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博理(英语:Sidney Shapiro,1915年12月23日-2014年10月18日),犹太裔中国人,生于美国纽约,中华人民共和国翻译家、作家。其中文名取“博学明理”之意。
1915年12月23日,沙博理生于美国纽约。1937年自圣约翰大学法律系毕业后,当律师。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沙博理应征入伍,加入美国陆军服役,成为一名高射炮士兵。美国由于时局的需要,决定培养一批军人学习世界语言,沙博理奉派学中文和中国的历史文化。退役后,沙博理利用退伍津贴,先后在哥伦比亚大学、耶鲁大学学中文。
1947年3月,沙博理离开美国纽约赴中国上海。1947年4月,沙博理到达上海。过了一段时间,他开始在上海当律师。在上海,他接触了中外左翼人士,由同情而投身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他曾经利用自己的身份掩护革命青年躲避中国国民党当局的追杀,帮左翼学生编辑支持土地改革的英文杂志。他还曾经将律师事务所当作会址,同解放区代表商谈通过中国国民党的封锁将药品送往解放区。他曾经用当律师的收入支持凤子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创刊《人世间》杂志。1948年5月16日,在郑振铎见证下,沙博理与演员兼作家凤子结婚。婚后不久,凤子被中国国民党列入黑名单。1948年底,沙博理和凤子乃离开上海赴北平。1949年10月1日,沙博理应邀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此后在中国定居。1962年,沙博理和凤子迁居什刹海南官房胡同,终生在此居住。1963年,沙博理的母亲几经周折从美国到北京看望沙博理,也见到了从未谋面的儿媳妇凤子。1963年,在送走母亲后,沙博理向所在单位提出了加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申请,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亲自批准,沙博理加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沙博理在对外文化联络局任英文翻译。1951年10月,沙博理、叶君健、杨宪益、戴乃迭一起创办第一本英文版《中国文学》,沙博理担任译审工作。1972年,沙博理调到人民画报社,任英文改稿专家。1983年退休后,沙博理继续参与国际文化传播和对外文化交流活动。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后,沙博理也和其他中国人一样参加了贴“大字报”等政治活动。但老朋友马海德及时劝告他说,“文化大革命不是什么好事情,你还是不要参加了。”1967年,沙博理接受所在单位布置的任务,开始翻译《水浒传》,他便远离政治,专心从事翻译工作。当时凤子受冲击被下放到五七干校,女儿亚美在北京市通县造纸厂工作。四年内,都是沙博理一个人在家,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1971年。1971年,沙博理作为外文局专家,获得了一次回美国探亲的机会。沙博理给周恩来总理写了封信,希望能让凤子和自己一道赴美国探亲。经周恩来总理多次努力,五七干校仅允许凤子回北京呆两天,把沙博理送上飞机之后,凤子不得不又返回五七干校。《水浒传》翻译快结束时,“四人帮”得知沙博理计划定书名为《Heroes of the Marsh》(水泊英雄),这与当时“评水浒”政治运动中“批宋江”、“批投降派”的论调相悖,遂要求沙博理更改书名,沙博理乃改以Outlaws取代Heroes,蒙混过关,实际上Outlaws有“绿林好汉”之意,正符合《水浒传》的本意,所以最终书名为《Outlaws of the Marsh》。
1995年,沙博理获中华全国文学基金会、中国作家协会中外文学交流委员会颁发“彩虹翻译奖”。2009年,获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国际传播终身荣誉奖”。2010年12月,获中国翻译协会颁发的“中国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2011年4月,获凤凰卫视联合海内外十多家华文媒体及机构评选的“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奖”。2014年8月,获第八届“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
自1983年起,沙博理历任第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
晚年,沙博理担任中国翻译协会名誉理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宋庆龄基金会名誉理事、中国外文局和人民画报社老专家。2014年10月18日,沙博理在北京家中逝世,享年98岁。
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