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力昏迷

✍ dations ◷ 2025-09-10 02:49:55 #生理学

G力昏迷(G-force induced loss of consciousness,缩写为G-LOC)是航空生理学(英语:aerospace physiology)的专有名词,指人体因承受过大或长期的G力,以致血液减少流入脑部,最终因脑部缺氧而导致昏厥。此症状常于战斗机或特技飞行飞机驾驶员,以及太空人身上发生。某些机动游戏上亦有可能发生。故此,战机驾驶员受训时皆须接受高G力训练(英语:High-G training)以避免于实际操作时丧失意识,训练一般包括达15秒的9G加速度。

当正G力增加时,血液会流向下半身,故脑部所取得之氧气会有所减少,以致产生以下各阶段症状:

相反,受负G力时血液会流向脑部,引起红视。

由于视网膜对缺氧非常敏感,故G力会首先影响视觉。当视网膜血压低于眼压(通常为10–21 mm Hg)时,血液将不再流向视网膜。此会首先导致灰视,视野会整体变灰,若G力持续则会进而成为管状视野,视场慢慢减少,视野自外围向内收缩。有经验的机长可以以此为标准,于未丧失意识的情况下取得最大的转向角度。G力减退后,上述的症状会迅速消失,惟或会丧失数秒方向知觉。然而,若驾驶员彻底失去意识,即使G力减退后,G力昏迷仍会维持一段时间,通常为时12秒,并称之为“绝对无能”(Absolute incapacitation)。及后驾驶员虽会回复意识,但于约15秒内对自身状况依然十分模糊,故亦无法操控飞机。此时期则称为“相对无能”(Relative incapacitation)。当血液重新回脑部时,驾驶员可能会抽搐,有时更会丧失对该次G-LOC的记忆。若G力昏迷于低空发生,则可能因为驾驶员的身体状况而发引致可控飞行撞地。

因为G-LOC的主因为脑部缺氧,故人体较能承受前后而非上下的加速度。然而,飞机的操纵方式使得驾驶员更常需要承受上下方向的加速度,故亦有俯卧式哥士达流星战斗机(英语:Gloster Meteor F8 "Prone Pilot")的实验,而太空船中太空人的坐位也是按加速方向放置。

相关

  • 疏松结缔组织蜂窝组织(Areola tissue),或称为疏松结缔组织(loose connective tissue),是人体内最常见的一种结缔组织。疏松结缔组织主要由大量的细胞外基质(主要由成纤维细胞分泌的纤维组成)和少
  • 地层地层在地质学上指有一定层位的一层或一组岩石或土壤,上下层位之间被明显的层面或沉积间断面分开,地层分布范围可广达几十万平方千米,在悬崖峭壁、河岸或修建公路时开挖的地段,地
  • 莱纳斯·鲍林讲师: 加州理工学院 1927–63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 1967–69 斯坦福大学 1969–75 Fellow:莱纳斯·卡尔·鲍林(英语:Linus Carl Pauling,1901年2月28日-1994年8月19日),美国化学
  • 严州严州,中国唐朝设置的州。武德四年(621年)以桐庐县、分水县、建德县置严州,治所在今建德市梅城镇。武德七年(624年)废严州,以桐庐县属睦州。同年,分水县省入桐庐县,建德县省入桐庐县、
  • 腔上囊腔上囊是鸟类的特有结构,由意大利解剖学家法布里休斯于1621年首次发现,故又俗称法氏囊。。位于肠道末端,泄殖腔的后上方。主要功能是产生免疫淋巴细胞B细胞。腔上囊由上皮组织
  • 康涅狄克州康涅狄格州(英语:State of Connecticut),简称康州,是美国东北部的一州,也是新英格兰区域中最南的一州。在美国独立战争时期,是13州联盟之一。州花山桂,州鸟美洲知更鸟,州树白橡。美国
  • 朝鲜冷面朝鲜冷面是朝鲜半岛的食品。在中国东北,因其廉宜,故亦受欢迎。朝鲜冷面一般夏、冬两季食用,汤较少,多用碗,亦有用碟子盛装的。冷面的作法,是把面条煮熟后,用凉水抄干后的面条,再放进
  • 康拉德·雅各·特明克康拉德·雅各·特明克(Coenraad Jacob Temminck,1778年3月31日-1858年1月30日),荷兰贵族及动物学家。特明克于阿姆斯特丹出生,1820年出任位于莱顿的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直至去世。
  • 白保罗保罗·金恩·本尼迪克特(英语:Paul King Benedict,1912年7月5日-1997年7月21日),汉名白保罗,是美国人类学家和心理专家。他也是语言学家,专注于研究东亚和东南亚的语言。他出生于纽
  • 司汤达综合征司汤达综合征(Stendhal syndrome)是指当人观赏艺术品时,内心受到冲击,引发诸如狂冒冷汗、晕眩、呕心、焦虑、哭泣、腹痛、心跳加速、性兴奋,甚或昏厥、出现幻觉等激烈反应。《A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