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格牛肝菌

✍ dations ◷ 2025-02-23 20:30:13 #毒蕈,欧洲真菌,牛肝菌属

C. Martín 1894
sensu auct. mult.

利格牛肝菌(学名:),是一种担子菌门真菌,隶属于牛肝菌属。这种真菌分布于欧洲,并且是有毒的。其有毒成分主要引发人体胃肠道症状,并且与魔牛肝菌(英语:Boletus satanas)有关。

利格牛肝菌最早是由捷克真菌学家阿尔伯特·派拉特(英语:Albert Pilát)于1968年描述的,并且是取名自法国真菌学家马塞勒·乐·加尔(Marcelle Le Gal)在1968年之前,这种真菌一直被误认为是由查尔斯·爱德华·马丁(Charles-Édouard Martín)所描述的灿烂牛肝菌()属同一品种。

利格牛肝菌的菌盖起初呈灰白色或咖啡色,但随着年龄增加可能会变成苍白灰色。在老年时菌盖会变红,因此获得绰号“老玫瑰”(old rose)菌盖的直径最长可达14厘米(6英寸)。其橙色的菌柄是结实的,并且有着红色的网纹。菌柄的颜色会随着年龄增加逐渐变淡,并且因此令到其红色网纹变得更加显著。其底部并没有红色的网纹,且颜色亦会变黑。有时候,其菌柄上的细节并不显著,且有时候会被土壤或枯枝落叶掩盖。其气孔最初是红色的,但随着年龄增加会变成橙色,并且在碰伤后会变成蓝色。其菌肉的气味和菊苣的气味相似。

魔牛肝菌()与利格牛肝菌类似,并且能石灰性土壤上的阔叶林中找到。尽管魔牛肝菌与利格牛肝菌类似,但它们之间仍然存在不少相异之处。魔牛肝菌的菌盖比起利格牛肝菌的更白,并且随着年龄增加会变成棕赭色,而非利格牛肝菌的红色。魔牛肝菌亦有着一个更令人作呕的气味,并且拥有致死的毒性。

利格牛肝菌主要分布于欧洲,尤以英格兰南部为最,但仍然是一种罕见的真菌。利格牛肝菌与魔牛肝菌等同类真菌均非常罕见,甚至已经绝种了。这种真菌主要在橡树和榉树下生长,且中性至酸性土壤均适合其成长。

利格牛肝菌很可能是有毒的,因此这种真绝非食用菌。但是,与类似的魔牛肝菌不同,其毒性并非致命的。

相关

  • 檀君朝鲜/《桓檀古记》是一部有关东北亚及朝鲜半岛传说时代的书籍。此书由太白教教徒桂延寿和李沂于日韩合并后第二年的1911年编写,1979年出版印刷,主要描述帝释桓因之子桓雄降临和檀君
  • 倍硫磷倍硫磷(Fenthion),学名O,O-二甲基-O-(3-甲基-4-甲硫基苯基)硫代磷酸酯,是一种有机磷杀虫剂。无色油状液体。工业品呈棕黄色,带有特殊臭味。易溶于甲醇、乙醇、丙酮、甲苯、二甲苯
  • 州立大学州立大学系统是指由美国各州提供金费或资源补助的大学或学院。除军事院校外,美国没有联邦政府主办的大学。这些州立大学系统就构成了大部分的公众资助的公立大学。每个州至少
  • 合理化药物设计药物设计(英语:Drug design),又称理性药物设计(rational drug design),根据对于靶点(Biological target)的现有知识,去寻找与发明出新型药物的过程。药物设计根据有机小分子物质(如蛋白
  • 特殊教育学系特殊教育学系,是指专门在研究特殊教育领域的相关学系,中华民国最早的特教系为国立彰化师范大学特殊教育学系,成立于1975年(民国64年),从此以后各校有关特殊教育方面的科系才逐渐出
  • 三氟甲烷氟仿,即三氟甲烷,是一种化学式为CHF3的有机化合物,是卤仿的一种。常温下是无色的气体,分子量为70.01g/mol。三氟甲烷是制造铁氟龙时的副产品,生物体对三氟乙酸进行脱羧反应也会产
  • 黑龙江湿地黑龙江省共拥有天然湿地434万公顷。至2005年2月,黑龙江省共建有省级以上湿地自然保护区40处,总面积达到313万公顷,其中国家级8处,省级32处,还拥有扎龙、兴凯湖、三江、洪河等4处
  • 游寿游寿(1906年-1994年2月16日),字介眉,别名戒微,福建霞浦人,中国女书法家、古文字学家、考古学家、诗人,近代学者型书家的代表人物之一。曾任黑龙江省政协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
  • 3橘之恋《3橘之恋》(英文:The Love of Three Oranges)是台湾导演鸿鸿执导的第一部电影,演员则找来小剧场演员担纲,于1998年夏天拍摄,并在上映前于诚品书店、皇冠小剧场等地试映。一般认为
  • 马赛大播棋马赛大播棋(En Gehé),是流行于坦桑尼亚北部地区马赛人的播棋类游戏,棋盘长度与棋子数量较其他播棋游戏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