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力昏迷

✍ dations ◷ 2025-04-25 18:33:29 #生理学

G力昏迷(G-force induced loss of consciousness,缩写为G-LOC)是航空生理学(英语:aerospace physiology)的专有名词,指人体因承受过大或长期的G力,以致血液减少流入脑部,最终因脑部缺氧而导致昏厥。此症状常于战斗机或特技飞行飞机驾驶员,以及太空人身上发生。某些机动游戏上亦有可能发生。故此,战机驾驶员受训时皆须接受高G力训练(英语:High-G training)以避免于实际操作时丧失意识,训练一般包括达15秒的9G加速度。

当正G力增加时,血液会流向下半身,故脑部所取得之氧气会有所减少,以致产生以下各阶段症状:

相反,受负G力时血液会流向脑部,引起红视。

由于视网膜对缺氧非常敏感,故G力会首先影响视觉。当视网膜血压低于眼压(通常为10–21 mm Hg)时,血液将不再流向视网膜。此会首先导致灰视,视野会整体变灰,若G力持续则会进而成为管状视野,视场慢慢减少,视野自外围向内收缩。有经验的机长可以以此为标准,于未丧失意识的情况下取得最大的转向角度。G力减退后,上述的症状会迅速消失,惟或会丧失数秒方向知觉。然而,若驾驶员彻底失去意识,即使G力减退后,G力昏迷仍会维持一段时间,通常为时12秒,并称之为“绝对无能”(Absolute incapacitation)。及后驾驶员虽会回复意识,但于约15秒内对自身状况依然十分模糊,故亦无法操控飞机。此时期则称为“相对无能”(Relative incapacitation)。当血液重新回脑部时,驾驶员可能会抽搐,有时更会丧失对该次G-LOC的记忆。若G力昏迷于低空发生,则可能因为驾驶员的身体状况而发引致可控飞行撞地。

因为G-LOC的主因为脑部缺氧,故人体较能承受前后而非上下的加速度。然而,飞机的操纵方式使得驾驶员更常需要承受上下方向的加速度,故亦有俯卧式哥士达流星战斗机(英语:Gloster Meteor F8 "Prone Pilot")的实验,而太空船中太空人的坐位也是按加速方向放置。

相关

  • 绿绿色是大自然界中常见的颜色。植物的绿色来自于叶绿素。绿色的光波长约550纳米,光的三原色之一。可经由蓝色和黄色混和而成的颜色。和绿色相对的颜色是Magenta(品红色),而不是传
  • 常设国际法院常设国际法院(Permanent Court of International Justice)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国际联盟创立的通过运用法律手段解决各个国家之间争端的国际司法机关。1922年2月在海牙正式宣告
  • D-M174单倍群D-M174(英语:Haplogroup D-M174)又名D1(ISOGG 2019),是人类Y染色体DNA单倍群之一,源于单倍群D。单倍群D1于距今约6万年前首次出现于亚洲。其与单倍群E同样源于M168突变的基础
  • 丹佛丹佛市县(英语:City and County of Denver)为美国科罗拉多州的一个合并市县,也是科罗拉多州的最大城市和首府。丹佛位于一片紧邻著洛矶山脉的平原上,形成丹佛-奥罗拉-莱克伍德都
  • 王闿运王闿运(1833年-1916年),榜名开运,派名世求,字壬秋、壬父,斋名湘绮楼,湖南湘潭人,出生于长沙。晚清经学家、文学家。幼资质驽钝但好学,《清史稿》说他“昕所习者,不成诵不食;夕所诵者,不得
  • 格兰德河 (消歧义)格兰德河(英语:Rio Grande)在西班牙语(Río Grande)和葡萄牙语(Rio Grande)里的意思是“大河”,通常指北美洲形成美墨边境的格兰德河 ,也可指下列河流或地名等:有许多城市与相关行政区
  • 台湾原住民族台湾原住民族人名,是指台湾岛与兰屿岛上的原住民族群所使用之人名,其现象复杂且多元,除了传统族名文化以外,亦包涵因统治政权更迭关系而取用之外名,尤其在日治时期与中华民国时期
  • 条码给药系统条码给药系统(Bar Code Medication Administration)简称BCMA,是在医疗产业中配合给药的条码系统(英语:Barcode system),可以预防给药错误,提升给药的品质及安全性。条码给药系统的整
  • 罗盘玫瑰罗盘玫瑰(英语:Compass rose),又译罗针图、罗盘方位图,又称玫瑰风图(Windrose,或 Rose of the Winds)、风图,是一种常出现于罗盘、地图、海图、气象图之上的图案,用于指示方位。最早出
  • 台湾乌龙茶台湾乌龙茶(台罗: Oo-liông-tê),又称半球型包种茶,产于台湾的乌龙茶,属于青茶的一种。以南投鹿谷地区所产的冻顶乌龙茶起源最早。与中国大陆的分类方法不同,在台湾,乌龙茶专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