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帆船

✍ dations ◷ 2025-09-18 15:54:59 #中国帆船
中国帆船,或称中式帆船,是历史上于东洋水域被广泛使用的帆船,可归类为东洋帆船的一种。文献中的中国帆船首次出现于汉朝的《南州异物志》。根据该书描述,汉朝时中国帆船设计4个风帆,并不直接迎风,而是横向且稍倾斜地面对迎风面。在献牲些微航速的条件下,能够使船只在逆风之下前进,无需像使用大量横帆的船只一样降帆。在帆的材质方面,则是使用竹竿加强的硬性篷帐。当时最大的船长达20米,宽10米,可以容纳七百人的重量,或260吨以上的物件。至宋代几经改良,于15世纪至17世纪中期,大量出现于东方海洋,因地制宜地演变成多种不同的船身及帆具,构造及索具各异,帆船部件名称因各地方言而有别。郑和下西洋期间明朝特使郑和的船队遍游东亚、南亚、沙特阿拉伯,更远达非洲马达加斯加北部水域。清人编写的明史中有描述郑和当时的帆船,长约120多米,宽度约40多米,称为宝船。十八世纪后,中国民间所用的帆船仍然多为中式帆船,该类型帆船排水量小,船底设有多道防水舱,活跃于中国近海,用作贸易时运载货品之用。王冠倬的《中国古船图谱》为中国古船研究的整理性著作。历代的中国帆船设计各异,大致可分为几大类型。依其建造地点不同而有不同名称,如福建所建造者,最为有名,称为福船。其他尚有广东的广船、厦门船、宁波船等。也有一些因小型改变或是军事用途,而不同名者,例如鸟船、草撇船、冬船、开浪船、海沧船等。沙船是历史悠久的一种船型,源自江苏崇明,在唐宋时期经已成型,主要使用于长江流域与北方沿海。其名称来自其航行的 北方海域多为沙岸地形,因其船底平、方艏方艉、吃水浅,因此能直接驶上沙岸坐滩,不因离水、搁浅而倾斜翻覆,适用于有较小风浪且地形为沙岸之地区,所以在明清时期始称作沙船,也作“防沙平底船”,但由于沙船吃水过浅,不会作远海航行之用。该类船只多见于北方海域,广泛使用于大运河淤浅时运粮至北方, 明朝曾有其不少海难的记录。平时为运输用船,战争时也会被征用为运兵船。沙船的纵向结构采用平板龙骨,从而使纵向强度得到加强。同时,有采用水密隔舱,提高抗沈性。另外配有太平篮,一种是以竹条编织的装有石块的篮,有风浪时悬于水中,可使船减少摇摆。鸟船首形似鸟嘴,是明清时期南部海域的一种小型快船。清代《浙江海运全案》有记载,鸟船“头小身肥,船身长直,除设桅、篷外,两侧有橹二只,有风扬帆,无风摇橹,行驶灵活,而且篷长橹快,船行水上,有如飞鸟”。戎克船,又称为“䑸”,中国古帆船的一种。戎克船为小型帆船,帆数不超过三面。 林斯豪顿(Jan Huygen van Linschoten)所著作的《东印度水路志》当中曾描绘16世纪航行于亚洲海域的中国戎克船。老闸船为传统戎克船的改装版本,是大约于1550年在澳门发展起来的一种小型帆船,结合了东西方帆船设计的优点。排水量小,比传统大型帆船更快,需要更少人手,建造维修也较简易。英国商人于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将其引入英资商队,引发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亚罗号就是一艘老闸船。战座船为一作战用船只,作为明朝水军指挥官的座舰,故名为战座船,为当时战船中尺寸最大、装潢最齐备者。明朝由于海上倭寇之患甚烈,对水师的建军备战甚为积极。明朝中叶《龙江船厂志》一书有对其的描述。福船多见于东南海域,特征为艏艉两端高翘,一般吃水四米。古代福船高大如楼,底尖上阔,首尾高昂,两侧有护板。全船分四层,下层装土石压舱,多用于海上贸易与交通往来。明代水师主要以福船组成,船首高翘,带有坚强的冲击装置,乘风下压能犁沈敌船。历史上最著名的柚木福船为“耆英号”,因曾远洋至美国、英国等地访问而闻名。以接近一般帆船的速率来看,若是能提供 5kW 的功率,福船可达 4.7 节的速率。关于扶正力臂曲线对于船只稳定性的影响,福船稳定范围甚大,能在天候险恶的海域航行,是理想的航运船只船型。普通福船的稳度消失角为123°,为沙船的两倍,遇上大风浪也不会轻易倾侧,适合远洋航海。从稳度安全域的表现来看,福船的稳度安全性佳,遇到大浪时,福船式的船有较大机会存活。郑和下西洋船队的主要船舶叫宝船。《明史·兵志四》:“(宝船)能容百人。底尖上阔,首昂尾高,柁楼三重,帆桅二,傍护以板,上设木女墙及炮床;中为四层,最下实土石,次寝息所,次左右六门,中置水柜,扬帆炊爨皆在是。最上如露台,穴梯而登,傍设翼板,可凭以战。矢石火器皆伏发,可顺风行。”该船型因多在广东沿海制造而得名,它的基本特点是头尖体长,梁拱小,甲板脊弧不高。船体的横向结构用紧密的肋骨跟隔舱板构成,纵向强度依靠龙骨维持。以铁力木所造,结构坚固,有较好的适航性能和续航能力。钓艚是浙江的渔船船型,近似于宁波船,从前多于温州一带建造,近代则仍常见于福建惠安和厦门一带。外型介乎沙船与福船之间,适合沿海各处航行,作为运载多艘小舢板的“母船”,小舢板在渔场下水独立开展延绳钓作业。

相关

  • 鼻息肉鼻息肉(英文又称Nasal Polyp, NP,中文又称鼻肉芽肿)是在鼻子或鼻窦里生长的肉芽肿,大多是未癌化的良性组织。 症状包括呼吸困难、嗅觉丧失、味觉变差、鼻涕倒流以及流鼻涕。
  • 咸丰帝清朝第9位皇帝孝钦显皇后叶赫那拉氏咸丰帝(1831年7月17日-1861年8月22日),爱新觉罗氏,名奕
  • 联邦紧急救援署联邦紧急救援署(英语:Federal Emergency Relief Administration,缩写为FERA)的前身是由胡佛总统在1932年创建的紧急救援署(Emergency Relief Administration,ERA)。1933年5月,国会通
  • 化学物质的最小单位在物理学和化学中,阿伏伽德罗常数(符号: N A {\displaystyle N_{A}} 或
  • 弹射座椅弹射椅(Ejection seat),或称弹射座椅,是军用飞机及载人太空船飞行员用的座椅,可在紧急情况下将飞行员弹离飞行器并使其安全着陆的航空救生设备,太空船通常是配备逃逸塔,直接将乘员
  • 前大爆炸理论大爆炸又称大霹雳(英语:Big Bang),是描述宇宙的源起与演化的宇宙学模型,这一模型得到了当今科学研究和观测最广泛且最精确的支持。宇宙学家通常所指的大爆炸观点为:宇宙是在过去有
  • 巴氏奶巴氏消毒法(法语:Pasteurisation),法国生物学家路易·巴斯德于1864年发明的消毒方法,原理是用60~90°C的短暂加热,来杀死液体中的微生物,以达到保质的效果;确切温度和时间依照液体的
  • 薄荷醇薄荷醇是薄荷叶片制造的一种环类单萜,也是薄荷油的主要成分。薄荷油是植物所产生的高挥发性精油,其成分多为半萜、单萜及倍半萜,尤其在气候温暖时产量更高。某些重要的植物色素
  • 动力服动力服(英语:Powered suit),或称动力装甲(Powered armor)、动力外骨骼(Powered exoskeleton),是一种由外骨骼模样的框架组成,且可让人穿上的机器,这个装备可以提供额外能量来供四肢运动
  • 安德烈亚·切萨尔皮诺安德烈亚·切萨尔皮诺(英语:Andrea Cesalpino,1519年-1603年),文艺复兴时期第一位植物分类学家。他是一位意大利的植物学家,做过植物园的负责人,后来成为博洛尼亚植物学和药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