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格牛肝菌

✍ dations ◷ 2025-07-30 01:54:37 #毒蕈,欧洲真菌,牛肝菌属

C. Martín 1894
sensu auct. mult.

利格牛肝菌(学名:),是一种担子菌门真菌,隶属于牛肝菌属。这种真菌分布于欧洲,并且是有毒的。其有毒成分主要引发人体胃肠道症状,并且与魔牛肝菌(英语:Boletus satanas)有关。

利格牛肝菌最早是由捷克真菌学家阿尔伯特·派拉特(英语:Albert Pilát)于1968年描述的,并且是取名自法国真菌学家马塞勒·乐·加尔(Marcelle Le Gal)在1968年之前,这种真菌一直被误认为是由查尔斯·爱德华·马丁(Charles-Édouard Martín)所描述的灿烂牛肝菌()属同一品种。

利格牛肝菌的菌盖起初呈灰白色或咖啡色,但随着年龄增加可能会变成苍白灰色。在老年时菌盖会变红,因此获得绰号“老玫瑰”(old rose)菌盖的直径最长可达14厘米(6英寸)。其橙色的菌柄是结实的,并且有着红色的网纹。菌柄的颜色会随着年龄增加逐渐变淡,并且因此令到其红色网纹变得更加显著。其底部并没有红色的网纹,且颜色亦会变黑。有时候,其菌柄上的细节并不显著,且有时候会被土壤或枯枝落叶掩盖。其气孔最初是红色的,但随着年龄增加会变成橙色,并且在碰伤后会变成蓝色。其菌肉的气味和菊苣的气味相似。

魔牛肝菌()与利格牛肝菌类似,并且能石灰性土壤上的阔叶林中找到。尽管魔牛肝菌与利格牛肝菌类似,但它们之间仍然存在不少相异之处。魔牛肝菌的菌盖比起利格牛肝菌的更白,并且随着年龄增加会变成棕赭色,而非利格牛肝菌的红色。魔牛肝菌亦有着一个更令人作呕的气味,并且拥有致死的毒性。

利格牛肝菌主要分布于欧洲,尤以英格兰南部为最,但仍然是一种罕见的真菌。利格牛肝菌与魔牛肝菌等同类真菌均非常罕见,甚至已经绝种了。这种真菌主要在橡树和榉树下生长,且中性至酸性土壤均适合其成长。

利格牛肝菌很可能是有毒的,因此这种真绝非食用菌。但是,与类似的魔牛肝菌不同,其毒性并非致命的。

相关

  • 贾干弟鞭毛虫Lamblia intestinalisGiardia duodenalis蓝氏贾第鞭毛虫(学名:Giardia lamblia)又称蓝布尔吉亚尔氏鞭毛虫、梨形鞭毛虫,简称贾第虫。属于鞭毛虫纲,主要寄生在人体肠道内,引起腹痛
  • 神经语言学神经语言学是人类大脑神经对于语言的理解,产出和习得之研究。作为一个跨学科领域,神经语言学运用了来自不同领域的方法,如神经科学、语言学、认知科学、神经生物学、沟通障碍、
  • 地球的年龄地球年龄是指自太阳系的形成与演化中吸积开始后至今所经历的地球历史时间,当今天文及地质学界理论和观测皆一致认为这个年龄介于45-46亿年之间。最新研究成果的数据显示该时间
  • 弗吉尼亚·伍尔夫弗吉尼亚·伍尔夫(英语:Virginia Woolf;1882年1月25日-1941年3月28日),英国作家,被誉为二十世纪现代主义与女性主义的先锋。在一战与二战的战间期,她是伦敦文学界的核心人物,同时也是
  • 齐 康齐康(1931年10月26日-)原名齐毓康,原籍浙江天台,生于江苏南京,建筑学家、建筑教育家,东南大学教授,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总顾问,中国科学院院士,法国建筑科学院外籍院士,国家建筑设计
  • alpha cell胰岛A细胞(alpha cells,亦作α-cells),是胰岛中的一种内分泌腺上皮细胞。在正常生理状态下,胰岛α细胞约占胰岛细胞总数的20%,而胰岛β细胞约占75%。胰岛α与胰岛β细胞的比例适当
  •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英语:The Death and Life of Great American Cities)是作家兼活动家简·雅各布斯1961年出版的一本书。该书对20世纪50年代的城市规划政策进行了批评,认
  • 桂西僮族自治区 (1952–1956)桂西僮族自治区,中华人民共和国广西省旧行政区划名,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境。1952年置(副省级),自治区人民政府驻南宁市。辖柳州、宜山、百色、宾阳、崇左5专区。1953年,撤销宾阳、
  • 苏岩礁坐标:32°07′22.63″N 125°10′56.81″E / 32.1229528°N 125.1824472°E / 32.1229528; 125.1824472苏岩礁,韩国称“离於岛”(朝鲜语:이어도/離於島 Ieo do */?)或“波浪岛”
  • 卢瓦尔河地区大区卢瓦尔河地区(法语:Pays-de-la-Loire)是法国西部一个大区的名称,西邻大西洋,处于卢瓦尔河下游和及河口地区,法国大革命时期曾是保皇派叛乱的重要区域。它是1950年代创建的大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