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统制派
✍ dations ◷ 2025-11-12 07:41:40 #统制派
统制派是大日本帝国陆军内部存在的派系。初期主张以暴力革命手段对国家进行革新,建设“高度国防国家”(“总体战”体制)为目标对抗西方列强,之后理念转变,主张通过合法形式实现政治上的诉求。对陆军内的纪律统制抱持尊重,遂称“统制派”。与日本陆军内部为了彻底改造国家而不惜断然采取直接行动的皇道派对立,争夺陆军的控制权。1936年二二六事件后,统制派彻底掌握了陆军实权,确立了对陆军的绝对控制。
早期统制派的核心人物为永田铁山,永田被刺杀后,统制派的核心人物是东条英机。统制派主张保持陆军中央机构稳定的统制,通过自上而下的合法手段进行国家改造,建立军部独裁,主张消除陆军内部的派系,主张南进论以英、美为敌,对中国以战争解决“中国问题”,对苏联缔结互不侵犯条约。进入1930年代,在清洗长州藩派阀势力之后,犬养毅内阁时,1931年12月皇道派首领人物荒木贞夫就任陆军大臣,利用人事安排皇道派势力占据日本陆军内部重要岗位。1934年支持统制派的林铣十郎接替荒木贞夫出任陆军大臣,启用永田铁山出任陆军省军务局长,借助人事调整削弱皇道派势力,统制派在与皇道派的斗争中占了上风。1935年7月在皇道派军官中享有很高威望的真崎甚三郎被免去陆军教育总监的职务,皇道派与统制派之间的矛盾激化。1935年8月相泽事件中永田铁山被刺杀。1936年二·二六事件之后,在肃军运动中,陆军内部的皇道派势力被清洗,统制派掌握了陆军内部的主导权。通过恢复军部陆、海军大臣现役武官制,利用陆军不合作倒阁等政治手段,最终建立极权内阁,成为陆军及其内外政策的主导者。
相关
- 遗传学入门遗传学是一门研究基因的学科,其目的是尝试解释什么是基因以及它们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基因的作用,可以认为是现存生物从其远祖所继承下来的特质。而基因学所探索的其中一个方向
- 恩格勒阿道夫·恩格勒(全名海因里希·古斯塔夫·阿道夫·恩格勒 德语:Heinrich Gustav Adolf Engler)(1844年3月25日-1930年10月10日)是一名德国植物学家,他在植物分类学和植物地理学上有
- 聚氨酯聚胺酯(英语:Polyurethane,IUPAC缩写为PUR,一般缩写为PU),是指主链中含有氨基甲酸酯特征单元的一类高分子。这种高分子材料广泛用于黏合剂,涂层,低速轮胎,垫圈,车垫等工业领域。在日常
- 斯维德伯格单位斯维德伯格(英语:svedberg,符号为S,有时为Sv,不要将此Sv与表示国际单位制单位西弗以及非国际单位制单位斯维尔德鲁普的Sv相混淆)是一个用于表示沉降系数的非国际单位制物理单位。
- 苯二氮䓬苯二氮䓬类药物(拉丁语:Benzodiazepines,BZDs、䓬/zhuó/),又译苯二氮平,是一种精神药物,其核心化学结构是一个苯环和一个䓬环。第一种此类药物是氯氮䓬(利眠宁),由Leo Sternbach在195
- 如意如意,别名“握君”,中国传统工艺品,起源于古代中国人的“爪仗”(即俗称的“不求人”、“痒痒挠”)。如意大致可分为三种,直柄式如意,造型线条简单,是为天官如意。顶端造型形似灵芝的
- 中庭中庭,是四周由建筑物围绕而成的空地。中庭可能是广场、花园、球场或四合院中间的空地。在建筑中,中庭是指一块开阔的空间,通常有几层楼高并开有窗户,在办公楼中中庭通常紧邻主入
- 衣冠南渡衣冠南渡,指晋朝时中原政权和文明首次大规模南迁,由黄河流域迁至长江流域。八王之乱后,晋怀帝、晋愍帝时期之中原地区仍战争不断,内徙的周边部族相继建立政权,威胁到西晋政权,最终
- 蛞蝓.mw-parser-output ruby.zy{text-align:justify;text-justify:none}.mw-parser-output ruby.zy>rp{user-select:none}.mw-parser-output ruby.zy>rt{font-feature-settings:
- 长颈鹿科长颈鹿科(学名:Giraffidae)属于偶蹄目反刍亚目。本科下又分长颈鹿属的长颈鹿(Giraffa camelopardalis)与㺢㹢狓属的㺢㹢狓(Okapia johnstoni)两种。都分布于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