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力昏迷

✍ dations ◷ 2025-07-22 22:47:15 #生理学

G力昏迷(G-force induced loss of consciousness,缩写为G-LOC)是航空生理学(英语:aerospace physiology)的专有名词,指人体因承受过大或长期的G力,以致血液减少流入脑部,最终因脑部缺氧而导致昏厥。此症状常于战斗机或特技飞行飞机驾驶员,以及太空人身上发生。某些机动游戏上亦有可能发生。故此,战机驾驶员受训时皆须接受高G力训练(英语:High-G training)以避免于实际操作时丧失意识,训练一般包括达15秒的9G加速度。

当正G力增加时,血液会流向下半身,故脑部所取得之氧气会有所减少,以致产生以下各阶段症状:

相反,受负G力时血液会流向脑部,引起红视。

由于视网膜对缺氧非常敏感,故G力会首先影响视觉。当视网膜血压低于眼压(通常为10–21 mm Hg)时,血液将不再流向视网膜。此会首先导致灰视,视野会整体变灰,若G力持续则会进而成为管状视野,视场慢慢减少,视野自外围向内收缩。有经验的机长可以以此为标准,于未丧失意识的情况下取得最大的转向角度。G力减退后,上述的症状会迅速消失,惟或会丧失数秒方向知觉。然而,若驾驶员彻底失去意识,即使G力减退后,G力昏迷仍会维持一段时间,通常为时12秒,并称之为“绝对无能”(Absolute incapacitation)。及后驾驶员虽会回复意识,但于约15秒内对自身状况依然十分模糊,故亦无法操控飞机。此时期则称为“相对无能”(Relative incapacitation)。当血液重新回脑部时,驾驶员可能会抽搐,有时更会丧失对该次G-LOC的记忆。若G力昏迷于低空发生,则可能因为驾驶员的身体状况而发引致可控飞行撞地。

因为G-LOC的主因为脑部缺氧,故人体较能承受前后而非上下的加速度。然而,飞机的操纵方式使得驾驶员更常需要承受上下方向的加速度,故亦有俯卧式哥士达流星战斗机(英语:Gloster Meteor F8 "Prone Pilot")的实验,而太空船中太空人的坐位也是按加速方向放置。

相关

  • 辅助因子辅因子(英语:cofactor)指与酶(酵素)结合且在催化反应中必要的非蛋白质化合物。某些分子如水和部分常见的离子所扮演的角色和辅因子相当类似,但由于含量不受限制且普遍存在,因此不归
  • æ次开前不圆唇元音是元音的一种,用于一些语言当中。在国际音标中以⟨æ⟩代表此音,X-SAMPA音标则是以⟨{⟩代表此音。英语里的cat的元音就是这个。汉语变体中,吴语苏州话的“逍
  • 光明星3号 (2期)光明星3号2期卫星(朝鲜语:《광명성―3》호 2호기 위성/光明星3號2號機衛星)于2012年12月12日早上0点49分(UTC)由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通过银河3号运载火箭发射 ,成为朝鲜半岛自立
  • 气仙沼大岛坐标:38°51′42″N 141°37′44″E / 38.86167°N 141.62889°E / 38.86167; 141.62889 大岛(日语:大島/おおしま Ōshima */?),隶属于日本宫城县气仙沼市,海拔高度235米,面积约9
  • 2月22日2月22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53天,离全年结束还有312天(闰年则还有313天)。
  • 云豹属云豹属(学名:Neofelis)包含两个物种,云豹(N. nebulosa)和巽他云豹(N. diardi)。后者生物学家于2006年才将其升为一个物种,之前则将其视为云豹的一个亚种。这个属从其他大猫被独立出来
  • 塞伦盖提塞伦盖蒂(Serengeti,又译为塞伦盖提)是非洲坦桑尼亚西北部至肯亚西南部的地区,南纬1至3度,东经34至36度,面积30,000平方公里,约70种大型哺乳类动物和500种特有鸟类,半年一次的大型动
  • 恐爪龙属恐爪龙属(属名:)是驰龙科恐龙的一属,身长约2.5-4米,生活于下白垩纪的阿普第阶中期至阿尔布阶早期,距今约1亿1500万至1亿800万年前。它的学名是来自古希腊文的“”(意为“恐怖”)及“
  • 涅斯托尔·阿波罗诺维奇·拉科巴涅斯托尔·阿波罗诺维奇·拉科巴(俄语:Не́стор Аполло́нович Лако́ба,阿布哈兹语:Нестор Аполлонович Лакоба,1893年5月1日-19
  • 朱立立朱立立,笔名荆棘,(英语:Chu Lily)湖北省黄冈县人。朱立立曾就读台北市立中山女子高级中学、台湾大学园艺系毕业,新墨西哥大学实验心理硕士及教育心理博士,研究生物和医事技术,拥有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