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束

✍ dations ◷ 2025-11-09 07:46:27 #胶束
微胞(Micelle)是表面活性剂在溶液中的浓度到达及超过临界胶束浓度CMC后,其分子或离子自动缔合成的胶体大小的聚集体质点微粒,这种胶体质点与离子之间处于平衡状态。单个表面活性剂分子在溶于水后,完全被水分子包围,分子中的亲水基团有被水吸引的趋势,而亲油基团则被水排斥,因此表面活性剂分子占据溶液表面,在表面吸附,将其亲油基团伸向空气。这种表面吸附达到饱和后,如果表面活性剂的浓度继续增加,则溶液内部的表面活性剂分子将采取另一种对水进行排斥的方式,即分子中的长链亲油基团通过分子间吸引力相互缔合,自身相互抱成团,而亲水基团则伸向水中,与水分子结合,形成聚集体,即胶束。胶束一般为球、柱、片等形状,其结构问题至今仍未完全搞清。从实验数据可知,当表面活性剂溶液的浓度达到一定值后胶束开始形成,浓度越大形成的胶束越多。胶束开始明显形成时溶液中表面活性剂的浓度称为临界胶束浓度(Critical micelle concentration),记作CMC。临界胶束浓度是表面活性剂的重要参数之一,它可以通过理论推算,也可以通过表面张力法、电导法、折光指数法和染料增溶法等来测定。在临界胶束浓度前后,表面活性剂浓度的许多物理性质,如电导率、渗透压、光学性质、去污能力、表面张力等,都发生显著变化,故在使用表面活性剂时必须超过CMC值,才能充分发挥表面活性剂的性能。多数表面活性剂的CMC值在0.001-0.02 mol/L左右。在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溶液中,单个表面活性剂离子与胶束之间可以形成平衡,该平衡受表面活性剂的浓度影响,当浓度较小时,溶液中主要是单个表面活性剂离子;当浓度较大或接近CMC时,溶液中将有少量胶束,如二聚体或三聚体等;当浓度10倍于CMC或更大时,胶束一般不是球形。1912年,布里斯托大学的James William McBain在大量实验数据的基础上提出,表面活性剂浓度大到一定程度后出现的反常现象,是由于表面活性剂离子或分子缔合成胶体大小的聚集体所导致的。G. S. Hartley在其所著的“Paraffin Chain Salts, A Study in Micelle Formation”一书中首先用Micelle一词来形容表面活性剂分子或离子形成的此类聚集体。micelle一词是来自生物学的借词,一般读作/maɪˈsɛl/("my sell")或/maɪˈsiːl/("my seal"),复数为micelles、micella或micellae。

相关

  • 咯萘啶咯萘啶是一种抗疟疾药物。它于1970年首次制造,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直在中国临床使用。咯萘啶是苯并萘啶的衍生物,为中国研制的一种抗疟药。对红内期疟原虫有杀灭作用,对耐氯喹
  • 次协调逻辑次协调逻辑是尝试处理矛盾的逻辑。次协调逻辑是不琐碎的(non-trivial)逻辑,它允许矛盾。更加特殊的,它允许断言一个陈述和它的否定,而不导致谬论。在标准逻辑中,从矛盾中可以推导
  • 丹尼尔·加布里埃尔·华伦海特丹尼尔·加布里尔·华伦海特(德语:Daniel Gabriel Fahrenheit, 1686年5月14日-1736年9月16日),德国物理学家、工程师(虽然他基本定居在荷兰),华氏温标的创立者。华伦海特出生于但泽(
  • 生物素生物素(Biotin)为维生素B群之一,又称维生素H、维生素B7、辅酶R(Coenzyme R)等。 生物素在肝、肾、酵母、牛乳中含量较多,是生物体固定二氧化碳的重要因素。容易同鸡蛋白中的一种蛋
  • N-乙酰谷氨酸合酶N-乙酰谷氨酸合酶(英语:N-acetylglutamate synthase)是一个催化乙酰辅酶A与谷氨酸产生N-乙酰谷氨酸的酶。对于细菌与植物来说,此酶十分重要,因为它是合成精氨酸途径中的一种酶。
  • 表土表土 是泥土的最高层, 通常在顶部15至20厘米。他是泥土中含有最多有机质和微生物的地方。是地球上大多数植物活动的地方,植物也在此吸收养分,而它们的根大部分也长在这里,表土
  • 超新星核合成超新星核合成是阐明新的化学元素如何在超新星内产生,主要发生在易于爆炸的氧燃烧和硅燃烧的爆炸过程产生的核合成。这些融合反应创造的元素有硅、硫、氯、氩、钾、钙、钪、钛
  • 个旧个旧市是中国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一个县级市,面积1587平方公里,人口45.33万。当地以产锡著名,开采锡矿的历史有约2000年。个旧市是中国最大的产锡基地,被称作“中国锡
  • 女真女真(女真文:,转写:.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Unicode","Code2000","Gentium","Gentium Alte
  • 联合航空811号班机联合航空811号班机空难,发生于1989年2月24日,肇事飞机为一架波音747-122型客机,注册编号N4713U,由夏威夷檀香山飞往新西兰的奥克兰,机上共有3名机师、15名机员及337名乘客。当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