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格牛肝菌

✍ dations ◷ 2025-08-21 01:39:49 #毒蕈,欧洲真菌,牛肝菌属

C. Martín 1894
sensu auct. mult.

利格牛肝菌(学名:),是一种担子菌门真菌,隶属于牛肝菌属。这种真菌分布于欧洲,并且是有毒的。其有毒成分主要引发人体胃肠道症状,并且与魔牛肝菌(英语:Boletus satanas)有关。

利格牛肝菌最早是由捷克真菌学家阿尔伯特·派拉特(英语:Albert Pilát)于1968年描述的,并且是取名自法国真菌学家马塞勒·乐·加尔(Marcelle Le Gal)在1968年之前,这种真菌一直被误认为是由查尔斯·爱德华·马丁(Charles-Édouard Martín)所描述的灿烂牛肝菌()属同一品种。

利格牛肝菌的菌盖起初呈灰白色或咖啡色,但随着年龄增加可能会变成苍白灰色。在老年时菌盖会变红,因此获得绰号“老玫瑰”(old rose)菌盖的直径最长可达14厘米(6英寸)。其橙色的菌柄是结实的,并且有着红色的网纹。菌柄的颜色会随着年龄增加逐渐变淡,并且因此令到其红色网纹变得更加显著。其底部并没有红色的网纹,且颜色亦会变黑。有时候,其菌柄上的细节并不显著,且有时候会被土壤或枯枝落叶掩盖。其气孔最初是红色的,但随着年龄增加会变成橙色,并且在碰伤后会变成蓝色。其菌肉的气味和菊苣的气味相似。

魔牛肝菌()与利格牛肝菌类似,并且能石灰性土壤上的阔叶林中找到。尽管魔牛肝菌与利格牛肝菌类似,但它们之间仍然存在不少相异之处。魔牛肝菌的菌盖比起利格牛肝菌的更白,并且随着年龄增加会变成棕赭色,而非利格牛肝菌的红色。魔牛肝菌亦有着一个更令人作呕的气味,并且拥有致死的毒性。

利格牛肝菌主要分布于欧洲,尤以英格兰南部为最,但仍然是一种罕见的真菌。利格牛肝菌与魔牛肝菌等同类真菌均非常罕见,甚至已经绝种了。这种真菌主要在橡树和榉树下生长,且中性至酸性土壤均适合其成长。

利格牛肝菌很可能是有毒的,因此这种真绝非食用菌。但是,与类似的魔牛肝菌不同,其毒性并非致命的。

相关

  • 强力强相互作用是作用于强子之间的力,是所知四种宇宙间基本作用力最强的,也是作用距离第二短的(大约在 10-15 m 范围内,比弱相互作用的范围大)。另外三种相互作用分别是引力、电磁力
  • 半月板半月板(英语:Meniscus)为新月形纤维软骨。相对于关节盘(英语:Articular disk),半月板只会部分分隔滑液关节的关节腔。在人类,半月板存在于膝关节、腕关节、肩锁关节(英语:Acromioclavi
  • 纳粹党希特勒青年团(HJ)国家社会主义德国工人党(德语:National Sozialistische Deutsche Arbeiter Partei,缩写为NSDAP),通称纳粹党(英语:Nazi Party),是20世纪前半叶的一个德国极右翼政党,创
  • 三甘醇三甘醇,结构式HO(CH2CH2O)2CH2CH2OH。无色几乎无臭吸湿性粘稠液体,可燃。与水和乙醇混溶,微溶于乙醚,几乎不溶于石油醚。毒性极低,未见中毒病例。三甘醇是通过环氧乙烷水合制取乙
  • 疖肿疖(boil、furuncle)是毛囊炎的一种,其常见起因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可导致皮肤上出现一片由脓和死亡组织累积形成之有痛感的肿块。肿胀的疖肿基本上为充满脓液的结节。单独的疖
  • National Geographic(2013年12月)《国家地理》(英语:National Geographic),原名《国家地理杂志》(National Geographic Magazine),是美国国家地理学会的官方杂志,在国家地理学会1888年成立后的9个月开始
  • 艾菲尔期艾菲尔期(英语:Eifelian)是泥盆纪的第四个时期,年代大约位于393.3–387.7百万年前。
  • 石阡县石阡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贵州省铜仁市下属的一个县。位于贵州东北部,乌江中游,面积2172平方公里,2002年人口37万。邮政编码555100,县政府驻汤山街道。与之接壤的县市有:江口县、印
  • 埃及第二十九王朝第 八第 十埃及第二十九王朝是古埃及历史上的一个王朝,其统治者为埃及本土人。第二十九王朝与第二十六王朝、第二十七王朝、第二十八王朝、第三十王朝和第三十一王朝统称古埃
  • 前55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