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里德里希一世 (神圣罗马帝国)

✍ dations ◷ 2025-09-14 23:51:53 #弗里德里希一世 (神圣罗马帝国)

弗里德里希一世(德语:Friedrich I;1122年—1190年6月10日)也被称为红胡子弗里德里希(意大利语:Federico Barbarossa),或者巴巴罗萨(德语:Barbarossa,音译自意大利语的“红胡子”),霍亨斯陶芬王朝,罗马人民的国王(1152年-1190年在位)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155年加冕)。他也是德意志的施瓦本公爵(称弗里德里希三世,1147年起)和意大利的国王(1154年-1186年)。他的父亲是施瓦本公爵弗里德里希二世,母亲是巴伐利亚的朱迪丝(属韦尔夫家族)。按亲属关系,他是国王康拉德三世的侄子。

弗里德里希一世像所有有才干的皇帝一样,试图在德意志境内驾驭桀骜不驯的诸侯。他在1158年颁布采邑法令,要求所有接受采邑者为皇帝服兵役。他的另一个重大举措是把大的诸侯领地分割成多块,因此在1156年将奥地利从巴伐利亚公国分出来,使之成为独立公国。弗里德里希一世企图把王室直辖的领地连成一片,并仰赖家臣进行统治。通过迎娶勃艮第女伯爵贝亚特丽丝,他成为勃艮第-普法尔茨伯爵。

弗里德里希一世对意大利的强烈兴趣使意大利事务成为他生命中最主要的部分。弗里德里希一世的绰号是红胡子,在意大利语中,红胡子的译音为巴巴罗萨,意思是这位入侵者在意大利残杀无辜,让意大利人的血染红他的胡子,由此可见意大利人与弗里德里希之间的血海深仇。

为征服伦巴第诸城市,使这些富饶地区成为帝国的税收来源,弗里德里希一世长期执行侵略意大利的政策。他对意大利进行过5次军事入侵(1154年、1158年、1163年、1166年和1174年)。为巩固帝国在意大利统治,恢复德意志各公国的秩序。1153年与教宗达成康士坦斯协议,承诺保护教宗国,并帮助教宗夺取罗马的控职权。取得教宗的支持后,弗里德里希一世对意大利进行六次远征并于1155年拿下罗马。1158年第二次占领米兰,并在意大利北部地区建立政权。然而这一举动导致他与历山三世的长期斗争,西西里和教宗国组成伦巴第同盟,复叛的米兰还绑架了他的皇后贝亚特丽丝迫使她倒骑驴出城以为羞辱。1162年,弗里德里希一世再征服米兰,并毁了其城防和教堂。

1167年弗里德里希一世在图斯库卢姆之战中大败联军,攻入罗马,驱逐教宗历山三世,由对立教宗帕斯卡尔三世给贝亚特丽丝加冕为皇后。然而一场瘟疫席卷他的军队,导致他不得不班师回朝,途中还在苏萨遭遇了袭击,他扮作马夫丢下贝亚特丽丝逃跑了,贝亚特丽丝被俘直到次年获释。

1176年,伦巴第联盟(此时威尼斯和拜占庭也加入到联盟中)在莱尼亚诺战役中彻底打败弗里德里希一世,迫使他在次年签订《威尼斯和约》,承认历山三世而否定帕斯卡尔三世,也不再称由后者加冕的贝亚特丽丝为皇后;并在1183年的康斯坦茨和约中承认地方城市拥有自由选举执行官的权利。不过弗里德里希一世的意大利政策也取得一定成效。他不顾教宗乌尔巴诺三世的反对,通过安排儿子亨利与西西里王国的继承人科斯坦察结婚,霍亨斯陶芬王朝最终取得对西西里的统治权。然而,正是西西里领地成为后来霍亨斯陶芬王朝与教宗残酷争斗的根源,这场争斗最终使霍亨斯陶芬家族被斩尽杀绝。

虽然弗里德里希一世和他的帝国威名赫赫,但在业已形成诸侯割据的德意志,他的中央集权政策仍然受到强有力的挑战。他的主要敌人和竞争对手是他的表弟也是曾经的好友萨克森公爵狮子亨利,亨利并在1156年兼领了巴伐利亚。1174年,由于狮子亨利拒绝参加对意大利的军事行动,弗里德里希一世向亨利进攻并将之打败。亨利的大部分土地都被剥夺,只保住了不伦瑞克和吕讷堡。但弗里德里希一世并未将狮子亨利被没收的领地划入王室领地,而是将它们分给了其他公爵。从此这就在德意志成为一种惯例,即被没收的公爵领地只能短期为皇帝所拥有。

1189年,弗里德里希一世在与教宗和解后,与英国国王理查德一世和法国国王腓力二世一起领导了第三次十字军东征。然而,他最终未能到达圣地。在带领德军东征的途中,68岁的老皇帝在骑马渡过萨列法河(Saleph,即中世纪拉丁语中对格克苏河的称谓)时,堕河溺亡,但关于弗里德里希一世的死,后世也有不同的说法,马基维利在其著作《佛罗伦萨史》提出:红胡子是因为在萨列法河中洗澡,受凉患病而亡;而据《安斯伯特》记载 皇帝不顾众人的劝告,选择游过河,被水流卷走;另外根据同时代的阿拉伯史学家伊本·艾西尔的说法,弗里德里希一世下到河里洗澡,结果淹死在水还不到他腰部的地方。

巴巴罗萨死后,其儿子弗里德里希六世率领的德意志残军,以及Géza大公率领的匈牙利军,试图将巴巴罗萨大帝的遗体葬在耶路撒冷,他们并尝试以醋保存巴巴罗萨大帝的遗体;然而以醋保存巴巴罗萨大帝遗体的尝试失败,结果巴巴罗萨的肉最后被葬在安条克的圣彼得教堂(英语:Church of Saint Peter),骨头被葬在泰尔的礼拜堂;而巴巴罗萨的心脏则安葬在大数的圣保罗堂。

相关

  • 哈姆莱大学哈姆莱大学(Hamline University),又译翰墨林大学、哈姆林大学,是位于美国明尼苏达州圣保罗的一座私立文理学院,创立于1854年。其名来自联合循道会主教列奥尼达斯·哈姆莱(Leonidas
  • 吼猴Mycetes Illiger, 1811 Stentor É. Geoffroy, 1812吼猴是指吼猴亚科(学名:Alouattinae)吼猴属(学名:Alouatta)下的一类新世界猴,身体粗壮,雄猴体长约57厘米,尾长约50厘米,雌猴比雄猴
  • 东亭站 (无锡地铁)坐标:31°35′02″N 120°21′32″E / 31.58383°N 120.35899°E / 31.58383; 120.358992号线 往梅园开原寺方向:06:10 往无锡东站方向:06:21 5号线 往东北塘方向:(未开通) 往蠡湖
  • 安芝儇安芝儇(韩语:안지현,英语:An Ji-Hyun,1997年10月3日-),韩国女艺人、啦啦队长。 一般人会将其与徐贤淑(斗山熊)、李娜景(斗山熊)合称为第三代啦啦队3队长,同时也是韩职第三代啦啦队长的翘
  • 多刺毛贝绵蟹多刺毛贝绵蟹(学名:),又名刺贝绵蟹或多刺贝绵蟹,为绵蟹总科贝绵蟹科贝绵蟹亚科毛贝绵蟹属 下的一个种。原属贝绵蟹属。本物种亦是属的模式种。分布于奎提维岛以及中国大陆的西沙
  • 麦克斯·埃尔曼麦克斯·埃尔曼(Max Ehrmann,1872 – 1945),美国作家、诗人和律师。《我们最需要的》(Desiderata)作于1927年,是他最有名的一首诗歌。
  • 陈沂 (主持人)陈沂(1984年3月26日-),台湾网络名人、活动主持人,出生于台湾台北市。毕业于台北市私立薇阁高级中学、国立台北大学法律学系财经法学组,于国立台北大学法律学系硕士班财经法学组肄
  • 程门雪程门雪(1902年-1972年),名振辉,号九如、壶公,男,安徽婺源(今属江西)人,中国中医学家,曾任上海中医学院首任院长,第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 施瓦茨堡-鲁多尔施塔特的玛丽施瓦茨堡-鲁多尔施塔特的玛丽(德语:Marie von Schwarzburg-Rudolstadt,1850年1月29日-1922年4月22日),梅克伦堡-施威林大公夫人,末代施瓦茨堡亲王金特·维克多的姐姐。1868年,18岁的玛丽与45岁的梅克伦堡-施威林大公腓特烈·法兰兹二世结婚,两人共有3子1女:
  • 疑惑 (1982年小说)《疑惑》,是一部由松本清张所写的推理小说。最初于1982年2月号《オール读物》刊载,标题为《昇る足音》。更改标题后,于同年3月的文艺春秋与中篇《不运な名前》并录出版。1982年由松竹发行成电影,其后更5次改篇成电视剧。《松本清张SP疑惑》(日语:松本清张ドラマスペシャル疑惑),为朝日电视台60周年纪念的电视剧,2019年2月3日于日曜Prime(日语:日曜プライム)时段播出。事件舞台为热海市。本剧是津川雅彦的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