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岭古道

✍ dations ◷ 2025-09-11 18:47:04 #1817年出生,1900年逝世,新北市历史,台湾古道,新北市登山步道,金山区 (台湾)

半岭古道,位于新北市金包里半岭地区,自古即为凯达格兰族交通及活动范围,已知最远可连结邻近竹子山、阿里磅、小坑头、五爪仑、西势湖、葵扇湖与倒照湖(合称“两湖”)等地,目前仍保留有起自金包里三界坛圣德宫,终至石门妙济寺一段,古道中点称为“半岭街仔”,分三岔路接往竹子山古道及鱼路古道,另一分支则接往西势湖及小坑、坪林(石门)等。

金山半岭地区原为凯达格兰族活动范围,于明末清初时,有福建漳州府陈氏家族自金包里移居半岭顶角一带,后陆续有严姓、赖姓、郭姓、李姓等先民屯垦,主要作物为茶叶(青心乌龙)、稻米、筊白笋、芋头、甘薯、桶柑等。后有福建漳州府南靖县陈姓移民入赘于凯达格兰族林姓族人,并引进红心乌龙、包种、铁观音等种茶,开创金包里茶区茶叶外销历史。根据日治时期台北州劝业课(1939)记载:昭和三十一年台北州茶苗品种栽培面积,石门庄有 926 甲、金包里庄的半岭有 472 甲,两区种茶面积约近 1,500 甲,更有超过九成以上之优良茶种比例(石门庄92.9%、金山庄97.4%),为大清帝国及日本政府主力外销经济作物,更是北台湾最早开发的茶叶经济专区,一时盛况空前。

当地于清治时期属“西势庄”,日治时期后则划为台北州基隆郡“金山庄”,土地测量时以半岭主峰为旗点,顶段称为“顶角”,往下则称“中角”,至平原处则称“下角”。今半岭地区则多指称位于顶角(五爪仑)与中角及两湖(倒照湖、葵扇湖)间之区域。

半岭古道接通“金包里茶区”与“石门茶区”,是当地茶叶类经济作物(包括铁观音、乌龙茶、包种茶及红茶等)的运输要道,而当地的农产品亦透过古道输往金山、基隆等地。茶叶产区没落后,古道人行渐少失修,陈姓家族后人有陈登科者(1817年-1900年),依“三三三规划原则”,将本区三分之一面积作为农田水利设施之用,另三分之一面积则种植茶叶类经济作物,剩余三分之一则维持原始林貌以涵养水土。更号召半岭当地乡绅陈路、陈木火等人,协同村民合力整修半岭古道,以维系当地联外交通。

古道中段有一清代留存之产业道路称为“保甲路”,因路宽约为一根扁担之距离,故当地居民旧称为“挑担路”,路旁则有“界字石碑”,为先民鉴界之界桩。沿途有三界坛草堂、土地公庙、雷公劈石、百二步岭、半岭街仔、小坑头、妙济寺等景点。

新近有金包里三界坛圣德宫为溯源该庙原址,号召信徒重新整辟半岭古道至三界坛段,定期举办“半岭访源”活动。

相关

  • 2006年东南亚霾害2006年东南亚霾害为印尼苏门答腊多达300处的森林大火随季风飘散,并影响马来西亚、新加坡等邻近东南亚国家环境污染灾害,事件在2006年9月中旬开始为传媒报道,10月初转趋严重。而
  • 欧洲联盟委员会欧洲联盟委员会(英语:European Commission;法语:Commission européenne;德语:Europäische Kommission;意大利语:Commissione Europea),简称欧盟委员会或欧盟委员会,是欧洲联盟下辖的
  • 凹脸蝠凹脸蝠(学名:Craseonycteris thonglongyai),哺乳纲、翼手目的一种。它是凹脸蝠科凹脸蝠属下的单科种。分布于泰国西部及缅甸东南部,在沿河附近的石灰岩洞中生活。凹脸蝠是蝙蝠中
  • 产品设计工业设计(英语:Industrial Design)是以工学、美学、经济学为基础对工业产品进行的设计,它是20世纪初工业化社会的产物,其设计理念从产生之初的“形式随机能”发展到现今的“在符
  • 余隆余隆(1964年-),上海人,中国指挥家。余隆出生于一个音乐世家,其父余立勋曾在中央民族歌舞团担任舞蹈编导,外祖父是作曲家丁善德。余隆早年到上海音乐学院在中国音乐教育家黄晓同门下
  • 二氧化碳浸渍法二氧化碳浸渍法(英语:Carbonic maceration)是一种在压榨前将葡萄完全发酵的葡萄酒酿制技术,常用于法国薄酒莱葡萄酒。在这种酿制法中,不会像通常那样先分离葡萄的皮与果肉,而是直
  • 埃里克森 (内布拉斯加州)埃里克森(英语:Ericson),是一个美国村落,位于内布拉斯加州轮县。 根据2010年的人口普查,当地人口为92人。埃里克森位于41°46′50″N 98°40′41″W / 41.780545°N 98.677970°W
  • 跳伞塔街道跳伞塔街道,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下辖的一个乡镇级行政单位。2019年12月,武侯区调整部分街道行政区划。撤销跳伞塔街道,将原跳伞塔街道所属行政区域划归玉林街道
  • BTR-80BTR-80是苏联设计的装甲运兵车,在1980年初期,考量到阿富汗作战上的问题,苏联开始进一步发展装甲车,于1986年服役BTR-80开始取代BTR-60、BTR-70。苏联基于BTR-70改良设计了BTR-80
  • 54俱乐部54俱乐部(Studio 54),是1970年代在美国纽约市的传奇俱乐部。也是美国俱乐部文化、夜生活文化等的经典代表。1977年4月16日成立,在1979年12月关闭。由史提夫·卢博Steve Rubell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