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大学世界文明研究中心

✍ dations ◷ 2025-09-14 03:43:25 #中国高校图书馆,福州大学,福建的图书馆,藏书楼

福州大学世界文明研究中心(俗称西观藏书楼)位于中国福州,隶属于福州大学,2003年建成,建立者为汉学家施舟人和其妻子袁冰凌,它是中国第一家西文经典图书馆,仅次于日本。

施舟人熟谙中国历史文化,他对东汉的东观藏书楼仰慕和钦佩不已,就把他在福州大学建立的图书馆命名为“西观藏书楼”,寓意“西方观景”,福州大学官方名称为“福州大学世界文明研究中心”。

西观藏书楼始建于福州大学的原因是:其一福州的三坊七巷名人辈出,有林则徐、林纾、严复、冰心,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其二施舟人的妻子袁冰凌是福建宁德人。

2003年10月25日,西观藏书楼建成,福建省副省长汪毅夫亲自揭牌。

西观藏书楼藏书2.5万册,均为西方典籍和汉学著作。西观藏书楼的藏书主要是人文学科的藏书,尤其是欧洲对于远东地区的中国、日本、朝鲜的研究资料,有文献、抄本、珍本、古籍、照片、视听档案等,涉及世界史、国家和地区史、艺术史和考古、文学、哲学、法律等学科,其中1万册是施舟人夫妻的藏书,其他来自于荷兰、美国、法国政府和国际友人的捐赠。

西观藏书楼的建筑设计出自于施舟人本人,小到一个窗户,大到一个房间,均是施舟人自己亲自设计。

2011年,清祥教育基金董事长吴建荣和福州大学签约《关于清祥教育基金资助西观藏书楼的协议书》,出资捐赠给西观藏书楼,辅助购买珍稀典籍和文献。

相关

  • 透镜本条目介绍的是光学设备,其他领域的透镜不在此处讨论。透镜是一种将光线聚合或分散的设备,通常是由一片玻璃构成,但用于其他电磁辐射的类似设备通常也称为透镜,例如:由石蜡制成的
  • 面颊脸颊(拉丁语:buccae)是指眼睛下部,鼻子周围到左右耳的表面部分。具体是指人类和哺乳动物面部皮肤直到下巴的部分,并且在眼睛和颧骨的下部内形成了口腔侧壁。在脊椎动物亚门中,脸颊
  • 脱氨脱氨作用(英语:deamination,亦可称为脱氨基)是指移除分子上的一个氨基。人类的肝脏经由脱氨作用将氨基酸分解,当氨基酸的氨基被去除之后,会转变成氨。由碳及氢所组成的残余部分,则
  • 爱德华五世爱德华五世 (Edward V,1470年11月4日-约1483年7月6日),英格兰国王,1483年在位。爱德华五世是爱德华四世的长子,父亲死后即位为英格兰国王,之后两位王子被他们的叔父摄政王格洛斯特公
  • 逆光逆光一种是由于被摄主体恰好处于光源和照相机之间的状况,这种状况极易造成使被摄主体曝光不充分。在一般情况下摄影者应尽量避免在逆光条件下拍摄物体,但是有时候逆光产生的特
  • 外向型经济外向型经济是指以出口贸易为主的经济模式,相对应于内向型经济和自给自足型经济。例如,200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口贸易占国民生产总值的70%以上,就属于外向型经济。
  • 格尔达·塔罗格尔达·塔罗(德语:Gerda Taro,又译姬达·塔罗,1910年8月1日-1937年7月26日),真名为格尔达·波荷雷勒(Gerta Pohorylle),德国战地摄影师,摄影师安德鲁·弗里德曼的同伴和同事。塔罗被认
  • 切列穆什纳河切列穆什纳河(乌克兰语:Черемушна),是乌克兰的河流,位于该国东部,属于姆扎河的支流,河道全长14公里,流域面积107平方公里,流经哈尔科夫州,发源自奥古利齐,河口处在巴赫梅季夫
  • 顿诺尼亚王国顿诺尼亚(英语:Dumnonia),又译杜姆诺尼亚,是英国后罗马时代由凯尔特布立吞人建立的国家,存在时间由4世纪后期到8世纪后期,位于今日西南英格兰西部。该国的核心位于今日德文郡一带,也
  • A20总线A20总线,是x86体系的扩充电子线路之一。A20总线是专门用来转换地址总线的第二十一位。当IBM设计IBM PC AT机器时,他们决定采用性能更好但是在实模式下并不完全兼容以前的Int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