段比较落后,只能凭肉眼观测,对于天体测量的范围有限。随着时代的发展,发现了红外线、紫外线、X射线和γ射线等波段,天体测量范围从可见光观测发展到肉眼不可见的领域,可以观测到数量更多的、亮度更暗的恒星、星系、射电源和红外源。随着各种精密测量仪器的出现,测量的精度也逐渐提高。在科幻小说星际争霸战中,天体测量仪曾在许多的场景中以各种不同的型态出现。

相关

  • 奥斯卡·明科夫斯基奥斯卡·闵可夫斯基(Oskar Minkowski 1858年1月13日-1931年7月18日)德国生物化学家、布雷斯劳大学教授,胰岛素的发现者。数学家赫尔曼·闵可夫斯基的哥哥、天天物理学家鲁道夫·
  • 心理成熟心理成熟是指心理指随着时间的推移向着圆满生长,有能力以恰当的方式对社会环境做出适当反应。反应通常而言是靠学习而得到的,而非先天本能。成熟也意味着根据情况和社会文化,知
  • 破坏破坏是对一个结构或象征的明显涂损或毁损。这种行为可能是为了表达辱蔑、创意、或两者均有。欧洲语言中,“破坏”一词的来源,是日尔曼的汪达尔人,据信他们在445年无情地劫掠了
  • 羊水栓塞羊水栓塞是一种罕见及未被完全了解的产科紧急症候。指在分娩过程中,羊水、胎儿细胞、胎发、胎粪、皮屑等物,透过子宫基底的胎盘进入母体血液循环而诱发母体之发炎反应。这作用
  • 电压源电压源,即理想电压源,是从实际电源抽象出来的一种模型,在其两端总能保持一定的电压而不论流过的电流为多少,电压源具有两个基本的性质:第一,它的端电压定值U或是一定的时间函数U(t
  • 威妥玛拼音威妥玛拼音(Wei1 Tʻo3-ma3 Pʻin1-yin1,英语:Wade–Giles system),习惯称作威妥玛或威式拼音、韦氏拼音、威翟式拼音,是一套在英文中用罗马拼音于拼写中文官话读音的音译系统,发明
  • 罗格斯大学罗格斯大学,全称新泽西州立罗格斯大学,简称罗大(Rutgers, The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Jersey /ˈrʌtɡərz/)是美国新泽西州的最大高等学府,是一所公立研究型大学,名列公立常春
  • 维尔塔宁阿尔图里·伊尔马里·维尔塔宁(芬兰语:Artturi Ilmari Virtanen,1895年1月15日-1973年11月11日),芬兰化学家,1945年获诺贝尔化学奖。1895年1月15日生于芬兰赫尔辛基。1924—1948年,
  • 野尻霉素野尻霉素(英语:Nojirimycin)是一些链霉菌产生的5-氨基-5-脱氧-D-葡萄糖,为一种抗生素。形成吡喃环后,和葡萄吡喃糖相似,可以作为肠α-葡糖苷酶、胰α-淀粉酶,以及N-糖链加工中的α
  • 全球互联网使用率此条目为全球互联网使用率,整合了有关表格、图表、地图以及使用率等条目或资料。卡尔纳僵尸网络为骇客以“2012年互联网普查”的名义使用骇客技术对420,000名用户进行网络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