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怖主义组织伊斯兰国曾多次以反对鼓吹偶像崇拜为由,以铁锤、炸药等工具破坏侵占地区的清真寺、神殿、教堂、古代和中世纪时期的历史遗迹等文化遗产,或是把文物盗去及变卖,为组织筹募资金;联合国安理会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际组织均曾谴责此行径。
伊斯兰国破坏古代的雕塑作品和宫殿,并声称此举是因为这些古迹抵触伊斯兰教的教义。该组织曾占领伊拉克重要城市摩苏尔,组织的武装分子用槌和电钻摧毁当地博物馆收藏的文物,并把他们破坏文物的过程拍成影片,上载至社交网站Twitter;武装分子在博物馆内走动,一看见有文物,就用锤子把雕像推倒,砸得粉碎,他们又跑到收藏雕像的储存室,拆开雕像上的保护胶,把它们完全破坏。有武装分子表示他们破坏的古代艺术品是不信真主者的偶像,又指是先知让他们把这些艺术品都毁掉;武装分子认为,先知在攻陷麦加后亲自铲除雕像,并命令他们在征服新国度铲除所有雕像。武装分子又破坏博物馆旁的考古遗址,用电钻破坏石像,有亚述时代的石像不见了头部。
除了大肆破坏古迹外,伊斯兰国亦在博物馆和古迹抢掠历史文物,并与邻近地区的黑帮合作,把文物走私出境,并在eBay等网站上拍卖,从而筹集资金。有伊拉克的官员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表示,走私文物是伊斯兰国继走私石油后的第二大的资金来源,为该组织筹集了数以百万美元计的资金;伊斯兰国还设有管理文物古迹的部门,并会发出“挖掘文物许可证”。
在伊斯兰国破坏尼姆鲁德遗址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对此行径表示谴责,认为此举可能已经成战争罪行;她又呼吁伊拉克民众、当地的政治和宗教领导人、以至全世界人民为此事站出来,尽力保护文化遗产。伊斯兰国攻占巴尔米拉后,联合国安理会谴责该组织破坏伊拉克和叙利亚的文化遗产,对伊斯兰国及有关组织抢掠和走私文物的行径表示关注,又强调要把有关人士绳之以法。联合国大会亦在伊拉克和德国的倡议下通过决议,表示要制止伊斯兰国破坏文物的行径,又呼吁各国反对走私艺术品,切断伊斯兰国部分的资金来源。
俄罗斯东方学家、史学家阿斯科尔德·伊万奇科认为,游说和谴责都不能阻止伊斯兰国破坏文化遗产,唯一能有效抵抗该组织的手法是诉诸武力,战胜和击溃他们。
在巴尔夏明神庙被炸毁后,英国牛津大学数字考古研究院(英语:Institute for Digital Archaeology)曾宣布启动一项将受伊斯兰国摧毁威胁的历史遗迹和古物数字化保存与记录的计划,将把5000部平价的3D照相机(英语:3D camera)送往中东,这项计划会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合作,当已拍摄文物遭到破坏后用3D打印技术复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