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爱因斯坦模型
✍ dations ◷ 2025-09-17 16:20:54 #爱因斯坦模型
爱因斯坦模型是一种固体模型,基于三种假设::131-132第一个假设是相当准确的,而第二个假设则不是。如果原子真的不互相作用,那么声波就不会在固体内传播。原先的理论是由爱因斯坦在1907年提出的,具有很大的历史相关性。由杜隆-珀蒂定律所预言的固体的热容已经知道是与经典力学一致的。然而,低温下的实验观察表明,热容在绝对零度时趋于零,在高温时单调增加到杜隆-珀蒂定律的预言。利用普朗克的量子化假设,爱因斯坦第一次能够预言所观察到的实验趋势。与光电效应在一起,这成为需要量子化的最重要的证据之一(值得注意的是,爱因斯坦是在现代量子力学的出现的许多年之前解决了量子谐振子问题)。尽管它成功了,但是爱因斯坦却错误预言为指数趋近于零,而正确的表现则是遵守
T
3
{displaystyle T^{3}}
幂定律。这个缺陷后来由德拜模型在1912年纠正。:389ff恒定体积V的物体的热容,通过内能U定义为:T
{displaystyle T}
是系统的温度,可以从熵求出:为了求出熵,考虑由
N
{displaystyle N}
个原子所组成的固体,每一个原子都有3个自由度。因此,总共有
3
N
{displaystyle 3N}
个量子谐振子(以下称SHO)。SHO的可能的能量为:或者说,能级是均匀分隔的,我们可以定义能量的量子:它是SHO的能量可以增长的最小的,也是唯一的数量。接着,我们必须计算系统的多重性。也就是说,计算有多少种方法把
q
{displaystyle q}
个能量量子分布在
N
′
{displaystyle N^{prime }}
个SHO。我们可以想象把
q
{displaystyle q}
个石头分布在
N
′
{displaystyle N^{prime }}
个盒子中:或把一堆石头分成
N
′
−
1
{displaystyle N^{prime }-1}
份:或把
q
{displaystyle q}
个石头和
N
′
−
1
{displaystyle N^{prime }-1}
个划分排成一行:最后一个图最能说明问题。把
n
{displaystyle n}
样东西排成一行,有
n
!
{displaystyle n!}
种方法。因此,把
q
{displaystyle q}
个石头和
N
′
−
1
{displaystyle N^{prime }-1}
个划分排成一行的方法有
(
q
+
N
′
−
1
)
!
{displaystyle left(q+N^{prime }-1right)!}
种,然而,如果把第2个划分和第5个划分互换位置,是没有任何不同的。相同的理由对量子也成立。为了得出可能的不可区分的排列方法,我们必须把排列的总数除以不可区分的排列的数目。一共有
q
!
{displaystyle q!}
种相同的量子排列,以及
(
N
′
−
1
)
!
{displaystyle (N^{prime }-1)!}
种相同的划分排列。因此,系统的多重性为:正如上面所提及的,这就是把
q
{displaystyle q}
个能量量子放在
N
′
−
1
{displaystyle N^{prime }-1}
个谐振子中的方法数目。系统的熵具有下列形式:N
′
{displaystyle N^{prime }}
是一个很大的数,把它减去一总体上没有任何影响:利用斯特灵公式的帮助,熵可以简化:固体的总能量为:我们现在来计算温度:把这个公式两边取倒数,以求出U:两边关于温度求导,以求出
C
V
{displaystyle C_{V}}
:或虽然固体的爱因斯坦模型准确预言高温时的热容,在低温时与实验值仍有明显的差距。关于低温时准确的热容计算,参见德拜模型。热容可以通过利用SHO的正则配分函数来获得。其中把该式代入配分函数的公式,得:这是一个SHO的配分函数。因为,统计上来说,固体的热容、能量,以及熵,都是在它的原子(SHO)中均匀分布的,因此我们可以利用这个配分函数来获得这些物理量,然后直接把它们乘以
N
′
{displaystyle N^{prime }}
以得出总量。接着,我们来计算每一个谐振子的平均能量:其中因此:于是,一个谐振子的热容为:整个固体的热容由
C
V
=
3
N
C
V
{displaystyle C_{V}=3NC_{V}}
给出:它与前面推导的公式是相等的。物理量
T
E
=
ε
/
k
{displaystyle T_{E}=varepsilon /k}
的量纲是温度,是晶体的一个特有的性质。它称为“爱因斯坦温度”。因此,爱因斯坦晶体模型预言晶体的能量和热容是无量纲比率
T
/
T
E
{displaystyle T/T_{E}}
的通用函数。类似地,德拜模型预言了比率
T
/
T
D
{displaystyle T/T_{D}}
的通用函数。
相关
- 手术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外科手术,简称手术,凡指透过器械,经外科
- 恶性疟原虫Oscillaria malariae Laveran, 1881 Plasmodium malariae Marchiafava and Celli, 1885 Laverania malariae Feletti and Grassi, 1890 Ematozoo falciforme Antolisei and
- 地理可视化地理可视化是指将地理空间数据分析并可视化的的一系列方法。就像是科学可视化和信息可视化 一样,地理可视化特别强调知识建构,而非在于知识记忆和信息传达。为了做到这个目标,
- 失读症失读症(英语:Dyslexia、reading disorder、alexia),或称阅读障碍,是描述在智力无缺损的状况下,对于阅读和书写文字具有困难的症状。症状的严重程度因人而异。其他的症状包括难以拼
- 结构细胞(英语:Cell)旧称䏭,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它是除了病毒之外所有具有完整生命力的生物的最小单位,也经常被称为生命的积木(病毒仅由DNA/RNA组成,并由蛋白质和脂肪包裹
- 热热可以指:
- 维罗纳维罗纳(意大利语:Verona)是位于意大利北部威尼托阿迪杰河畔的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2000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莎士比亚的名作《罗密欧与茱丽叶》以此城为背景,有“爱
- 约瑟夫·里欧纳德·戈尔茨坦约瑟夫·里欧纳德·戈尔茨坦(英语:Joseph Leonard Goldstein,1940年4月18日-),美国生化学家与遗传学家,出生于南卡罗来纳州金斯特里。由于关于胆固醇的研究,而获得1985年的诺贝尔生
- 镅5f7 7s22, 8, 18, 32, 25, 8, 2主条目:镅的同位素镅(Americium,台湾译作鋂)是一种放射性超铀元素,符号为Am,原子序为95。镅属于锕系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镧系元素铕之下。镅是以
- 阿里乌教派阿利乌教派(英语:Arianism),又译阿利乌派,即阿利乌主义,是4世纪亚历山大港正教会的包加里教区长老阿利乌及其支持者的基督徒派别,故称阿利乌派。认为《圣经》的启示说明耶稣次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