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克里斯蒂安·法布里丘斯

✍ dations ◷ 2025-11-12 01:09:47 #1745年出生,1808年逝世,丹麦昆虫学家,乌普萨拉大学校友

约翰·克里斯蒂安·法布里丘斯(丹麦语:Johann Christian Fabricius,1745年1月7日-1808年3月3日)是一位丹麦昆虫学家,因通过昆虫的口器进行昆虫分类的研究而知名。出生于丹麦南部城市岑讷,曾在德国的阿尔托纳和哥本哈根等地学习,后进入瑞典乌普萨拉大学学习,成为卡尔·林奈的学生。1775年被基尔大学聘为自然历史学和金融学教授。主要著作有《》 (1775),《》(1776),《》(1778),《》(1781),《》(1781),《》(1792–98),《》(1804)。

法布里丘斯1745年1月7日生于丹麦石勒苏益格公国岑讷市,是当地医生约翰·克里斯蒂安·法布里丘斯和安·汉宁森的次子。老法布里丘斯思想开放,在1754年给两子种痘,为公国首例。对儿子的教育,他文体并重,亲传骑射,板球,九柱戏,并延家教授习道德,绘画,舞蹈,音乐,和语言。不过相对拉丁文等枯燥学科,小法布里丘斯对父亲年轻时收集的四卷腊叶标本集更感兴趣。标本集里的植物以杜纳福尔的体系命名,兄弟俩将它们取出,比对林奈的《植物种志》重新鉴定并以此为乐。他们也自己采集植物,捕捉昆虫,学习《植物种志》及《植物学哲学》。法布里丘斯喜欢读书,十四,五岁时即熟读了彭托皮丹的《挪威的自然历史》。1761年,法布里丘斯随父到阿尔托纳的文科中学学习应用数学与拉丁作文,并于1762年进入哥本哈根大学。同年秋天,父亲准其与亲友索伊加前往乌普萨拉大学学习。他在那里师从林奈,度过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两年”。

相关

  • 河豚毒素河鲀毒素(英文:Tetrodotoxin,缩写:TTX)是一种强力的神经毒素,目前并没有有效的解毒剂,它会和神经细胞的细胞膜上的快速钠离子通道结合,令神经中的动作电位受阻截。它的名字来自鲀形
  • 进化 (消歧义)演化、演变、演进、是翻译自英文“Evolution”,这个字有许多意义,其中包括许多作品。以下名单为列举 ,关于更多以Evolution为名的事物,可参考其他语言版本。
  • 威廉·杰克逊·胡克威廉·杰克逊·胡克(英语:William Jackson Hooker,1785年7月6日-1865年8月12日)是英国植物学家。胡克出生于诺里奇。父亲是一位神学家,精通德国文学,尤其喜好种植稀奇的植物。他在
  • 詹世钗詹世钗(Chang Woo Gow、Zhan Shi Chai)(1841年12月20日-1893年11月5日),字玉轩,乳名五九,有“中国巨人”(Chang the Chinese Giant)之称,19世纪清朝人,生于道光年间,卒于光绪年间,身高达到
  • 集体耕作集体耕作以及共同耕作是多种农业生产中的一种。是由多位农业主合资进行农业生产。这种集体的类型本质上是一个在各农业主在农业活动共同参与的农业生产合作社。集体农庄的典
  • 几内亚湾流畿内亚洋流(Guinea Current)为一个缓慢温暖的洋流,其水流沿着西非畿内亚地区(Guinea (region))岸边向东流。
  • 人工降雨人工降雨或人造雨(英语:rainmaking或cloud seeding),是指在天上有云的情况下,通过人工手段催化降雨。一般是通过降低云层中的温度,使云中小水滴凝聚形成大水滴,从而实现降雨。人工
  • 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AMNH.org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American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位于美国纽约曼哈顿上西城第八大道及第79街交界,是专注于天文学、地球科学、人类学、古生物学、生物学等的博
  • 台湾绒螯蟹直额绒螯蟹(学名:Eriocheir rectus),又称台湾绒螯蟹,为绒螯蟹属的动物。分布于日本、台湾岛以及中国大陆的广东等地,生活环境为海水,常生活于淡水中以及在河口处产卵繁殖。因体色青
  • 埃德蒙·费尔普斯埃德蒙·斯特罗瑟·费尔普斯(英语:Edmund Strother Phelps, Jr.,1933年6月26日-),美国经济学家,现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政治经济学教授。他通过研究证明了低通货膨胀率如何导致人们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