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芝加哥1号堆
✍ dations ◷ 2025-02-23 12:32:37 #芝加哥1号堆
芝加哥1号堆(英语:Chicago Pile-1)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核子反应堆,由恩里科·费米、利奥·西拉德等人在美国芝加哥大学建立,于1942年12月2日产生可控的铀裂变链式反应,最初输出功率为0.5瓦特,人类从此进入原子能时代。芝加哥1号堆是美国曼哈顿计划的一部分,其成功运转为1945年7月16日美国的第一颗原子弹的成功爆炸(Trinity Test)奠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芝加哥1号堆的研究项目属于美国曼哈顿计划的一部分,由阿瑟·康普顿所领导的芝加哥大学冶金实验室负责,恩里科·费米为项目的实际领导。反应堆的具体位置位于芝加哥大学体育场Stagg Field下方。1942年12月2日,芝加哥1号堆内部成功产生可控的铀核裂变链式反应、开启了人类的原子能时代。恩里科·费米、阿瑟·康普顿、利奥·西拉德、尤金·维格纳等等共49位科学家在现场见证了这一时刻。芝加哥1号堆的成功运转为1945年7月16日美国第一颗原子弹的成功爆炸奠基。芝加哥1号堆最初的输出功率为0.5瓦特,它由4万多个石墨块包围着1万9千片铀核燃料构成。费米将芝加哥1号堆的设备描述为“粗制的一堆黑色砖块和木料(a crude pile of black bricks and wooden timbers)”。它是由大量石墨和铀、镉、铟和银的“控制棒”,并且不像大多数随后的核反应堆,它没有辐射屏蔽或冷却系统。芝加哥1号堆于1943年停止运行,并被拆卸运输到芝加哥红门森林(Red Gate Woods),在那里被重新组装并安装了防辐射系统,成为了芝加哥2号堆(Chicago Pile-2, CP-2),而芝加哥2号堆所在的位置就是后来著名的美国第一个国家实验室阿贡国家实验室所在地。1967年,英国著名雕塑家亨利·摩尔设计制作的芝加哥一号堆纪念碑“核能(Nuclear Energy)”在芝加哥大学校园内建成,这个地点现在是一个美国国家历史名胜和芝加哥地标。
相关
- 家畜胚胎学家畜胚胎学是胚胎学的一支,为研究家畜和家禽的胚胎的机理产生发展的学科。其研究范围包括家畜家禽是从受精到分娩或孵出之前,胚胎子宫或卵膜发育的过程。
- ΚKappa(大写Κ,小写κ,中文音译:卡帕),是第十个希腊字母。Kappa又可以指:
- 行政法院系统法国行政法院是法国司法机构的一个分支,专门处理以政府为被告的诉讼。它包括很多下属机构,其中最高级别的是法国国家行政法院。
- 古斯芒若泽·亚历山大·“凯·拉拉·沙纳纳”·古斯芒(葡萄牙语:José Alexandre "Kay Rala Xanana" Gusmão,1946年6月20日-),东帝汶在2002年5月20日独立后的第一位总统。沙纳纳(Xanana)
- 存储器计算机存储器(英语:Computer memory)是一种利用半导体、磁性介质等技术制成的存储数据的电子设备。其电子电路中的数据以二进制方式存储,不同存储器产品中基本单元的名称也不一
- 性别转换疗法性别重置疗法(英语:Sex reassignment therapy)是性别转换的医学层面,也就是说,修改自己的性别特征以更好地符合自己的性别认同。它可以包括激素替代疗法(HRT)以改变继发第二性征,性
- 莉比·伦顿莉斯贝丝·“莉比”·特里克特(英语:Lisbeth "Libby" Trickett,1985年1月28日-),生于昆士兰州汤斯维尔,娘家姓为伦顿(Lenton),2007年结婚后改为夫姓。澳大利亚女子游泳运动员。莉比是
- 人类血型抗原人类血型系统,是人类红细胞膜表面各种血型抗原系统的统称。根据国际输血协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Blood Transfusion,ISBT)的认定,包括最为常见的ABO血型系统和恒河猴血型
- 科氏力科里奥利力(英语:Coriolis Force;简称科氏力)是一种惯性力,是对旋转体系中进行直线运动的质点由于惯性相对于旋转体系产生的直线运动的偏移的一种描述。此现象由法国著名数学家兼
- 中国地理学会 (北京)中国地理学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地理学领域的学术组织,现隶属于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挂靠在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地理学会的前身中国地学会于1909年在天津成立。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