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胤楼(16世纪-1638年),字旋极,北直隶真定府灵寿县人,明朝政治人物。
耿胤楼是长史耿德章之孙,诸生耿三凤之子,在天启元年(1621年)中举人,五年(1625年)成进士,获授临淄知县。当地人民剽悍,同时粮食歉收,多人因此以偷窃为业,他得知后每次捕获贼人总以严刑处置,人们都不敢再犯事。临淄长期干旱,他在烈日穿着囚衣步行祷告,在祭坛自疏罪状哭泣,雨水立刻降下;其时他也代理寿光县县事,寿光居民来到临淄请他到当地代祷,很快寿光也下雨,士民都感悦。
五年后耿胤楼升任兵部车驾司主事,迁官吏部考功司员外郎,到崇祯九年(1636年)乞假归乡。十一年(1638年)灵寿城陷,他不屈而殉难难,儿子耿参从也因此战死,朝廷得知后事追赠光禄寺少卿,命建祠祭祀,让孙子耿延纶胄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