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白

✍ dations ◷ 2025-10-19 18:15:37 #素白
素服是指本色(没有经过漂染色)或白色的衣服。汉文化里面,尤指居丧期间穿着的丧服,或遭遇灾祸、问刑、谢罪、诀别等其他凶事时所穿的衣服。现代汉语的字面解释,是表示朴素、平淡和简单的服饰装扮。特定意义上来说,是指参加吊唁的服装,此外也适用于探病、慰问灾情等场面,通常见到的是黑色、深蓝色、灰色或其他深色的衣服。“素”,从生从糸。本义作“没有染色的丝织物”。引伸作“颜色单纯、不艳丽”“质朴粗糙、不加修饰”的意思。中国传统观念来说,“素色”是指白色、本色或淡雅的颜色。但在色彩设计的标准里面,并没有“素色”的概念,无彩色系列的黑、白、灰三种颜色,都可以统称为“素色”;或者说,是指颜色单纯、朴素、不亮丽、不抢眼、不夸张、不大胆、不张扬、不引人注目的颜色。中国古时的染色技术尚未遍及民间,王公贵族穿着华服章采,平民的服装则大都是素冠缟衣,所以普通百姓也称作“白衣”、“白丁”、“白士”、“白民”、“白身”、“白徒”。直至唐宋时期,民间的染色技术日渐精湛,白衫仍是作为平民便服,但也用作为丧服使用,厌白尚采的风气已经开始流行民间。宋乾道年间,礼部侍郎王曮上疏禁穿白衫,遂只用作为丧服。古代朝鲜民族的染色技术同样不发达,下层人民多以白衣为便服,故有“白衣民族”之称。有些文化信仰以白色表示神圣和纯洁的颜色,黑色表示哀悼的颜色。汉民族自古以素色为凶服,对服饰颜色有所忌讳,逢丧事必须穿着素服, 而朝鲜、越南传统也以白色为居丧之服。现代中国、朝鲜、越南的传统丧礼场合,死者的五服亲属是以一身白衣为主色,当中按照亲疏披麻,女性佩戴白纸花;但是受西方文化影响,现在也有选择穿着黑色服装,手臂穿戴黑纱。 日本葬仪中的死者穿着白装束,象征清净和无垢,安祥回归极乐世界,丧主在传统上也是穿着白色和服。汉传佛教以“白衲”(白袈裟)表示灭亡; 除此之外,东北亚、印度文化影响地区和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同样普遍穿戴白裳为丧服。《礼记》:“夏后氏尚黑,殷人尚白,周尚赤。”朝鲜族、鲜卑族、契丹族、党项族、蒙古族、女真族等都崇尚白色,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也尚白,视为神圣、高贵的颜色,如晋朝太子妃婚服为白色,陈朝白帽为皇帝、皇太子专用。彝族、纳西族、拉祜族、苗族等都崇尚黑色。

相关

  • 醋酸菌A. aceti A. cerevisiae A. cibinongensis A. estunensis A. indonesiensis A. lovaniensis A. malorum A. nitrogenifigens A. oeni A. orientalis A. orleanens
  • 概念维持和平(英语:Peacekeeping)的活动,旨在创造有利于维持持久和平的条件。经研究发现,维和能减少战场上平民的死亡,并降低再次引发战争的风险。
  • 通用语言通用语(拉丁文:lingua franca),亦称“公用语、通行语、公语”,是指一定区域内不同的语言的人之间进行交际的共同媒介,是不同语言背景的人进行交际的一种共同语。有时通用语也指一
  • 土邦土邦(英语:Princely state)指的是英属印度时期由土著王公统治的附庸国。土邦体制多承袭占领以前的封建体制,继续由原王公、君主或其家族沿袭继承。英国占领以后,英国殖民当局和原
  • 扬马延扬马延(挪威语:Jan Mayen)是一个位于北冰洋的火山岛屿,是挪威的领土。岛长约55 km(34 mi),面积约 377 km2(146 sq mi) ,贝伦火山附近约114.2 km(71.0 mi)被冰川所覆盖,约占岛上约1
  • 后天免疫后天性免疫(英语:adaptive immunity)也称为获得性免疫、适应性免疫、特异性免疫、专一性防御,是一种经由与特定病原体接触后,产生能识别并针对特定病原体启动的免疫反应。和后天
  • 阿涅德吉布阿涅德吉布(Anedjib)(也被称为厄涅吉布、阿德吉布或阿德吉耶布,意为“拥有勇敢之心的人”或“其心即安宁”)是古埃及第一王朝的第五位法老。自远古流传下来的史料中关于他的记载
  • 霍朗赫布霍朗赫布(英语Horemheb)古埃及新王国时期第十八王朝的末代法老(约公元前1319年—约公元前1292年在位)。他恢复了被阿肯那顿废除的传统。重新以孟斐斯为首都。并摧毁崇拜阿顿的新
  • 芦笋芦笋(学名:Asparagus officinalis)又名石刁柏,为天门冬科天门冬属 多年生开花草本植物。像它的表兄弟韭、葱、蒜,它一度被归入百合科。芦笋原产于欧洲大部分地区,以及北非和西亚,是
  • 无花果属榕属(学名:Ficus),又名无花果属,是桑科内的其中一属也是无花果族(学名:Ficeae)的唯一属,内里包含近八百种的树木、灌木及藤本植物等。它们原为热带雨林的原生品种,但也有部分延伸至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