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帽

✍ dations ◷ 2025-04-08 09:25:22 #小红帽
小红帽(英语:Little Red Riding Hood)是关于一个年轻女孩“小红帽”和一只大灰狼的欧洲童话故事。《小红帽》异本诸多,情节有时差异较大,以下仅概述较为常见的版本。在一个乡下,有个小女孩时常带着她奶奶在生日时送她的一顶小红帽,这顶小红帽戴在她头上再合适不过了,于是大家都喊她“小红帽”。有一天,妈妈让她把糕饼等一些食物送给住在另一个村庄的生病的奶奶。小红帽于是从家里出发了。去奶奶家的路需要穿过森林。森林里有一只大野狼,想把小红帽给吃了,却又不敢在光天化日下这么做。他便先上前和小红帽搭话,并得知了小红帽将要去的地方。大野狼于是想出一个计谋,提议小红帽顺道摘些花朵。小红帽听信大野狼的话,在树林里赶蝴蝶编花束。大野狼这时先赶到了小红帽奶奶家并把奶奶给吞了。狡猾的大野狼穿上了奶奶的衣服躺在床上。当小红帽来时没有认出大野狼,也被它吞了下去。在佩罗的版本里,故事就此结束。在后来的意大利版本里,小红帽在没有得到其他人帮助的情况下,凭着自己的智慧逃出了大灰狼的掌心。不过在另一个后来的版本里,又更改成一位伐木工人来救她,而这情节在格林童话的版本中变成一位猎人路过,把二人从狼肚里面救了出来。不过也有跟七只小羊一样的情节,猎人把小红帽和奶奶救出之后,把许多大石头放进大野狼的肚子里后,用针线缝起来。最后大野狼醒来后口渴想喝水,跑到水井那里,结果因为肚子里的石头太重,它一不小心跌进了水井被淹死。后来,又出现了小红帽去奶奶家途中再一次遇上大野狼,最后小红帽用奶奶刚煮过香肠的热水把大野狼烫死的版本。这个童话是用来教育儿童要有安全意识,千万不能随意听从陌生人的话语。《小红帽》的故事从很早开始便已经有在欧洲的一些国家流传,有人认为于起源于11世纪时比利时的一首古老诗歌,而其来源或可上溯至公元前6世纪的《伊索寓言》,在后来之口头流传过程中,还可能受到了东方一些十分相似的故事的影响,如《虎姑婆》。但在夏尔·佩罗之前,《小红帽》未曾有被写成书面文字。。而另一种说法则认为故事起源于东亚,随后向西传播,并且在此过程中分成了两个分支,分别是《小红帽》和《狼和七只小山羊》。这些口头版本中的一些与现在的版本有很大的不同。首先,故事的反面角色并不一定是狼,可能是吃人的怪物和狼人等。其次,大灰狼通常会将奶奶的血和肉留下一些让小红帽吃,而小红帽也不自觉地把奶奶给吃了。最后,大灰狼还会要求小红帽把衣服脱了并扔进火里烧掉。有的版本当中,大灰狼则先是让小红帽上到床上再将其吃掉等。不过,这些情节在后来渐渐被略去,或作了修改。目前已知的最早的以文字形式出现的《小红帽》版本为《Le Petit Chaperon Rouge》,出自法国。其于1697年被夏尔·佩罗收录进其文学集《鹅妈妈的故事》之中。小红帽的那顶许多版本中都有特意提到的“红帽”即是在该版本中由夏尔·佩罗首次提及的。故事将小红帽定位为一位“迷人而有教养的少女”,一个乡下女孩。她被自己撞见的狼所欺骗并把奶奶的住址告诉了狼。狼一边警惕着树林里的伐木人一边将小红帽的奶奶吃了。接着又给小红帽设下圈套,并最终把小红帽也给吃了。狼取得了胜利,故事以悲剧结尾。夏尔·佩罗最后对这则故事的寓意作了说明,向人们明确了其创作意图:此版本针对的是17世纪后期的法国沙龙文化,它被看作一则告诫女士们警惕男人们来袭的尖锐的寓言故事。格林兄弟曾在19世纪收集到《小红帽》的两个独立的德国版本,第一个版本出自珍妮特·哈森普夫卢(Jeanette Hassenpflug,1791–1860),后一个为玛丽·哈森普夫卢(Marie Hassenpflug,1788–1856)。格林兄弟将第一个版本作为故事之主体,把第二个作为续写。格林版本的《小红帽》(Rotkäppchen)收录于1812年之第一版《儿童与家庭童话集》中。这一版本在前半部分上与夏尔·佩罗的相当一致,因而几乎可以确定系参照了后者。不过格林兄弟对结局作了调整,小红帽和他的奶奶被一个猎人所解救。这个结局与《狼和七只小羊》的结局十分相似,后者有可能是前者的灵感来源。在格林兄弟的续写中,小红帽和奶奶又碰到了另一只狼。她们没有上大灰狼的当,并在最后通过刚煮过香肠的热水成功地将其除掉。格林兄弟版的《小红帽》较老版本而言委婉许多,少了许多阴暗的主题。许多作家都对这则故事进行了改编或改写。例如,安德鲁·朗格在《红皮童话书》中收录过一个名为《小金帽的真实故事》(The True History of Little Goldenhood)的异本。这个版本认为《小红帽》已经被误传了。故事中小红帽确是被救,但不是因为猎人:当大灰狼企图吃掉她时,他的嘴被金色的帽子所灼伤,帽子原来被施放了魔法。二十世纪中,《小红帽》的各种新版本层出不穷,其热度也更有增无减。因为其中带有性和暴力,并且是大家所熟悉的故事,所以《小红帽》被屡次的再创作,不同形象的小红帽不断出现。如CAPCOM的格斗游戏《魔域幽灵》中,就有一名以小红帽造型出现的赏金猎人B. B. Hood,为前特种部队,擅用各式武器和暗杀术。不论再创作者对女性定位如何,小红帽都是热门的题材。在许多文化中都存在着类似的故事。在欧洲,讲述的是一只伪装成老奶奶的狼试图欺骗小女孩;在东亚,则有虎姑婆的故事,狼被换成了老虎;伊朗则用小男孩替代了小女孩。

相关

  • 鼻漏鼻漏(英语:rhinorrhea或rhinorrhoea)是指鼻腔充斥大量黏液的一种症状。该症状也被称为流鼻涕、流鼻水等,在人身上较为常见。鼻漏是过敏(过敏性鼻炎)和其他一些疾病(如普通感冒)的常
  • IgGIgG(免疫球蛋白 G,英语:Immunoglobulin G)是人血清和细胞外液中含量最高的一类免疫球蛋白,约占血清总免疫球蛋白的75%~80%,血清含量9.5~12.5mg/mL,是分子质量最小的一类免疫球蛋白,具
  • 孔雀孔雀(学名:Pavo),是一种鸟类,属鸡形目,雉科,又名越鸟、南客。孔雀有三种,绿孔雀和蓝孔雀属于该属,而刚果孔雀单独成属。蓝孔雀又名印度孔雀,雄鸟羽毛为宝蓝色,富有金属光泽,分布在印度和
  • 儿童安全座椅儿童安全座椅(英语:Child safety seat)是一种系于汽车座位上,有束缚设备,仅供小童乘坐并能在发生车祸时,束缚着小童以保障小童安全的座椅。对两岁至六岁孩童,安全肩带与安全腰带防
  • 傍人(属)傍人,是人族下的傍人属(学名:Paranthropus),是双足行走的史前人科成员,可能是由南方古猿演化而来。傍人曾经被分类为南猿属之中的粗壮型南猿。所有的傍人物种都是双足行走的,而大部
  • 肌醇代谢肌醇(英语:Inositol)(旧称维生素B8)是一种环己烷的六醇,从哈沃斯投影式来看,这些羟基相对环平面的取向不同,故可区分为多种类型,如肌肌醇,表肌醇和鲨肌醇等。最常见的是肌肌醇。常见
  • 维罗纳维罗纳(意大利语:Verona)是位于意大利北部威尼托阿迪杰河畔的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2000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莎士比亚的名作《罗密欧与茱丽叶》以此城为背景,有“爱
  • 圣人基督宗教中,圣人(拉丁语:sanctus;希伯来语:.mw-parser-output .script-hebrew,.mw-parser-output .script-Hebr{font-size:1.15em;font-family:"Ezra SIL","Ezra SIL SR","Keter
  • abbr class=abbr title=R26: 吸入剧毒R26/abbr警示性质标准词(英语:Risk Phrases,简写:R-phrases)是于《欧联指导标准67/548/EEC 附录III: 有关危险物品与其储备的特殊风险性质》里定义。该列表被集中并再出版于指导标准2001/
  • 四氯化碳1.831 g.cm-3, -186 °C (固) 1.809 g.cm-3, -80 °C (固)四氯化碳(化学式:CCl4),也称四氯甲烷或氯烷,常态下为无色液体。过去常用作灭火器中的灭火物质,也曾经是常用的冷却剂。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