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鸟龙

✍ dations ◷ 2025-11-12 23:08:37 #近鸟龙
近鸟龙属(学名:Anchiornis)又名近鸟,是种小型有羽毛恐龙,属于手盗龙类的近鸟龙科。化石发现于中国辽宁省,生存年代属于侏罗纪晚期,是有羽毛兽脚亚目恐龙。近鸟龙原本被认为是种原始的鸟翼类(Avialae),填补了恐龙演化至鸟类的形态学空白阶段。在新的标本被发现后,近鸟龙被改归类于伤齿龙科,是种原始近鸟类(Paraves)。由于近鸟龙与驰龙科的小盗龙有许多相似特征,这缩短了原始近鸟类之间的形态差距。根据近年的详细研究,近鸟龙是目前第一个几乎被详细检验过身体颜色的中生代物种近鸟龙是种小型、早期伤齿龙科恐龙。近鸟龙的头颅骨呈三角形,带有数个常见的恐爪龙类特征。近鸟龙的后肢长,但后肢的羽毛长,妨碍近鸟龙在地面的活动。后肢的长羽毛可能是演化过程中的残余特征,因为擅奔动物的脚部羽毛、毛发通常会退化、消失。伤齿龙科的前肢通常较短,而近鸟龙的前肢相当长,较类似驰龙科与早期鸟翼类,这代表近鸟龙是种原始的近鸟类,在伤齿龙科的演化位置相当原始。近鸟龙的第一个标本发现于辽宁省西部建昌县的要路沟,第二个标本发现于邻近的玲珑塔地区。该地层属于湖泊沉积层,年代仍不确定。根据徐星等人的研究,该地可能属于侏罗纪晚期或白垩纪早期。在第二个标本被研究后,发现该地层属于髫髻山组,地质年代是侏罗纪中晚期的卡洛维阶或牛津阶,约1亿6100万到1亿6050万年前。正模标本(编号IVPP V14378)是在2008年11月由中国古生物学家徐星等人叙述、命名,于2009年发表于《中国科学通报》。化石是一个呈天然状态的骨骼,只缺少头骨、部分尾巴、右前肢。徐星等人估计近鸟龙的身长约34公分,重量约110公克,是已知最小型的恐龙之一。徐星等人的亲缘分支分类法研究显示,近鸟龙是种原始的鸟翼类,是鸟纲的姐妹分类单元,填补了鸟类演化至恐龙的形态学空白阶段。模式种是赫氏近鸟龙(A. huxleyi),又译赫氏近鸟。属名意为“接近鸟类”,因为其命名者徐星认为这种新恐龙的形态与鸟类的非常接近,是恐龙与鸟类演化阶段中的重要发现;种名是以托马斯·亨利·赫胥黎(Thomas Henry Huxley)为名,以纪念他对演化生物学的贡献,他是首次提出恐龙与现代鸟类有演化关系的科学家。在2009年9月底的《自然》杂志,沈阳师范大学的胡东宇等人公布了第二个标本(编号LPM–B00 169)的研究。这个标本属于辽宁古生物博物馆。第二个标本较为完整,手部、前肢、后肢、足部都覆盖者长羽毛,这点与小盗龙相同。这个标本的头顶具有头冠。胡东宇等人研究过新标本后,将近鸟龙改归类于伤齿龙科,而非鸟翼类。第三个标本(编号BMNHC PH828)则是一个接近完整的身体骨骼,只缺少尾巴、部分头颅骨,但保存了羽毛痕迹。这个标本是在2010年公布,常用来研究近鸟龙的羽毛颜色,目前存放于北京自然博物馆。目前只有这三个标本被正式研究过,还有许多标本被存放在博物馆、私人保存。根据山东天宇自然博物馆的宣称,他们保存了255个近鸟龙的未研究标本。近鸟龙的模式标本保存了碳化的羽毛痕迹,证明近鸟龙拥有羽毛。胸部羽毛的平均长度是2公分,但羽毛的保存程度不够好,无法辨识其羽毛细节。第二个标本则清楚地保存了几乎全身的羽毛痕迹,使科学家能更深入地研究羽毛的结构、分布形态。近鸟龙具有较长的前肢,手部、前肢、后肢、足部都覆盖者长羽毛,形成四翼恐龙的形态,与小盗龙相当类似。近鸟龙的前肢带有11根初级飞羽、10根次级飞羽。近鸟龙的初级飞羽、次级飞羽的长度接近,羽轴纤细,羽片弯曲而形状对称,羽毛的尖端钝圆,显示前肢的气动性相当差,无法像小盗龙般滑翔飞行。小盗龙与始祖鸟的前肢最长羽毛,位于前肢末端,使前肢的外貌看似狭窄、长而尖的鸟类翅膀。近鸟龙的前肢最长羽毛位于手腕处,使前肢看似长而宽的翅膀,较不具气动性。近鸟龙的后肢短于小盗龙,小腿附有12到13根飞羽,脚踝附有10到11根飞羽。近鸟龙的的后肢羽毛较短、往下垂,而小盗龙的后肢羽毛较长。近鸟龙的足部几乎覆盖者羽毛,只露出趾爪,在恐龙中相当罕见。近鸟龙的足部羽毛,远短于小腿的羽毛。近鸟龙的身体覆盖者构造简单的绒羽,可分成两种型态,类似中国鸟龙。头部、颈部、身体、大腿、前段尾巴覆盖者较长的绒羽,而后段尾巴则有舵羽。在2010年,中国北京自然博物馆的李全国和美国耶鲁大学的科学家发表关于近鸟龙羽色的研究,他们观察其羽毛痕迹中的黑色素体(Melanosomes,一种存在于羽毛、皮肤、鳞片的吸光色素)的大小、分布形态,并与现代鸟类羽毛中的黑色素体作比对,可推测羽毛黑色素体在生前所代表的颜色。在过去,中华龙鸟、中国鸟龙也曾被推测有不同的羽毛颜色,但仅止于深色、淡色的辨识。赫氏近鸟龙是第一个被精确鉴定出羽毛颜色的恐龙。根据研究人员的推测,赫氏近鸟龙的身体羽毛颜色可大致分为灰、黑两种颜色。头顶羽毛主要呈红褐色,头顶羽毛的基部则呈黑色。脸部羽毛则主要为黑色,散布着红褐色羽毛。前肢、后肢的长羽毛则是黑、白相间,以条纹方式排列。后肢则是灰色羽毛,而脚掌、脚趾则是黑色羽毛。由于被研究的标本缺少尾巴,研究人员无法推测这只赫氏近鸟龙的羽毛颜色。近鸟龙的特征是前肢比例相当长,前肢长度约是后肢长度的80%。其前肢/后肢比例接近始祖鸟等早期鸟类,徐星等人认为这种长前肢是飞行能力的必要特征。近鸟龙有可能可以飞行或滑翔。与其他兽脚类恐龙(不包含鸟类)相比,近鸟龙的手腕更类似鸟类。他们最初推测近鸟龙可能具有飞行或滑翔能力。但后来的研究发现,虽然近鸟龙的前肢类似鸟类,但与小盗龙等近亲相比,前肢仍然太短而不能飞行。此外,小盗龙的羽毛长、不对称,是具有气动性的飞羽;而近鸟龙的羽毛短而对称,是较为原始的羽毛,因此没有飞行能力。近鸟龙的后肢比例,仍较类似兽脚类恐龙,显示它们可能是快速奔跑的动物。但是,近鸟龙的后肢、足部覆盖者长羽毛,类似小盗龙,这些羽毛将妨碍近鸟龙的地面运动能力,因此它们不可能在地面快速奔跑。如同现代鸟类,近鸟龙的羽毛颜色分布、排列复杂。这些色彩斑驳的羽毛,可能有视觉辨识物的功能,使用在求偶、界定领域、或是威吓掠食动物或竞争对手。

相关

  • 猴免疫缺陷病毒猴病毒(英语:Simi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简称SIV),也称为非洲绿猴病毒(英语:African Green Monkey virus),是一种可影响至少33种非洲灵长目的逆转录病毒。在对比奥科岛(于大约1100
  • 史前欧洲史前欧洲指的是欧洲的史前时期,通常指早期史前石器时代,但原则上也延伸到地质时期,从这里可以看到欧洲的地质历史。大约180万年 之前,也就是早期旧石器时代,到8000-9000年之前,也
  • 孕吐孕吐(morning sickness),俗称害喜,中医称为恶阻,也称为在孕期时呕吐(nausea and vomiting of pregnancy, NVP)。系指怀孕期间的症状,包含恶心或呕吐。虽然英文直译为晨间不适,恶心或
  • 固定化酵素固定化酶(immobilized enzyme)是一种酶工程的常见技术。在这种技术中,酶被吸附到一种惰性的低水溶性的物质上(如海藻酸钙)。这种技术可以使得酶对于pH或者温度的抗逆性增加。这种
  • 哈里·格雷哈里·巴克斯·格雷(英语:Harry Barkus Gray,1935年11月14日-),美国加州理工学院阿诺德·贝克曼(Arnold O. Beckman)化学教授,其重点研究内容在电子转移领域,并分别在无机化学、生物化
  • 昭君出塞王昭君(前51年-前15年),名嫱,字昭君,西汉南郡秭归(今湖北省兴山县)人,汉元帝时期的宫女、和亲女性,古代四大美人的落雁,成语中“沉鱼落雁”、“画工弃市”记载她的生平典故。晋朝时为避
  • 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北美自由贸易协议(英语: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greement,NAFTA,法语:Accord de libre-échange nord-américain,ALÉNA,西班牙语:Tratado de Libre Comercio de América del
  • 史上票房最高的电影全球最高电影票房是在全球上映的电影票房等相关列表。数字只包含影院票房收入,不包含其他营利方式的收入,(如光盘租售、电视播映等)。票房以美元为单位。更新日期:2020年3月25日
  • 白垩纪-古近纪界线白垩纪-古近纪界线(K-Pg界线)旧名白垩纪-第三纪界线(K-T界线),K代表希腊文的kreta,是白垩的意思。是介于白垩纪和古近纪之间的界线,富含铱的黏土层,大约出现在六千五百万年前。这段期
  • 广东科学中心广东科学中心(英语:Guangdong Science Center,简称:GDSC),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小谷围岛西端、广州大学城内,是广东省政府投资兴建的大型公益性科普教育基地,全国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