兀兰

✍ dations ◷ 2025-07-12 23:37:38 #新加坡北区

兀兰,或称兀兰区域中心(英语:Woodlands Regional Centre,泰米尔语:வுடலண்ட்ஸ்),是位于新加坡北部的一个住宅区,由新加坡西北部社区发展理事会(North West Community Development Council)所管理。

兀兰的毗邻是三巴旺新镇和双溪加株工业区,并通过新柔长堤与马来西亚最南端的城市新山衔接;兀兰也是通过甘巴士道(Gambas Avenue)来连接义顺,通过兀兰10路来连接圣诺哥工业区。

兀兰拥有新加坡最大的购物中心之一的长堤坊,也有兀兰区域图书馆。这里也坐落了新加坡体育学校、共和理工学院和星烁初级学院。区域中心的体育设施包括兀兰体育场等。

兀兰是通过四大分区组成的,与九个邻里组成 (N1至N9)。

兀兰第9道

晚间的兀兰

兀兰的政府组屋(1)

兀兰的政府组屋(2)

兀兰巴士站

兀兰地铁站月台

相关

  • D10(Antifungals for dermatological use)(Emollients and protectives)(Preparations for treatment of wounds and ulcers)(Antipruritics, including antihistamines, anesthetics,
  • 欧洲人高加索人种(英语:Caucasian race, Caucasoid),或称欧罗巴人种,是在欧洲、北非、非洲之角、西亚、中亚、南亚、北美、南美和大洋洲的人口中常见的人种。这个术语在体质人类学中用
  • Bsub2/subOsub3/sub2.55 g/cm3 (三方) 3.11–3.146 g/cm3 (单斜)三氧化二硼(化学式:B2O3)又称氧化硼,是硼最主要的氧化物。它是一种白色蜡状固体,一般以无定形的状态存在,很难形成晶体,但在高强度退火
  • 约翰·林德利约翰·林德利(英语:John Lindley,1799年2月8日-1865年11月1日),英国植物学家。林德利在诺维奇接受教育,1820年时写出第一本专著Monographia Rosarum,不久以后赴伦敦参与植物大百科全
  • 刮胡刀刮胡刀,亦称为剃须刀,是用来刮胡须的刀,最早在1800年出现,但是由于使用上容易伤人,需要抹上刮胡泡软化胡渣以便刮除。金·坎普·吉列改良刮胡刀,使刮胡刀在使用上更安全,并于1903年
  • 周自齐周自齐(1869年11月17日-1923年10月21日),字子廙,祖籍山东省单县,中国近代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经济学家、实业家。属于交通系。清同治八年十月十四日(1869年11月17日)出生于广东
  • 黑奴贸易大西洋奴隶贸易,或称为跨大西洋奴隶贸易。是指16世纪至19世纪时期(也有人认为早至15世纪,并持续至20世纪),在环大西洋地区将非洲大陆人民作为廉价劳动力提供给美洲大陆殖民地地区
  • 萧梁梁(502年-557年),又称南梁,是中国历史上南北朝时期南朝的第三个朝代,由南齐宗室萧衍称帝,改国号为梁,都建康(今江苏南京)。以萧衍封地在古梁郡,故国号为梁。因为皇帝姓萧,又称萧梁。南齐
  • 西摩·马丁·利普塞特西摩·马丁·利普塞特(Seymour Martin Lipset,1922年3月18日-2006年12月31日),美国著名比较社会学家。代表作《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Political Man:The Social Bases of Politic
  • 董诰董诰(1740年-1818年),字雅伦,号蔗林,浙江富阳人,清朝政治人物、进士出身。尚书董邦达之长子。生于乾隆五年(1740年),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顺天乡试举人,隔年进士,殿试各列一甲第三。清高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