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拉比松帝国

✍ dations ◷ 2025-10-24 19:00:47 #1204年建立的国家或政权,1461年终结的国家或政权,特拉比松帝国,已不存在的亚洲君主国,已不存在的帝国,已不存在的亚洲国家

特拉比松帝国(希腊语:Αυτοκρατορία της Τραπεζούντας;格鲁吉亚语:ტრაპიზონის იმპერია)创立于1204年4月,是从拜占庭帝国分裂出的三个帝国之一,持续了257年。特拉比松帝国的第一代君主阿莱克修斯一世是科穆宁王朝最后一位皇帝安德洛尼卡一世的孙子,他在第四次十字军东征时预见十字军将攻取君士坦丁堡,便占据特拉布宗独立建国,声称继承了拜占庭帝国的法统而自号“罗马帝国”,但在尼西亚帝国收复君士坦丁堡后改国号为“全东方与海北及伊比利亚帝国”。在地理上,帝国的版图从未超过黑海南岸地区。1461年,奥斯曼帝国穆罕默德二世进攻特拉比松,国王大卫科穆宁投降,国亡。

在1461年帝国被奥斯曼帝国所灭后,大量信奉东正教的希腊人(称为本都希腊人)仍居住在古帝国的范围内至20世纪初。这些希腊人因为希腊土耳其人口互换而于1923年始被土耳其驱逐至今希腊境内。然而,在当地说希腊语的穆斯林则保留于居住地至今。

特拉布松帝国初期曾统治著黑海南岸的一系列地区,包括现今土耳其的锡诺普省、奥尔杜省、吉雷松省、特拉布宗省、巴伊布尔特省、居米什哈内省、里泽省和阿尔特温省。在13世纪,帝国更统治著黑海北岸的克里米亚半岛,包括克森尼索和刻赤。可是在1206年,锡诺普以西的领土都被与帝国西部接壤的尼西亚帝国占领,锡诺普也于1214年陷落于塞尔柱人手中。1222年以后,黑海北岸的土地渐渐改由热那亚人统治。

尽管如此,特拉布松帝国仍是三个拜占庭帝国的继承国中寿命最长的。其中位于小亚细亚西部的尼西亚帝国成功灭掉十字军建立的拉丁帝国,并重夺了君士坦丁堡;位于希腊伊庇鲁斯的伊庇鲁斯专制国则于13-14世纪逐渐崩溃,并在1340年被尼西亚君主所恢复的拜占庭帝国所占领。

重建的拜占庭帝国于1453年被奥斯曼帝国所灭,特拉布松帝国则持续至1461年才灭亡。

特拉比松帝国早期与罗姆苏丹国有着长期的战斗,晚期则与奥斯曼帝国作持久的抗争。1258年,阿拉伯帝国首都巴格达被忽必烈之弟旭烈兀率西征的蒙古军攻陷后,帝国的首都特拉比松城成为了丝绸之路西端的终点。在伊儿汗国的保护下,特拉比松得以透过丝路上的贸易而蓬勃发展,拥有着巨大的财富。1295年,马可·波罗亦取道特拉比松回到欧洲。在1297至1330年这段帝国的繁盛时期,她成为了当时世上主要的贸易中心,并以巨大的财富和艺术成就而闻名于世。

14世纪中期帝国经历了长达15年的内乱,帝国再也没法完全恢复其内部的凝聚力、崇高的商业地位和昔日的疆土。人文主义学者贝萨里翁(1401-1472)于帝国中期出生于首都特拉比松城。

1442年,奥斯曼帝国苏丹穆拉德二世曾尝试经海路攻占帝国的首都,但高大的海浪使船只难以登陆,土耳其军队因而被击退。1461年夏季,穆罕默德二世率领军队从布尔萨、经锡诺普围攻特拉比松城,大卫·科穆宁在城内坚持了一个月后,于同年8月15日投降。

维基共享资源中与特拉比松帝国相关的分类

坐标:41°00′23″N 39°43′50″E / 41.0064°N 39.7306°E / 41.0064; 39.7306

相关

  • hCG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英语: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简写为hCG)是一种糖蛋白激素,由胎盘的滋胚层细胞分泌,主要功能是刺激黄体,有利于雌激素和黄体酮持续分泌,以促进子宫蜕膜形
  • 实相实相,汉传佛教术语,最早源自鸠摩罗什,它被用来代表诸法真实的相貌,意同于真如、法性、法界等。实相一词,源自于鸠摩罗什所译佛经,包括《小品般若经》、《妙法莲华经》、《中论》、
  • 基础粒子粒子物理学中,基本粒子(英语:elementary particle)是组成物质最基本的单位。其内部结构未知,所以也无法确认是否由其它更基本的粒子所组成。随着物理学的不断发展,人类对物质构成
  • 西南季风西南季风,属季风亚洲中的一个季风。盛行于南亚、东南亚及部分东亚一带,为风向西南的夏季季风。西南季风来自于低空的越赤道气流。这种气流在亚洲被称为“西南季风”。西南季风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br />湖南省委员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湖南省委员会,简称湖南省政协,成立于1955年2月。它的前身是湖南省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简称湖南省协商委员会)。
  • 包可以指:
  • 卡尔·冯·马齐乌斯卡尔·冯·马齐乌斯(全名卡尔·弗里德里希·菲利普·冯·马齐乌斯,德语:Carl Friedrich Philipp von Martius,1794年4月17日-1868年12月13日),是德国植物学家和探险家。 他出生于
  • 贝纳多·贝洛托贝纳多·贝洛托(Bernardo Bellotto)(1721年或1722年-1780年10月17日)是一位威尼斯的城市风景画家、蚀刻版画画家,以其为欧洲城市(德累斯顿,维也纳,都灵和华沙)创作的风景画闻名。他是
  • 保罗·康朋皮埃尔·保罗·康朋(法语:Pierre Paul Cambon,1843年1月20日 - 1924年5月29日),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时期政治家、外交家。保罗·康朋原本是儒勒·费里的私人秘书,1872年担任奥布省长,1
  • 方济各·阿尔瓦雷斯·马丁内斯方济各·阿尔瓦雷斯·马丁内斯(西班牙语:Francisco Álvarez Martínez;1925年7月14日-)是天主教西班牙司铎级枢机及托莱多总教区荣休总主教。方济各于1925年7月14日在西班牙阿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