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田作之助

✍ dations ◷ 2025-05-19 11:06:37 #日本小说家,大阪府出身人物,产经新闻人物,罹患肺结核逝世者,1913年出生,1947年逝世,京都大学校友

织田作之助(日语:織田 作之助おだ さくのすけ ,1913年(大正2年)10月26日 - 1947年(昭和22年)1月10日)是一位日本大阪市的小说家,常称为“织田作”(おださく)。他以描写大阪的平民生活而出名。

1913年(大正2年)织田作之助出生于大阪市南区生玉前町(现天王寺区上汐4丁目,生魂小学校正门附近)的一家餐馆,为父亲织田鹤吉的长男。

1920年(大正9年)入学当地的大阪市立东平野第一寻常高等小学校(现大阪市立生魂小学校)。1931年(昭和6年)自旧制大阪府立高津中学校(现大阪府立高津高等学校)毕业进入第三高等学校(新制京都大学教养部前身)。1934年(昭和9年)在卒业考试中咳血,结果中断学业到白浜温泉疗养,之后丧失学习兴趣,在1936年(昭和11年)因出勤次数不达标而退学。

1935年(昭和10年)左右开始与后来的妻子宫田一枝同居,并开始写作。最初想做剧作家,和青山光二一起创办了同人志《海风》。1938年(昭和13年)发表处女作《雨》。

1939年(昭和14年)3月开始寄住在长姐タツ的婆家,在这一时期曾与日本织物新闻社、日本工业新闻社工作,但也坚持文学创作。

1944年(昭和19年)8月6日妻子一枝患癌症逝世,享年31岁。

1946年(昭和21年)与笹田和子结婚。但当年12月就因肺结核引发大量咳血,进入东京病院(现东京慈慧会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他的病情不断反复,次年1月10日逝世。

相关

  • 精神医学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精神病学目前是一门医学专科,内容是关
  • 肋软骨肋骨(拉丁语Costa,复数Costae,形容词costalis)是胸腔中枝状的骨,背起于脊柱胸部。是肋的组成部分,肋包括肋骨和肋软骨。一种正常的畸变为叉状肋骨。每条肋由肋骨(Os costale)和肋软
  • 埃利伟氏症候群埃利伟氏综合征(Ellis-van Creveld Syndrome、EVC)又称为软骨外胚层发育不良(chondroectodermal dysplasia),是一种罕见遗传疾病,也是骨骼发育不良的类型之一。这种疾病会造成包括
  • CoO氧化亚钴(CoO)是一种黑色的氧化物。氧化亚钴可借由将四氧化三钴加热至950℃时制得: 2 Co3O4 → 6 CoO + O2
  • 红绿色盲色盲(英语:Color blindness),又称色觉辨认障碍(英语:Color vision deficiency),是指看见颜色及辨别颜色的能力减退的状况。色盲有可能造成学习困难 ,购买水果、挑选衣物,及辨识交通号
  • 深度昏迷昏迷(英语:coma)语出希腊语κῶμα(“沉睡”的意思),是一种深度失去意识的状态。处于这个状态的病人无法被唤醒,对光和声音没有反应,没有睡眠-惊醒周期,也不能随意活动。昏迷有多种
  • 丙硫氧嘧啶丙硫氧嘧啶的英文名称为Propylthiouracil(PTU)或者6-N-Propylthiouracil(PROP)。因为它可以减少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的数量,因此是一种被用作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包括突眼性甲
  • 知青大返城知青大返城发生于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数年。时间点约为1970年代后期至1980年代初期。简略来说,该返城事件是指文革期间上山下乡运动的知青们,于文革结束后,通过请愿、罢工、卧轨、
  • 博杜恩·德·库尔德内博杜恩·德·库尔德内(Jan Niecisław Baudouin de Courtenay,1845年3月13日-1929年11月3日),波兰语言学家,建立音位学说,是现代音位学的先驱者。出生于波兰拉杰明,1866年毕业于华沙
  • 路易斯·冯·安路易斯·冯·安(英语:Luis von Ahn,1979年-),又译为路易斯·范·安、路易斯·梵阿纳,生于危地马拉,企业家与计算机科学家,是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科学系的副教授。他是CAPTCHA的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