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彧

✍ dations ◷ 2025-10-25 09:25:19 #1957年出生,在世人物,台湾诗人,台湾散文作家,中华民国编辑,联合报记者,台湾企业家,世界新闻专科学校校友,鹿谷人,林姓

林彧(1957年-),本名林钰锡,台湾南投县鹿谷乡广兴村人。台湾诗人。他哥哥是另一位台湾诗人向阳。毕业于世界新专(今世新大学)编采科。

1982年7月,中国时报《人间副刊》曾以连载的方式,每天推出他的都市诗,引起瞩目;1983年随即获中国时报文学奖新诗推荐奖;1984年又获创世纪三十周年新诗创作奖;1985年再以《单身日记》获金鼎奖。

1981年退伍后进入联合报担任校对,1983年派赴故乡南投县担任地方记者。1984年进入时报周刊担任主编,其中一度兼任中国时报文化新闻中心副主任,2004年以时报周刊副社长兼执行副总编辑身份退休,2005年转任新新闻副社长。2006年辞职。目前在故乡溪头经营茶行 一心二叶网络茶坊,推广台湾名茶冻顶乌龙茶。

余光中赞誉林彧是“受薪阶级青年知识分子的代言人,用生动的形像演出他这一类青年的恐闭症和无奈感,以及在人群的压力下力图保持个性的欲望”;林燿德推崇他为“以都市精神(而非仅以都市题材)入诗,并且获得成就与肯定的第二代都市诗人”;郑明娳肯定他的散文书写“有许多值得赏玩的精致篇章,作者唯美的心灵时时跃然纸上,读来既赏心悦目又怡情启智”。

相关

  • 核小体核小体(英语:Nucleosome,也译作核体或核仁小体等)是组成真核生物染色质(除精子染色质外)的基本单位。核小体是由DNA与4对组蛋白(共8个)组成的复合物,其中有H2A和H2B的二聚体两组以及H
  • Azelaic acid壬二酸是一种饱和二羧酸,化学式为HOOC(CH2)7COOH。在标准状态下,纯壬二酸呈白色粉末状。壬二酸自然存在于小麦、黑麦和大麦等榖物中。壬二酸可作为聚合物和增塑剂等化工产品的
  • 露体癖露体癖(英语:exhibitionism)或阴部显露欲是指偏好在公共或半公共场合对不知情者曝露身体中通常不会暴露的部分的行为,例如暴露乳房、臀部或阴茎。这种行为的动机可能是自身欲望
  • 四氟肼四氟肼(N2F4)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无色的活泼气体。它是肼的一种含氟衍生物,有剧毒,与有机化合物接触易爆炸。四氟肼可以由三氟化氮在铁等金属还原剂存在下制得:三氟化氮与一氧化氮
  • 唇齿近音唇齿近音是与f和v相对应的一个近音。发音方式如同v但是摩擦度小是个近音。个别北京人说"W"声母的时候,上门牙触及下嘴唇就是这个音。吴语中“㬟”(vhen)于连续变调语句中会出现
  • 包气带包气带(Vadose zone),或称渗流带,是指位于地球表面以下、潜水面以上的地质介质。有时人们也把包气带称为非饱和区(unsaturated zone),但是这两个概念的含义不完全相同。非饱和区
  • 重铬酸铵重铬酸铵是一种橘色的晶体,分子式为(NH4)2Cr2O7,可用于印染、茜素合成、铬明矾制造、石油精制,制造鞣革、香料、照像药品、烟火、陶瓷等。重铬酸铵加热至150 °C可爆炸分解为
  • 林连玉林连玉(马来文/英文:Lim Lian Geok,1901年8月19日-1985年12月18日)是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工作者、教育家,出生于中国福建永春,原名林采居。他自1935年起在吉隆坡尊孔学校(后来改为尊孔独
  • 熙元熙元(1864年-1900年),喜塔腊氏,字吉甫,晚清官员、画家。满洲正白旗人。直隶总督裕禄子。光绪十五年(1889年)进士。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光绪十六年四月,散馆,授翰林院编修。累迁国
  • 奥拉夫五世奥拉夫五世(挪威语:Olav V,1903年7月2日-1991年1月17日),全名亚历山大·爱德华·克里斯蒂安·弗雷德里克(挪威语:Alexander Edward Christian Frederik),挪威国王,1957年至1991年在位。