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地国旗

✍ dations ◷ 2025-09-11 04:48:45 #海地,国旗

海地国旗(法语:Drapeau d'Haïti)为一面由蓝、红两条横带组成的旗帜,中间为国徽。启用于1986年2月25日。

旗帜始于1803年,当时海地革命领袖让-雅克·德萨林把法国国旗撕毁后,把红蓝两条水平再缝合而成。

在海地被弗朗索瓦·杜瓦利埃和让-克洛德·杜瓦利埃统治期间,国旗为左黑右红,而非上蓝下红。

旗帜中央为海地国徽,蓝色象征独立和自由的精神,红色象征人民不屈不挠的英雄业绩。棕榈树象征国家主权;两侧各三面历蓝、红两色国旗、三支带刺刀的步枪、在树下绿地上的战鼓、古老的火炮、六颗圆形炮弹,象征人民誓死捍卫国家独立和尊严的决心;海平面上的三角旗和金锚象征岛国特征;饰带上的文字是法文“团结就是力量”。

法国大革命前的国旗(1625-1803年)

海地帝国国旗(1804至1806年)

海地国国旗(1806年至1811年)

海地王国的国旗(1811年-1814年)

海地王国的国旗(1814年-1820年)

海地第二帝国(1849年至1859年)

伊斯帕尼奥拉岛联盟(1820年至1849年)和海地第一共和国(1859年至1964年)

杜瓦利埃总统使用的海地国旗(1964年至1986年)

相关

  • 突厥语大词典突厥语大词典(阿拉伯语:ديوان لغات الترك‎,Dīwān Luğāt al-Turk)是一部成书于1070年代的以阿拉伯语注释突厥语词汇的词典,由喀喇汗王朝语言学家麻赫穆德·喀
  • 默兹河默兹河(法语:Meuse)也称马斯河(荷兰语:Maas, Maes),发源于法国香槟-阿登大区上马恩省朗格勒高原,流经比利时,最终在荷兰注入北海,和莱茵河口连成三角洲,全长925公里,是欧洲的主要河流。
  • 亚甲基-咪唑啉结构· cytoplasm· biosynthetic process组氨酸解氨酶(英语:Histidine ammonia-lyase,或称为组氨酸氨裂解酶或组氨酸酶)在人体中是一种由HAL基因编码的酶。组氨酸解氨酶将组氨酸转
  • TATA结合蛋白1TGH、​1C9B、​1JFI、​1NVP、​4ROC、​4ROE、​4ROD、​5IY9、​5IYA、​5FUR、​5IYC、​5IYB、​5IY7、​5IY8、​5IYD、​5IY6690821374ENSG00000112592n/aP20226P29
  • 大岗山超峰寺坐标:22°31′N 120°12′E / 22.51°N 120.20°E / 22.51; 120.20大岗山超峰寺,位于台湾高雄市阿莲区,是佛教名寺,主奉观音菩萨、善财和龙女,原由浙江普陀山奉迎来台的观音菩萨
  • 1054年重要事件及趋势重要人物
  • 邦加-勿里洞邦加-勿里洞(印尼语:Kepulauan Bangka Belitung)是印尼的一个省,由邦加岛和勿里洞岛组成,与南苏门答腊省隔海相望。本省原属南苏门答腊省,于2000年单独设省。首府在邦加槟港。采矿
  • 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厅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厅(英语:United Nations Office for the Coordination of Humanitarian Affairs,缩写为OCHA)是联合国秘书处的下属机构,根据1991年12月第46届联合国大会第
  • 巴伐利亚的海伦妮巴伐利亚的海伦妮·卡罗琳·特蕾泽女公爵(德语:Helene Caroline Therese Herzogin in Bayern,1834年4月4日-1890年5月16日),处维特尔斯巴赫王朝,昵称内内(Néné,一译内奈),巴伐利亚女
  • 徐会沣徐会沣(?-1905年),字东甫,山东诸城人。清末官员。同治七年(1868年)戊辰科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授翰林院编修。历任侍读、侍讲学士、礼部、工部、礼部侍郎等职。戊戌变法期间被革职。戊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