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效骞

✍ dations ◷ 2025-10-28 12:14:14 #1892年出生,1969年逝世,美国汉学家,美国历史学家,在华基督教传教士,欧柏林学院校友,耶鲁大学校友,哥伦比亚大学校友,芝加哥大学校友,中文—英文翻译家

芝加哥大学 (Ph.D.)
纽约协和神学院
哥伦比亚大学 (M.A.)
耶鲁大学 (B.A.)

德效骞(英语:Homer Hasenpflug Dubs,1892年3月28日-1969年8月16日),号闵卿,又名德和美,美国汉学家。

德效骞出生于伊利诺伊州迪尔菲尔德(Deerfield),年幼时随父母赴中国传教,童年时期在湖南度过。曾就读于欧柏林大学与耶鲁大学,1914年自耶鲁大学毕业。后又获哥伦比亚大学哲学硕士学位与纽约协和神学院神学硕士学位。1918年作为圣道会(Evangel Mission)教士再次来到中国。回国后,于1925年获芝加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其博士论文是对于荀子的研究。此后,他于1925年至1927年间在明尼苏达大学任教,1927年至1934年间又前往马歇尔学院(Marshall College)任教。1934年至1947年间,他受美国学术团体协会(American Council of Learned Societies)之托翻译班固的《汉书》。1947年他因《前汉史》()前两卷获儒莲奖。在《前汉史》第一卷出版后,他还任教于杜克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哈特福德神学院(Hartford Seminary)等校。1947年后他赴英国牛津大学任汉学教授(Chair of Chinese)。1959年退休,1969年在牛津逝世。

德效骞推测,被送到帕提亚东部边境地区的罗马俘虏可能曾经与汉族士兵发生过冲突,此假说称为古罗马第一军团失踪之谜。

达布斯引用了班固《汉书》所载“明日,前至郅支城都赖水上,离城三里,止营傅陈。望见单于城上立五采幡帜,数百人披甲乘城,又出百余骑往来驰城下,步兵百余人夹门鱼鳞陈,讲习用兵。”他认为文中的鱼鳞阵可能是指罗马军队作战时的龟甲阵(testudo formation),猜测这些被汉朝俘虏的士兵后来于永昌县骊靬村定居下来。

但是,达布斯的假设未为现代学者所接受。目前,无任何证据此假设,而在测试骊靬村附近男性居民的脱氧核糖核酸后,结果亦否定了此假设。而且,张掖郡骊靬县的建置年代亦早于郅支城之战,因此骊靬县不会因为罗马战俘而得名。

相关

  • 人口老化人口老龄化又称人口老化或人口高龄化、老龄化社会,是指因出生率降低和/或预期寿命延长导致年龄中位数增加的现象。大多数发达国家人口长寿,老龄人群变多;但发展中国家目前也出
  • 柳氮磺胺吡啶柳氮磺胺吡啶(Sulfasalazine),缩写为SSZ,是一种磺胺类药物,可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溃疡性结肠炎,以及克罗恩病。柳氮磺胺吡啶最早于1950年在美国获批上市,目前仍然是治疗类风湿
  • 异体字表《异体字表》(variant character table)是中华民国教育部编制之异体字字表,位列《常用国字标准字体表》、《次常用国字标准字体表》和《罕用字体表》之后,简称“丁表”。最新
  • 封建制度 (中国)封建制度是一种政治制度。由共主或中央王朝给宗室成员、王族和功臣分封领地。“封建”即“封土建国(封邦建国)”,即天子把自己直接管辖的王畿以外的土地,分封给诸侯,并授予他们爵
  • 支流支流在水文学上指汇入另一条河流(或其他水体)而不直接入海的河流。支流所汇入的河流称为干流或主流,两河或多河交汇之处称为合流或合流处。与支流相反的情况称为分流。沿河水的
  • 盖平坐标:40°24′5.52″N 122°20′58.63″E / 40.4015333°N 122.3496194°E / 40.4015333; 122.3496194盖州市是营口市的一个县级市,位于辽东半岛西北部,西临渤海湾,地处“五点一
  • 科尔贝-施密特反应科尔贝-施密特反应(德语:Kolbe-Schmitt-Reaktion)是干燥的酚钠或酚钾与二氧化碳在加温(125-150°C)加压(100atm)下生成羟基苯甲酸的反应。 它是向芳环上引入羧基的一种常用方法,常用
  • 按市域人口排列的世界城市列表本条目列出了“市域”概念定义下的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城市。市域(city proper)是由法定或政治边界和定义的地方,是常以某种形式的地方政府为特征的行政上认可的城市。 市域及其边
  • 波恩大学波恩莱茵弗里德里希·威廉大学(德语:Rheinische Friedrich-Wilhelms-Universität Bonn)简称波恩大学,是位于德国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波恩市的一所公立大学。2003年冬季学期波恩
  • 1922年海底火山1922年海底火山是印度尼西亚的一座海底火山,位于苏拉威西海靠近桑义赫群岛处,海平面以下5,000米。1922年海底火山因其于1922年被发现而得名,成因是自1912年开始的一系列水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