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二世 (英格兰)

✍ dations ◷ 2025-02-26 02:01:53 #威廉二世 (英格兰)

威廉二世(英语:William II,1056年-1100年8月2日),绰号“红脸威廉”或“威廉·鲁弗斯”。他是征服者威廉的三子,自1087年成为英格兰国王直到1100年。其势力也覆盖诺曼底,在苏格兰也具有影响力。但他在扩大威尔士的控制上并不成功。

威廉是个具有战斗力的军人,但也是一个冷酷无情的统治者;根据的记载中,他是"被所有人民所痛恨"的君主。但这并不出人意料。在那个年代,编年史的写作一般是由教会人士编写的,长久以来他们坚决地反对威廉。而依据在诺曼史料中记载,威廉显然地也看不起盎格鲁-萨克森民族及其文化。(Cantor 1993, p 280)

威廉本人的性格似乎很暴躁。他以凶悍和暴烈的性格给人们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他终身未娶也没有私生子。他最宠幸的是伦道夫·福莱蒙巴德。此人于1099年被任命为达勒姆主教。这有很大程度上源于政治需要,从中可以看出这是一个重要的封建封地。

威廉确切的出生日期不详,据信是在1056年和1060年之间。他出生于其父亲诺曼底公爵的领地,而这领地在适当的时候会由他的兄长罗贝尔二世·柯索斯继承,在他的青年时期,由于他是家族中第三个儿子,尽管接受了法式教育,但是他也只可能成为一个伟大的贵族而不是国王。但征服者威廉的二儿子,也就是他哥哥理查的死使他得以成为王位的继承人选。由于他是父亲最钟爱的儿子,他得以在父亲死后继承王位。尽管他们最小的弟弟亨利于1091年发动的政变促进了他和他长兄的和解,但是总体上他们两兄弟的感情并不融洽。

据传三兄弟的感情不睦源于1077年或者1078年发生在雷加的一段往事,当时威廉和亨利两人因为无聊,于是想要作弄一下他们的兄长罗伯特,他们在楼上的门廊上对准罗伯特泼污水。此一行为激怒了罗伯特,并且他深以此为耻。事情至此,兄弟间的争吵难以避免。最后,他们的父亲国王威廉一世被迫介入,在他的调解劝之下才勉强恢复了兄弟间的关系。

根据马姆斯伯里的威廉的记录,威廉二世是一个“短小粗壮,大腹便便,穿着华丽,时尚流行的君主。尽管性格粗暴,但是他仍留着一头红色的长发,发型中分一直披到脸上,这样就可以遮住他已经微秃的前额,在他红色,易怒的脸上,有一双变色眼。皮肤上则微有雀斑”。

由于征服者威廉的土地一分为二。使得在英吉利海峡两岸都分封土地的贵族进退维谷。因为年轻的威廉和罗伯特个性不合,使得贵族们担心他们不能同时取悦双方。因而很可能因为取悦一方领主而得罪另外一方(甚至得罪双方)。当时看来仅有的解决方案莫过于在领主的旗号下再一次联合英格兰和诺曼底。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在征服者威廉同父异母的兄弟,广有势力的主教巴约的厄德的领导下,贵族们开始反对威廉并投向罗伯特最后终于酿成了1088年叛乱。而威廉凭借手中的银弹和对建立更好的政府的许诺获得了英格兰人民的支持,击退了叛乱。罗伯特没能在英格兰重振旗鼓并从此再也没有踏上英格兰的土地。1090年,威廉二世进攻诺曼底,摧毁了罗伯特的抵抗力量并强迫他放弃了自己一部分领地。他们事后达成了一致,威廉同意帮助罗伯特恢复他在法国的失地,特别是法国的缅因省。

威廉·鲁夫斯自此稳住了权力。由于诺曼底地区的众主教和修道院长出于封建义务必须服从诺曼底公爵,因此即使是叙任权斗争的时代,连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亨利四世都遭绝罚逐出教会时,英格兰王国接受了诺曼人自行任命圣职人员的传统。相对法国,英格兰君主的个人权威,透过忠诚且有效的文秘署(英语:Chancery (medieval office)),权势更为深入地方。有效的行政统治和法律治理使得英王牢握王国,无畏于教皇的绝罚。1097年,他建起最初的西敏厅,以便“以其权势震摄臣民”。

威廉胡佛继承了盎格鲁诺尔曼的所有权,这些都在1086年的末日审判书上详细地反映了出来。做这样的调查在当时的欧洲是不可想象的,这充分反映出威廉已经完整控制了这个国家。但这并不是源于威廉本人超凡的政治手腕和超凡魅力。好景不长。1089年,威廉就失去了他的顾问和心腹,罗马教廷在诺尔曼的坎特伯雷大主教,兰法郎克。

兰法郎克去世后,大部分威廉的属地与教会产生了激烈的矛盾。他没有立即任命一个新的大主教,在这个过渡时期,他延迟分配了教会的收入,这引发了广泛的批评。最终,在1093年,就在威廉身染沉疴之时,罗马教廷任命了一位当时最伟大的神学家安塞姆为坎特伯雷大主教。这导致了君权与教权的长期斗争。与兰法郎克相比,安塞姆更加倾向于支持教皇格利高里改革。威廉和安塞姆在教会问题上分歧极大。英格兰的牧师,由于在优先居住权问题得到了国王的帮助,并没有旗帜鲜明地支持安塞姆。1095年,威廉在北安普敦郡的罗金厄姆召集教士召开了一次集会,本想要罢黜安塞姆但教士们坚持应该将他送回罗马发落。1097年10月,安塞姆遭到驱逐,把在英格兰的遭遇向当时的教皇乌尔班二世做了汇报。乌尔班是一位老练变通的教皇,他并不想扩大他和君主之间的矛盾。当时日尔曼的皇帝支持一位僭立的教皇,这使得他急需得到其他君主的支持。因而,乌尔班与威廉胡佛达成协议,威廉承认乌尔班的教皇权威,而教皇则批准盎格鲁-诺尔曼教会享有特殊地位。在安塞姆流放期间,威廉获得了坎特伯雷大主教的税收。在威廉的继任者,英格兰的亨利一世掌权之前,安塞姆一直处于流放状态。

在制约和限制诺尔曼贵族的权力上,威廉胡佛不如其父能成功地运用武力和纪律来限制他们的行为。1095年,罗伯特·莫泊莱,诺森比亚伯爵没有出席一年三次的国王政务会,这种会议的作用在于决定政务并通过与会贵族传达政务。威廉随后带军前去征讨并击败了他。伯爵兵败逃亡旋即被捕。另一个贵族,被控反叛刺瞎了双眼并去势。同年,威廉二世再次进攻威尔士但无功而返。1097年他再次进兵,还是没有成功。从1097年到1099年,他转战诺曼底确保已经占领了的缅因北部地区的安全,但是他还是不能够获得法国控制的维辛地区。在他去世之时,他正准备攻占法兰西西南部的阿基坦。

威廉与苏格兰国王马尔科姆三世之间的关系也相当紧张。他强迫苏格兰向他称臣并于1092年出兵攻占了英格兰与苏格兰边界附近的城镇卡莱尔和坎布里亚,1093年11月13日,在阿尔维克战斗中,马尔科姆和他的儿子爱德华被残杀。马尔科姆死后,威廉得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苏格兰地王位继承。他有力地支持了高贵者爱德加驱逐马尔科姆三世的兄弟唐纳德·本恩,并扶持自己的外甥(也叫爱德加)继承了王位。新继位的爱德加一世,1097年到1107年在位,由于威廉胡佛的支持才得以继位,因而对他感恩戴德。

1096年,威廉的哥哥罗贝尔二世·柯索斯参加了第一次十字军东征。他需要金钱去提供这冒险活动的资金所以他向威廉抵押他的公国以换取10,000马克的付款,等于威廉的整年税收的四分之一。为展示由征服者开始、有力的诺曼税收,威廉征收一个特别繁重而使人们更怨声载道的税款,在全英格兰筹集金钱。接着,在罗贝尔二世·柯索斯未参与的情况下,威廉以摄政王身份统治诺曼底。在1100年九月,威廉死去一个月后,罗贝尔才回到诺曼底。

威廉二世并不重视教会;同时最强烈反对他的人都是神职人员。在和坎特伯雷大主教安塞姆的争吵中,威廉声言,“昨天就很恨他(坎特伯雷主教),今天更恨他,明天和将来,对他的仇恨将与日俱增。”

马姆斯伯里的威廉形容威廉二世的朝廷,按照他的说法,充斥着穿着奢靡衣服,脚着花哨鞋子,柔腔柔调的青年男子,根据奥德里克·维塔利斯的记载,这样的同性恋和鸡奸者是威廉二世朝中最受宠爱的人,著作中称许英格兰的亨利一世继位后立刻下令国内那些长发男人剪发的命令。

威廉胡佛最让人记忆深刻的可能是他在新森林打猎时的意外死亡。他被一箭穿心而射杀。但事情的真实情况至今不得而知 。

在1100年8月的一个白天,威廉组织了一场在新森林的游猎,奥德利克·维塔利斯详细地描述这次打猎的准备情况:一个军士长为胡佛准备了六支箭。国王很快高兴地拿起了这些箭,表扬了军士长的工作,自己拿去了四支。剩下的两支箭交给沃尔特·泰尔......说道:“照道理说最锋利的箭应该给那些能够一箭中的的人”。

在后来的狩猎中,这帮猎手展开队伍追捕猎物,被分配在沃尔特·泰尔的行伍中。泼伊克斯爵士则与其他人隔离开来,这是威廉生前最后一次在人前露面。

第二天,威廉被一大群农民发现。躺在树林里,一支箭正中肺部。威廉的尸体被贵族们遗弃在他倒下的地方,因为无论是按照英格兰的法律还是习俗,他们不得不赶回自己在英格兰和诺尔曼的封地去确保自己领地的安全。传说中他们被留在当地的炭房里,一个叫普吉斯的烧炭工人将国王的尸体用自己的大车拉到温彻斯特大教堂。

根据那些编年史的作者的记录,威廉之死并不是出于谋杀,沃尔特和威廉一起去打猎,沃尔特瞄准了一只雄鹿,一箭射去却正中威廉的胸膛。沃尔特试着想要去救助威廉但此时已无能为力。因为害怕被控弑君,沃尔特惊慌之中,跃马而去,这个传说版本被保留在马姆斯伯里的威廉1128年编写的“英国国王编年史”中:

对那些编年史作者而言,他们常用例如不可抗力这样的词汇来形容这个邪恶国王之死。当然,几个世纪以来,关于威廉二世是被谋杀的传言屡禁不止,因为这样正对威廉二世的蹊跷事件层出不穷,历史学家认为像沃尔特那样的神箭手,是不可能出这样的纰漏。威廉的兄弟亨利,曾经参与了那次狩猎活动,是威廉之死的直接受益人。在威廉死后不久他就登基。

泰尔的朋友,沙迦教士,在他亡命法国的时候保护过泰尔。之后曾经说过:有个贵族曾经声言,沃尔特·泰尔就用一只箭射死国王,但是我经常听说他,他无所畏惧,无所希冀,曾经就那一事件庄严宣誓保证说,他既没有在国王打猎的那片林子出现,也根本没有在树林里看到过国王。

一块叫鲁夫斯石的石碑被立在据说威廉落马而死的地方。

鲁夫斯石上的碑铭如下:

这块纪念碑由石头刻成。在一再的被破坏后,1841年起被用铸铁覆盖来加以保护。一座当地的房子以他命名。一家邻近的客栈名叫沃尔特·泰尔爵士。

鲁夫斯石

鲁夫斯石 (面 1)

鲁夫斯石 (面 2)

鲁夫斯石 (面 3)

相关

  • 金文陶文 ‧ 甲骨文 ‧ 金文 ‧ 古文 ‧ 石鼓文籀文 ‧ 鸟虫书 ‧ 篆书(大篆 ‧  小篆)隶书 ‧ 楷书 ‧ 行书 ‧ 草书漆书 ‧  书法 ‧ 飞白书笔画 ‧ 
  • 文斯·布兰德文斯·德沃·布兰德(Vance DeVoe Brand,1931年5月9日-)曾是一位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宇航员,执行过阿波罗-联盟测试计划、STS-5、STS-41-B以及STS-35任务。
  • 宽颚狐蝠宽颚狐蝠(学名: 或 ),哺乳纲、翼手目、狐蝠科宽颚狐蝠属下的单属种,而与宽颚狐蝠同科的动物尚有短颚果蝠、黑冠果蝠、斑翅果蝠、豕果蝠等之数种哺乳动物。
  • 迪特·吕斯特迪特·吕斯特(Dieter Lüst,1956年9月21日-)出生于芝加哥,是德国理论物理学家,2004年起任慕尼黑大学数学物理教授,马克斯·普朗克物理学研究所(慕尼黑)主任,研究方向为弦理论。2000年
  • 反垃圾邮件技术为了阻止垃圾邮件(mail spam),电子邮件系统的用户和管理员都使用了各种反垃圾邮件技术(英语:anti-spam techniques)。这些技术中的一些已经被嵌入产品、服务和软件中来帮助用户和
  • 蔡新蔡新(1707年-1799年),字次明,号葛山,清朝政治人物。福建漳浦人。曾任吏部、工部、刑部、礼部、兵部等五部尚书。乾隆元年(1736年)丙辰科二甲一名进士(传胪),选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升侍讲。
  • 穆尼基雷蒂穆尼基雷蒂(Muni Ki Reti),是印度北阿坎德邦Tehri Garhwal县的一个城镇。总人口7879(2001年)。该地2001年总人口7879人,其中男性4983人,女性2896人;0—6岁人口1032人,其中男540人,女49
  • 罗伯特·瓦尔泽罗伯特·瓦尔泽 (Robert Walser),瑞士德语作家,1878年4月15日生于瑞士伯尔尼州的比尔市,1956年12月25日卒于瑞士阿彭策尔/奥斯尔荷登州的赫利萨精神病疗养院。罗伯特·瓦尔泽父
  • 火攻火攻是冷兵器军事时代一种战术,即人为造成对方营地火灾或将对方军队引入可能被点火的陷阱。《三国演义》中有大量关于作战时使用火攻的例子,比如赤壁之战。《孙子兵法》第12篇
  • 鱼型链球菌 (Eldar, 1994)鱼型链球菌()又称海豚链球菌,是属于链球菌属的一种革兰氏阳性球形细菌。鱼型链球菌自20世纪70年代从亚马逊淡水豚中分离出来后,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