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芝加哥1号堆
✍ dations ◷ 2025-07-19 00:05:39 #芝加哥1号堆
芝加哥1号堆(英语:Chicago Pile-1)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核子反应堆,由恩里科·费米、利奥·西拉德等人在美国芝加哥大学建立,于1942年12月2日产生可控的铀裂变链式反应,最初输出功率为0.5瓦特,人类从此进入原子能时代。芝加哥1号堆是美国曼哈顿计划的一部分,其成功运转为1945年7月16日美国的第一颗原子弹的成功爆炸(Trinity Test)奠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芝加哥1号堆的研究项目属于美国曼哈顿计划的一部分,由阿瑟·康普顿所领导的芝加哥大学冶金实验室负责,恩里科·费米为项目的实际领导。反应堆的具体位置位于芝加哥大学体育场Stagg Field下方。1942年12月2日,芝加哥1号堆内部成功产生可控的铀核裂变链式反应、开启了人类的原子能时代。恩里科·费米、阿瑟·康普顿、利奥·西拉德、尤金·维格纳等等共49位科学家在现场见证了这一时刻。芝加哥1号堆的成功运转为1945年7月16日美国第一颗原子弹的成功爆炸奠基。芝加哥1号堆最初的输出功率为0.5瓦特,它由4万多个石墨块包围着1万9千片铀核燃料构成。费米将芝加哥1号堆的设备描述为“粗制的一堆黑色砖块和木料(a crude pile of black bricks and wooden timbers)”。它是由大量石墨和铀、镉、铟和银的“控制棒”,并且不像大多数随后的核反应堆,它没有辐射屏蔽或冷却系统。芝加哥1号堆于1943年停止运行,并被拆卸运输到芝加哥红门森林(Red Gate Woods),在那里被重新组装并安装了防辐射系统,成为了芝加哥2号堆(Chicago Pile-2, CP-2),而芝加哥2号堆所在的位置就是后来著名的美国第一个国家实验室阿贡国家实验室所在地。1967年,英国著名雕塑家亨利·摩尔设计制作的芝加哥一号堆纪念碑“核能(Nuclear Energy)”在芝加哥大学校园内建成,这个地点现在是一个美国国家历史名胜和芝加哥地标。
相关
- 制造生产在经济学中指的是厂商或服务提供者,把其可以支配的资源(也就是生产要素)转变为商品(有形产品或无形服务(英语:Goods and services))的过程,而且所产生的商品有价值,可以对消费者产
- 语言能力语言能力,又称为语言学能力、语言才能、语言本能,是指一个人所拥有的关于其母语的知识和技能。例如,了解字词都是什么含义,如何将字词组成句子以及字词如何发音等等。Noam Choms
- 张道陵张道陵(34年-156年),一名张陵,字辅汉,东汉沛国丰县(今江苏徐州市丰县)人,被视为正一道的创始者,是五斗米道的创始人。道教徒称他为张道陵天师、祖天师、正一真人。相传张道陵以虎为座
- 诺尔斯威廉·斯坦迪什·诺尔斯(英语:William Standish Knowles,1917年6月1日-2012年6月13日),美国化学家。因在手性催化还原反应方面的研究,和野依良治、巴里·夏普莱斯一起获得2001年诺
- 奎托坐标:12°23′S 16°56′E / 12.383°S 16.933°E / -12.383; 16.933奎托(Kuito)位于安哥拉中部,为比耶省的首府,于1975年之前属葡萄牙统治时期的名称为席尔瓦波多,奎托于1993年-1
- 拌拌,粤语称捞(音:lou1),是一种准备食物的方法,做法是把酱料与其他食物材料拌匀。拌这种方法常用于淀粉质食物身上,例如面、檬粉、饭等,亦有用于凉菜和非熟食如沙拉、凉拌、鱼生等。
- MacTutor数学史档案MacTutor数学史档案是一个曾获奖的数学史网站,架于苏格兰圣安德鲁斯大学,目前由John J. O'Connor与Edmund F. Robertson维护。此网站包含许多古代与当代数学家的详细传记、各
- 国立高雄大学国立高雄大学(英语:National University of Kaohsiung,缩写:NUK),简称高大,位在中华民国台湾高雄市楠梓区,是一所2000年成立的国立大学。于2006、2007、2015~2016年荣获中华民国教育
- span class=nowrapTmClsub3/sub/span氯化铥,又称三氯化铥,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TmCl3,它可以形成黄色晶体。氯化铥有YCl3(AlCl3)的层状结构,铥为八面体的。氯化铥的水合物可以通过氧化铥和浓盐酸反应得到。
- 量子缠结在量子力学里,当几个粒子在彼此相互作用后,由于各个粒子所拥有的特性已综合成为整体性质,无法单独描述各个粒子的性质,只能描述整体系统的性质,则称这现象为量子缠结或量子纠缠(q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