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岭古道,位于新北市金包里半岭地区,自古即为凯达格兰族交通及活动范围,已知最远可连结邻近竹子山、阿里磅、小坑头、五爪仑、西势湖、葵扇湖与倒照湖(合称“两湖”)等地,目前仍保留有起自金包里三界坛圣德宫,终至石门妙济寺一段,古道中点称为“半岭街仔”,分三岔路接往竹子山古道及鱼路古道,另一分支则接往西势湖及小坑、坪林(石门)等。
金山半岭地区原为凯达格兰族活动范围,于明末清初时,有福建漳州府陈氏家族自金包里移居半岭顶角一带,后陆续有严姓、赖姓、郭姓、李姓等先民屯垦,主要作物为茶叶(青心乌龙)、稻米、筊白笋、芋头、甘薯、桶柑等。后有福建漳州府南靖县陈姓移民入赘于凯达格兰族林姓族人,并引进红心乌龙、包种、铁观音等种茶,开创金包里茶区茶叶外销历史。根据日治时期台北州劝业课(1939)记载:昭和三十一年台北州茶苗品种栽培面积,石门庄有 926 甲、金包里庄的半岭有 472 甲,两区种茶面积约近 1,500 甲,更有超过九成以上之优良茶种比例(石门庄92.9%、金山庄97.4%),为大清帝国及日本政府主力外销经济作物,更是北台湾最早开发的茶叶经济专区,一时盛况空前。
当地于清治时期属“西势庄”,日治时期后则划为台北州基隆郡“金山庄”,土地测量时以半岭主峰为旗点,顶段称为“顶角”,往下则称“中角”,至平原处则称“下角”。今半岭地区则多指称位于顶角(五爪仑)与中角及两湖(倒照湖、葵扇湖)间之区域。
半岭古道接通“金包里茶区”与“石门茶区”,是当地茶叶类经济作物(包括铁观音、乌龙茶、包种茶及红茶等)的运输要道,而当地的农产品亦透过古道输往金山、基隆等地。茶叶产区没落后,古道人行渐少失修,陈姓家族后人有陈登科者(1817年-1900年),依“三三三规划原则”,将本区三分之一面积作为农田水利设施之用,另三分之一面积则种植茶叶类经济作物,剩余三分之一则维持原始林貌以涵养水土。更号召半岭当地乡绅陈路、陈木火等人,协同村民合力整修半岭古道,以维系当地联外交通。
古道中段有一清代留存之产业道路称为“保甲路”,因路宽约为一根扁担之距离,故当地居民旧称为“挑担路”,路旁则有“界字石碑”,为先民鉴界之界桩。沿途有三界坛草堂、土地公庙、雷公劈石、百二步岭、半岭街仔、小坑头、妙济寺等景点。
新近有金包里三界坛圣德宫为溯源该庙原址,号召信徒重新整辟半岭古道至三界坛段,定期举办“半岭访源”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